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和信息服务探析

2021-12-30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应急文献

朱 穗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2007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天灾人祸难以预料,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譬如:2003年的SARS病毒、2004年的禽流感、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2019年至今仍在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这些事件都具有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紧急性、破坏性、不确定性及社会性等特性,对社会安定和公众身心健康安全有极大影响[2]。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极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肩负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的重任。如何在全球疫情尚未消除,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形势下做好应急管理和信息服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防控难点

1.1 空间相对密闭,人员密集度高

高校图书馆是师生课余阅读获取知识信息等的重要基地,因而人群相对集中是避免不了的。一般高校上午课程安排比较满,下午、晚上学生课余时间,各学科文献资源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几乎是座无虚席。学生复习迎考期间,更是人满为患。人员密集度高,个人阅读空间相对狭小。图书馆是大型室内场所,馆舍相对密闭,空气不够流通。研究发现,阅览室等场所在开门营业1h后,空气中细菌含量超过室外5%以上,而营业9h后,室内空气中细菌含量和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室外9倍以上,二氧化碳浓度超过室外4倍以上[3]。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发生群体感染事件。

1.2 人员流量较大,近距离接触不可避免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进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本校的师生员工,还有一些校外的科研人员和附近社区的居民。读者来源广,流动性大,到馆人群的复杂性增加了高校图书馆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①人与物的密切接触。大流通、大阅览的流阅一体化管理模式,馆藏文献与读者直接面对面,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借阅。但也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图书馆的纸本图书、报刊等实体文献在流通过程中不可能在每一次转手之前都能及时消毒处理。馆内设施,包括电梯按钮、门把手、门帘、阅览桌椅、书架、查询机、自助打印机等都是进馆读者可能反复交叉接触使用的,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有调查显示,公用电脑键盘上的微生物数量可达510个/m2[4]。此外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与借阅率成正比关系,当图书借阅1次时细菌菌落数为36,借阅5次时细菌菌落数为51,借阅10次时细菌菌落数高达73[5]。②人与人的密切接触。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近距离接触交流;当班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与读者的近距离接触。

2 高校图书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

2.1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我国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章第十五条(六)明确指出,设立公共图书馆应当具备“安全保障设施、制度及应急预案”。高校图书馆也同样如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紧急性、破坏性、不确定性及社会性等特性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够从以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制定完善针对高校图书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反应、快速启动,有序实施、协同应对,提高效率、减少危害,有效降低损失保障读者的安全。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应急小组成员名单及具体分工、技术设备的保障、预案启动程序等。图书馆工作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开展模拟应急演练,掌握整个应对流程,对照预案中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关的内容反复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从中发现问题,再进行预案的修订,以保证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有效地应对。

2.2 加强应急技能培训,提升馆员应急能力

高校图书馆应和学校有关部门联合专业公共卫生人员建立一支配有合理防护装备,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队伍。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馆员开展卫生应急技能演练、培训。全面普及预防、自护、自救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以提升大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2.3 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应急设备、物资供给

高校图书馆应设有专项经费,用于购置环境维护设备和应急用品。按照《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2015》标准要求,图书馆普通阅览室通风换气次数应为1h~2h、书库1h~3h、读者休息室3h~5h,但有些建得比较早的高校图书馆并没有达到此标准,对此应采取设备补救措施。书刊消毒杀菌机、消毒药液等都不可缺少。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读者归还的每一本书都要进消毒杀菌机进行消杀处理;图书馆室内清洁工作,不再是简单的针对灰尘、垃圾打扫卫生,阅览桌椅、公用物品等,每天闭馆后都要由专业人员清理消毒。

2.4 发挥专业特长,建立专题资料库

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发挥自身的图书情报专业特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追踪、收集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集结、筛选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题资料库,以便在日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给决策、执行部门提供参考。以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为例,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等资源,挖掘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信息,捕捉信息动态,并按照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3.1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题栏目

3.1.1 建立辟谣栏目。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更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新浪、网易、腾讯等)、自媒体(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传统媒体(如报刊、通信、广播、电视等)以及口口相传等方式获取信息,了解突发事件的情况、跟踪突发事件的动态。突发事件爆发期多是谣言滋生的高峰期,个别网站为了吸引流量,对所发表的新闻把关不严,甚至发布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能确定真假的“新闻”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自媒体平台更是缺乏约束,人人都是自媒体,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此起彼伏。过多的信息令人难辨真伪,人们一时找不到可靠的信息来源。引起师生恐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不了解突发事件的真相。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情报信息专业特长,收集、整理归纳、去伪存真,通过线上(网站、微信、微博等)线下(宣传栏)应急管理平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新消息,建立辟谣栏目,清理不良信息,彻底遏制谣言的传播,有效地缓解师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3.1.2 在线阅读辅导服务。开展线上阅读活动,推荐多种载体的阅读资源。马克·吐温说过,所谓经典作品,就是那些每个人都希望读,但无一人想读的作品。图书馆可以通过推荐经典作品的影像或有声载体资源吸引读者,来慢慢培养读者对原著的阅读兴趣。疫情时期,与疫情相关的主题可能会更受读者欢迎。如武汉大学“一期一书”栏目推荐的《鼠疫》《花冠病毒》有声阅读资源。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了由戴锦华教授推荐的与疫情相关的书籍和电影,以及戴老师亲写的《爱在瘟疫蔓延时》(又名《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赏析。

3.2 助力教学、支撑科研

3.2.1 电子文献资源服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在图书馆闭馆的情况下,读者无法进入图书馆借阅纸质书刊,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并不能中断。高校师生通过上网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师生无法借阅与课程相关的专业参考读物。同时,高校学生还要面对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等。图书馆必须做好与课程相关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学科馆员需要加强与对口院系的专业任课教师联系,配合教学的需要将各科教师推荐的教学参考书、课外读物等文献资源汇总并进行数字化加工,构建电子教材、教学参考书及课外读物平台,导入馆藏资源。技术支撑不足的高校可通过网盘和云盘等方式共享,为网络在线教学提供文献资源保障。

疫情期间,有的高校图书馆通过开通图书馆校外访问权限,帮助读者在学校局域网以外合法访问图书馆已购买的电子资源;或者向数据库商申请临时账号,通过临时账号登录使用电子资源。保障读者对已购买使用权的电子资源访问。购买使用VPN系统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可以直接远程登录访问图书馆系统获取电子文献资源和馆藏信息。基于CARSI服务校外访问图书馆数据库的方式,正在全国高校推广使用。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大数据库平台、出版社、网络学习平台等均有免费开放网络资源。图书馆是信息获取的直接机构,应广泛收集免费资源并及时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发布“数字资源使用指南”,为读者提供文献资源服务保障。

3.2.2 实体文献资源服务。 在闭馆的情况下,读者如有需要借阅纸质文献,应在不违反防控规定,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①读者可以通过线上办理借阅手续,校内或学校附近的读者,可提供馆员送书到指定地点,即实行无接触配送服务;(如:北京大学图书馆通过原有的“上门服务”系统平台,组织馆员“送书到楼”。)外地读者可以通过快递送书服务。②读者通过线上预约,然后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到馆自取。满足部分读者在疫情期间借阅纸质文献需求。

3.2.3 参考咨询服务。 参考咨询是图书馆与读者交流、沟通,开展信息服务的重要渠道。疫情期间,图书馆通过电话、E-mail、QQ、微信、微博开展参考咨询工作。根据读者的需求为读者答疑解惑,提供代查代检、原文传递、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获取相关资料,以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尤为重要,高校图书馆应逐步建立并落实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应急管理规章制度,保障高校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能正常开展。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已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探索更多新的发展途径。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日后突发公共事件中彰显自己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应急文献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