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技术支撑下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探究

2021-12-30王跃东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图书图书馆

王跃东

(山西农业大学 图书馆,山西 晋中 030800)

1 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图书资源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优秀的高校图书馆甚至能够成为其他学校学习的典范,这与学校的图书资源以及资源的归纳是分不开的。从学校内部角度来看,图书馆的建设目的是为师生带来图书和教育资源上的便利。很多的学术资料以及相关归纳整理都能够为其提供更为高效的学习资源获取途径,这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相关教学和科研的进度。当前,在校图书馆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涉及面最广的是学生的图书学习和借阅服务,作为很大一部分图书馆的可使用性资源,图书的丰富程度和涉及面广阔程度决定了能否满足校内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从各方面综合来看,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1]。大数据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快速地对资源进行归类划分,其具备传播速度广,传播体量大,传播内容精准等特点,这些特点能够带给图书馆的是质的飞跃,它能够根据图书馆的需要为其选择针对性的资源和服务,并能够为其提供海量和高校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在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大数据不可或缺的主要原因,只有掌握了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帮助图书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快更好地做出组织规划以及信息的整合,其落脚点在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师生,促进学校的发展。

2 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遇到的问题

2.1 资源的组成形式较为单一

学校图书馆资源会根据时间的变化和图书资源的增加相应地做出改变,但是图书馆的管理和资源组成模式在很长时间里都保持不变,这也就导致了学校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漏掉了对图书馆相应制度的升级工作,这样很多的图书资源出现了分配不均匀和使用不明确的问题。从两种角度来考虑:①纸质图书。纸质图书占据着图书馆的大部分资源,是作为重要的资源类型,而学校图书馆在进行图书升级和扩充工作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进行深入的调研,对师生的基本诉求知之甚少,这也就导致了很多时候学校图书馆更新的纸质图书利用率并不高,并不符合学生的需求[2]。且在购进时会出现大量的重复,更加重了对资源的浪费。②电子图书。在当前这个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图书逐渐地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主流资源,学校图书馆也配备有相应的电子图书借阅设备,但是其管理和资源分配工作却并不到位,首先是对电子图书资源的归纳问题,很多的电子图书并不符合当前的市场发展以及学生诉求,与纸质图书有诸多的重读,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其次是电子图书阅读没有基本规律可言,学生在借阅过程中得不到更深的阅读资源,浅尝辄止,其效率不高。因此,这两类图书资源在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并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图书馆资源组织形式的单一。

2.2 图书馆定位错误导致资源失效

图书馆是各大高校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但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图书馆的资源定位都不明确,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和职责到底是什么?学生到底应该在图书馆获取怎样的知识呢?这一问题也导致了很多学校对于图书馆的定位出现了失误,直接地影响到图书馆资源的使用率和影响力。从根本上来讲,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还是指导和辅助师生进行学习,图书馆内部的资源全部都应该为科研和教学工作服务[3]。因此,在进行图书馆资源整合的过程中,任何资源的利用和存在都应当为教学教育工作做基础。但是目前各大高校并没能明确地认识到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必备的要素或者是学生的学习场所而存在。比起没有扩展空间的死板学习任务而言,图书馆应该具备更强的灵活属性,带给学校更多的学习能动性,更强的利用已有的资源服务于学术创造以及教学教育工作。

3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相关举措

3.1 加强资源特色建设和开放程度

高校图书馆在建设和资源发展过程中要首先明确个人的资源发展特点和侧重点。图书馆的基本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因此其基础还是要针对读者。科研和教学任务更是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因此在对学校图书馆资源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资源特色,以本校的专业院校设置以及学校的重点科研方向为基准进行发展。大数据可以有效为图书馆筛选出适合的资源分配方向和资源相关的信息,在完善学校基本科研方向的基础上,还能增添更多与之相关的书籍和资源,学校基本特点能够作为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基本点,以此为出发点,根据学校综合发展特性以及其馆藏的特点对该部分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扩充。大数据可以为图书馆整理资源时提供很强的便利性,首要的便是为资源库的设立提供了很强的指导空间,学校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发展需要建立专门的资源库进行整理,大数据能够利用自身的记忆点为数据库提供板块模式的资源分配,方便后续的教学以及科研项目在查找资料时的便利性。最后图书馆对于现有资源应该进行开放和共享,与周边的相关图书馆或者是科研方向相一致的高校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环境,进一步地得到资源的互利共赢[4]。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闭塞的教学环境是不足以引导学校图书馆整体发展的,而大数据时代代表的也是整个社会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因此,图书馆资源的开放代表着一种新型的发展态势,更多的网络资源以及信息文献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传导到图书馆之中,这无疑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图书馆的完善和改革,从更深远的角度将大数据与图书馆建设真正融到一起,达到最终资源建设的目的。

3.2 拓展图书馆资源内容的丰富性

单一的发展方向不足以支撑整个的图书馆建设,在以往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一定是根据学校建设为准,有侧重点的进行发展,但是由于缺少了大数据的支持,其发展的空间较为狭隘,因此,在当前具备大数据支持的条件下,应当合理的拓展图书馆资源的丰富程度,帮助图书馆增强其实用性和多样性。师生对于图书馆的要求是多面的,高校内所设置院校体系分支众多,每一分支的科研和学习方向都不尽相同,因此,要满足所有学生学习和研究的任务是一项大的工程。图书馆可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先对已知的需求性资源进行大方向的划分,根据目前图书馆的资源分配情况来看,哪一部分的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就要优先对其进行扩充,原本的图书馆是服务性和指向性较强的组成部分,但是在大数据的加持之下,图书馆需要转变自身的发展特性,转而加强其引导性和导向性。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能够在先有资源环境下加强其使用效率,读者的回馈会成为大数据总和的关键点,在获取了足够多用户体验之后,大数据就能够利用现有的资源利用情况,计算出图书馆在资源缺陷方面的问题,从而逐个击破,逐渐地增强资源内容的丰富性。

3.3 注重图书馆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大数据作为软件支撑,其完善和发展能够大力的带动图书馆资源的建设,因此,在图书馆资源整合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将软硬件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落实到位,对软件的搭配以及网络环境等重点影响性因素进行解决。信息技术需要良好的网络作为依托,因此,大数据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其网络的通畅,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运作的效率,更快更好的完成资源的整合和发展[5]。如今的图书馆兼具电子图书资源和纸质图书资源,因此,软硬件设备的建设将全面的管理这两种资源类型,进行全方位的资源建设。纸质书籍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转化为软硬件协同管理,可以将图书信息全部录入电脑中,进行分类记录,大数据能够记录下图书的浏览情况和管理情况,可以根据其情况的变化对硬件设施进行调整。电子图书资源如今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资源发展内容之一,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信息的流动速度和共享速度空前,因此,图书馆对于电子图书资源的管理是很大的挑战。①管理人员要熟悉计算机的运作,对所储存图书的基本知识和内容要有所了解,这样在图书借阅和整理的过程中,管理员能够精准地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②管理防火墙,图书馆要升级相应的图书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障图书馆资源的安全性,在资源发展不存在漏洞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更新。

4 结束语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与大数据技术进行结合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发展点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高校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的职能早已不再单一,为了保障读者的阅读和学习体验,也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能力,与信息时代相结合,利用大数据的带动性作用来增加教学资源,能够使图书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也能让高校与当前信息时代进行有机的结合,帮助师生更好地进行科研和学习,这样才能逐步的实现教学和图书资源的良性化发展态势,促进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电子图书的出版模式及版权保护创新
去图书馆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
北大方正提供344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