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穿针:善心与妄念

2021-12-28韩田鹿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穿针灵山官府

○韩田鹿

这一次,我们将目光锁定到唐僧师徒到达灵山前的最后一难:铜台府监禁。

故事讲唐僧师徒来到铜台府寇员外家化缘,受到寇员外的热情款待和苦苦挽留。唐僧勉强留了一个月,谁想寇员外的妻子张穿针和两个儿子又要以自己的名义再留一个月。唐僧断然拒绝,这就让张穿针恼羞成怒。寇员外见无法挽留,于是大办宴席,并以极其盛大的仪式欢送唐僧。铺张的场面引来了强盗,他们不但将寇家的钱财洗劫一空,还杀害了前来阻拦的寇员外。张穿针一来愤恨唐僧前日不肯接受自己斋僧的请求;二来觉得这场灾难是因为送唐僧而起,于是诬告唐僧师徒抢劫杀人。官府将四人逮捕,投入监狱。悟空弄起神通,逼官府释放唐僧;又到阴曹地府将寇员外带回阳间,让他自己将前后的原委向官府说明。一场官司完毕,唐僧师徒继续向着近在咫尺的灵山进发。

不出预料的话,对于这一难,大家大概都没什么印象。但所谓“至味无味,真水无香”,作者在师徒四人到达灵山的关头,让他们回归人间纠葛,其实是意味深长的。

它告诉我们,在很多时候,弄清“我不要做什么”的“消极清单”,比“我要做什么”的“积极清单”更为重要。寇员外一家挽留唐僧当然是好意,可他们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热情带给唐僧的却是极大的烦恼。眼看灵山将近,唐僧见佛求经之心如箭在弦,寇员外的挽留只能让人焦急;而八戒贪吃恨不得就此住下,又导致了师徒矛盾。寇员外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待唐僧,但在唐僧而言,什么丰盛的酒宴、什么热情的款待,都不如安静地放他离开。

它告诉我们,做到“课题分离”,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多么重要。在这个故事中,张穿针对唐僧师徒的态度转变之快,是一个让人深思的细节。一言不合,翻脸比翻书还快,这样的人和事,我们在生活中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不懂“课题分离”的原则。“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理论,在他看来,人际关系烦恼最广泛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事。若分不清这二者,就很容易变得敏感而偏激。一个行动直接后果的承担者是谁,这个行动就是谁的课题,要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就要分清自己与他人的课题。

它还告诉我们,“迁怒”这个人性的弱点是多么顽固而普遍。张穿针何以红口白牙,将无辜的唐僧送入牢狱,必欲置其于死地?就是因为她把丈夫之死归咎于唐僧的到来。这就把“迁怒”的疯狂与非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迁怒,是一种极其可贵的品质。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死后,孔子对他有一个崇高的评价,就是“不迁怒,不贰过”。我们不要小看这个“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时间久了,你就会日趋完美。

当然,靠了悟空的神通,寇员外重返阳世,寇家家道如初,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这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难免有各种缺点,但只要本心向善,总配得上一个好的结果。不过,如果想在这基础上有所提升,不如就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区分开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勇于接受、不迁怒于人这三点当作为人处事的目标。

猜你喜欢

穿针灵山官府
灵山胜景
穿针引线
张英
清代社会管理的流弊
心境
叫响灵山湾
灵山道中即景(外四首)
清代贵州团练与地方政治
“武松打虎”背后的腐败
穿针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