APP下载

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为例

2022-01-01牟美思金徐灿

区域治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淳安县农业

牟美思,金徐灿

1.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浙江科技学院电气学院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我国完成脱贫攻坚的伟大历史任务,转向乡村全面振兴的又一个历史新阶段的起点。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施,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略,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振兴“换道超车”的新方向。如何利用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浙江省的德清,淳安等地已实现了大数据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一、德清的主要做法与运行方式

德清县近几年以“整体智治”理念为引领,立足地理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发展的先行优势,率先开展了全域构建“数字乡村一张图”智治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打造“整体智治”的县域样板贡献了德清经验,在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中走出了实践之路。

(一)大数据与乡村治理的有机融合,推进乡村治理前瞻化、科学化

德清首先推动乡村经营、乡村服务、乡村监管、乡村治理、基础设施五大领域数字化。“数字乡村一张图”是安装在乡村的“智慧大脑”,它通过地理信息、遥感测绘、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通自然资源、农业、水利、交通、建设、民政等部门,集纳了200多类大数据,如汛期动态,降雨量、河湖水位等实时监测数据,也有交通事故网格及老年人电动车区域警示圈等各种数据信息,以“一图全面感知”的方式实时掌握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变化。大数据嵌入乡村管理,告别传统的事后被动处置模式,转向事前主动预测和事中积极应对模式,实现乡村治理的前瞻化和动态化,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数字乡村一张图”已经成为德清提升乡村治理的“好帮手”。

(二)大数据与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农业振兴,产业振兴。德清县围绕水产、早园笋等6大特色产业的品控、生态、管理、经营服务以及销售问题,归集全县10个智能农业示范园区,35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数据,实现农业生产“一张图”管理。如创新物联网养鱼新模式,为养殖户提供远程查看实时水质、治理尾水等功能,累计为1510户、12万亩鱼塘提供增值服务。“获客”更精准,依托“数字乡村一张图”,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捕捉、定向推送民宿裸心游、体育赛事游等主题产品,给游客提供住宿信息,使游客住得舒心待得更久。截至2020年底,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超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7%,过夜游客855.8万人次,同比增长7.1%。

(三)搭建共享平台,建立良好沟通渠道,有效利用大数据振兴农村

德清聚焦数据归集共享,制定数据归集目录,通过政务数据接入、现场数据采集和物联感知设备推送等渠道,归集涵盖水、空气、垃圾、出行等近300类数据,实时共享时空信息、基层治理四平台、污水处理等15个系统数据。聚焦历史数据量化呈现,实时数据异动管理,未来趋势分析研判,通过提升智能搜索、异动管理、工单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逐步实现“人、事、地、物”精准可查、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异动管理一键可知。比如,利用大数据碰撞分析和电子围栏,对村域人群来源、驻留时长、人流趋势等进行分析,实现人流过密预警、人群疏散预警、村庄游客分析等,促进乡村治理智能化,让大数据真正为乡村振兴服务。

(四)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助力乡村大数据价值提升

没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治理应用就出现“有米而无巧妇”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德清和浙江省农业区域合作促进会共同发起了“乡村网红学院”项目,专门培养乡村“代言人”。打造一批村里的专属“网红”,通过现有的自媒体直播短视频,帮助乡村进行品牌和产品方面的提升。目前已经培养出来一批优秀的“网红达人”,他们有的是主播,有的是乡村创业者,有的是返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村官,甚至是村干部等。他们通过视频拍摄、网络直播等数字化工具,去挖掘乡村里最能打动人心的素材,助力乡村来进行价值提升。

二、淳安县的主要做法

淳安县利用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动力、乡村公共服务模式、乡村治理方式的数字化变革,用好基层治理四平台,守护好绿水青山。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大数据“乡村大脑”推动乡村治理高效化

在2019年杭州城市大脑个性场景建设中,淳安县率先提出以下姜村为背景建设“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应用场景,先后投入12个子项目,主要围绕劳动力外流、优质医疗资源匮乏、产业单一且技术落后、留守老人等痛点,借力城市大脑,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淳安县下姜村目前5G网络全村覆盖,成为全国首个5G全覆盖乡村,并且率先实现5G乡村远程医疗项目落地,成功实现了省市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智慧养老;智慧治理上,22个AI视频监控全村覆盖,实现进出下姜村车牌自助识别、陌生人流统计分析等,水质监测和清新空气数据接入杭州城市大脑,实现水、气环境数据实时在线监测。大数据推动乡村治理高效化。

(二)打造特色农业,利用大数据推动产业振兴,带动更多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淳安县遵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养蜂作为推进农民实现增收的一项重点产业,率先完成了国内首个数字化养蜂农业园。截至目前,淳安县枫树岭镇源塘、鲁家田等多个村设立数字养蜂基地,累计投放了2600余只智能蜂箱。每一个智能蜂箱都有一个智能模块,实时监测蜂箱的温度、湿度、声音强度、蜜蜂计数、产蜜量等各种数据。智能模块和后台系统相关联,当温度、湿度异常时,系统会发出警报。工作人员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掌握有关数据,有针对性地管理。此外,生态蜂业形成的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溯源体系,还能够使该产业链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提高蜂产品品质,让消费者能够完整追溯蜂蜜品质。在产量上,智能蜂箱一年可产蜜60斤左右,产量也比传统方式增加了至少4倍。

(三)利用大数据,资源整合,统一管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在淳安县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不仅开展了农村城市大脑建设试点,还建设了全国首个“两山银行”数字驾驶舱,按照“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理念,对全县闲置的生态资源资产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资源整合、项目策划、招商引资、金融支撑,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资本,推动生态项目开发,资源整合,合理利用。

三、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的经验分析

综上可以看出,浙江这些地方在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分析总结如下:

(一)优化大数据赋能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党政统领,做好顶层设计,从全局统筹和规划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积极研发乡村大数据关键技术。必须坚持与国家大数据战略相结合,与自身地区发展特点和需求相结合,用好大数据这一助推器,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必须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绘就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大数据共享程度

统筹推进电、讯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农村千兆光网、5G网络、移动互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数字经济,加快推动大数据与“三农”深度融合,加快建成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平台,消除信息孤岛,打破信息壁垒,为大数据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实现数据共享交互。利用大数据手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核心要素是一代又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重要的是人才振兴。农村的大数据人才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大数据嵌入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培育一批热爱农村、热心农业、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年轻人扎根乡村,引进一批具有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知识的大数据人才,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加强乡村医疗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

四、结语

大数据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为发展智慧农业、建设数字乡村、打造新型农民插上“数字翅膀”。但是我们清醒认识到,在乡村大数据应用推广过程中,还面临很多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猜你喜欢

淳安县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分析与思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淳安县森林康养发展研究及展望
淳安县乡村旅游中民宿发展的探讨研究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