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组织行为学视角研究

2021-12-30冯登立赵省委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0期
关键词:有效性文化企业

冯登立,赵省委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在组织行为中,内部控制5个要素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其他4个要素也都发挥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有效的组织行为。只有这样,在组织行为学中内部控制五要素才能发挥作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打造行为学的积极有效行为。

1 内部环境的组织行为学探究

内部环境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标准》中,将内部环境定义为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限制和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它包括治理结构、职责设定机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反舞弊机制等等的划分。

1.1 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的组织行为学探讨

组织结构是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以及权责分配的基础,它一般由6个因素组成: ①工作专门化;②部门化;③指挥链;④管理幅度;⑤集权与分权;⑥正规化,这6个因素构成组织结构设置的依据。

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确定,提高工作的专业化程度,细化组织中的任务,分配不同的职责完成,让他们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完成任务,形成一个系统的治理链,使链充分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治理结构。

内部组织设置是指科学合理地设置部门,使其适应业务管理的实际需要和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遵循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来实现组织目标。

1.2 企业文化建设

吴洪亮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件’,它对企业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企业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发展人才,以企业文化精神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扬帆起航为基础,强调企业凝聚力,在企业中营造积极、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①要重视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企业要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和信念,要贯彻始终。②注重团队建设。没有一家公司是一个人的公司,它需要不同的员工和职位来维持其运营。一旦多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就会产生互动效果,形成一个动态领域,进而产生群体行为。团队是一种群体的形式,他们设定了特定的绩效目标和通用的工作方法,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确定共同的工作。所以,团队建设应注意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充分利用团队和团队建设,我们要有凝聚力的群体。③组织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段新庄认为,“组织文化又称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渐形成的基本信仰、价值观、道德标准、规章制度、人文环境、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让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的言行之中。制度层则是精神层的有力保障,而物化层是企业文化行为的直观结果表现,它对企业的精神和凝聚力有重要影响。它们在文化建设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1.3 人力资源政策

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对实现组织的最佳协调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组织行为学来分析个人、团队和组织层面的人力资源。①管理者的领导。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可以使员工在整个工作期间具有适应管理变化的能力,培养员工自觉遵守企业行为规范,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业务目标的实现,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深远的影响。企业领导者通过自己的示范努力工作,以灌输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②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团结活动的吸引力的表现,也是群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的统一性的表现。能否发挥最大效用取决于集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③构建人力资源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加强建设,引进的人才可以为公司带来真正的利益,人员可以产生最大效益。培养成员对团队的依赖性,使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得到沟通和增强。

2 风险评估的组织行为学探讨

风险是指可能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段新庄认为,“风险评估是指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①个人风险。这种风险存在于领导者和雇员中。比如,在管理人员的廉洁、失职监管、利用职务谋取私利、员工工作粗心和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段新庄认为,“在个体层面进行风险评估,需要了解员工的知识结构、个人能力和价值观,有效地培养员工应对风险的能力。”②集团层面的风险。风险主要存在于集团人员素质方面,最关键的是需要团队建设和领导、员工不懈的努力,群体规范的形成以便能形成群体凝聚力以及管理层的领导和员工合作,有效引导和员工的控制行为,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发生。

3 控制活动的组织行为学探讨

胡连奇认为,“在正常情况下,以控制活动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可以使内部控制五个要素一起,作为监测和评价标准。控制措施是通过结合应对风险的决策,实现内部控制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手段。”在公司治理中,还必须依靠管理者的权威和企业文化来控制员工,避免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冲突,使他们有很强的执行力。

4 信息与沟通的组织行为学探讨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沟通主要是为了及时和准确的信息收集、分析、传输和控制,并以适当和及时的信息给相关企业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处理。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良好的沟通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话语传递的游戏,第一个人说了,通过很多人后,最后一个人说的话和第一个人说的内容很不一样。胡连奇认为,“这些游戏都是关于训练一个组织的沟通技巧。一个有效的工作组,如果要有效地完成组织的任务,其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势必在首位。”因为它是所有顺利合作分工的基础。员工应采取清晰、正确的通信介质和适当的通信应用。

5 监督检查的组织行为学探讨

企业要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健全性,离不开监督机制和对报告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监督检查,时刻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动态性,确保通过监督、评价和进一步实施内部控制来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企业内部监督体系和组织行为,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管理。①建立反舞弊机制。为了调节相应的欺诈调查程序,以及时应对欺诈案件。②建立投诉和检举人保护制度。③建立反串谋机制。在实践中,串谋现象时有发生,每个失去内部控制的公司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串谋问题。串通是所有组织和机构中的普遍现象,甚至在非常完善的欧洲和美国司法系统这种组织结构也存在着相互勾结的现象。因此,加强反阴谋机制的监督更有效地促使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发展信用产业和建立失信的惩罚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直接向其下属单位分配各种稀缺的经济资源,而信贷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信用体系和信用管理体系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社会安全号码,就像ID号一样,伴随着一个人的生活。记录每个人的收入、税金、贷款和还款。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记录来判断是否借过钱。面对自然和人为的灾难,令人惊讶的是美国人携带的不是金钱和珠宝,而是税单。为什么美国人不敢丢掉纳税申报单,因为它丢失了而且无法收回。建立信贷并依靠长期信贷积累并不容易。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机制。①应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获得有关公司和个人的一些信息。如履行合同的能力、信用状况、不良行为记录等。据报道,我国一些学校过去改变了开除学生的处罚,而代替将其记录在诚信档案中,不能不说这是社会的进步。②建立不诚实的处罚机制。“如果针对盗窃没有基本的伦理上的、宗教上的乃至文化上的惩罚,我们的刑法未免负担过巨而难于推行”。马克思说:“为了赚取300%的利润,资本家可能冒着杀头,践踏世界所有法律的风险。存在不诚实是因为它有利可图。”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成本来抑制不诚实行为。建立监督制度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形成一定共同合作的力量。这就需要打破壁垒,建立合作机制。对于中介机构和部分专业从业人员由于法律的违反原因而获得资格或取消资格的,应将诚信作为评价指标。在芝加哥交易所,想要从事期货交易的交易者必须首先评估其出生以来的所有行为。只要存在不道德行为,无论您的业务水平如何,都不允许您进入该行业。因此,我国还应制定行业人员相关政策,以确保公平、公正、合理的市场交易。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以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同时,提供虚假信息的中介机构应该必须具有严格的“退市除名”机制,并实施监督。

在组织行为中,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分别发挥着重要作用,整个内部环境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其他四个要素也都发挥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有效的组织行为。只有这样,在组织行为学中内部控制五要素才能发挥作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打造行为学的积极有效行为。

猜你喜欢

有效性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