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问题意识 提升探究能力

2021-12-28○童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金鱼蜡烛创设

○童 敏

科学新课标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能力在探究活动中表现为表达能力、比较能力、识图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等,它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与引导,学生在持续学习中逐渐习得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和探究的科学态度。

1.细化教学目标,培养科学思维。科学课堂只有通过学生主动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整体观念,从全局角度把控教材,厘清每课探究能力培养的梯度——即在不同年级所要达到的程度。结合现行冀人版科学一二年级用书,教师将低学段目标分解细化到具体的年级、单元当中。如《走进科学》引领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物体》单元在观察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分类的探究及思维方法。因此,教师要深入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探究形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依据每课知识目标,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创设的情境思考提问,使他们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质疑、敢问的习惯,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例如,教学《热是怎样传播的》一课,课始教师问学生:“你们见过烧不死的金鱼吗?今天老师让你们看看。”然后,教师把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开始烧金鱼。经过几分钟后,试管上部的水烧开了,而金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学生对这个现象感到惊奇,纷纷提出了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为什么金鱼会烧不死?”“这条金鱼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学生由此产生的探究愿望非常强烈,他们全身心参与到科学探究中,乐此不疲,主动探究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

3.课后拓展实践,提高探究能力。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为提高学生合作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会表达、倾听、讨论、组织、评价。如学习了《了解空气》一课,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你能不能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让蜡烛在水里燃烧?课下试一试,下节课告诉老师,看谁能成功。还未到下节课上课时间,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我面前:“老师,我做成功了。我把蜡烛点燃后粘在一块泡沫上,然后放入盆里,泡沫和蜡烛浮在水面上,我再用塑料瓶罩上蜡烛把泡沫压入水底,就会看到蜡烛在水里燃烧。”“老师,我是先把蜡烛点燃粘在盆底上,然后用大罐头瓶罩上,再往盆里倒水,也会看到蜡烛在水里燃烧,可是一会儿就灭了,老师,为什么蜡烛没烧完就灭了呢?”……学生各抒己见,在实践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促使他们不断思考,不断研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金鱼蜡烛创设
可爱的小金鱼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神奇蜡烛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小金鱼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小金鱼
神秘熄灭的蜡烛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