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年级文言文的拓展教学

2021-12-22朱慧红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伯牙文言文读书

朱慧红

教材编入的文言文,以学生较为熟悉的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富有趣味的段落篇章为主,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言文是一种传统的文体,相较于现代文来说,理解难度大了很多,如果对课本中的文言文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拓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词句意思和语法知识,从而逐渐提高文言文水平。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紧扣文言文的内容以及表达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既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又提高了文言文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兴趣进行拓展,关联文言文的阅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可以引领学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在小学文言文的拓展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喜欢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的主观倾向性。由于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机会不是太多,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文言文进行拓展,可以打消“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等对文言文的偏见。

《自相矛盾》(五下)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在夸耀物品时理由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学生对“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意思都有所了解,有些学生还阅读过关于这个故事的图文结合的启蒙读物,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就找来现代文版本的《自相矛盾》,让学生对应着文言文阅读。用熟悉的现代文去理解文言文,學生都非常感兴趣,对于课后习题中提出的“誉”“弗”“立”等字的意思都能正确理解。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两则寓言故事文言文让学生拓展阅读,凭借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探究氛围中理解了故事内容,有些学生还感觉余兴未尽,教师就鼓励他们去搜集同类题材的故事去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通过合理地采撷文言文宝库中学生感兴趣的“珍珠”,有目的地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学生了解了很多文言文的词汇,学会了很多语法知识,增加了传统文化的积淀。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去拓展教学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拓展阅读以后,学生都感到文言文不再是难懂难学的,也就能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文言文的学习了。

二、基于背景进行拓展,促进文言文的理解

古人创作的文言文,或者是描述生活场景,或者叙述历史故事,或者反映思想感情,题材广泛。针对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仅仅依托理解字面意思就去理解文言文是难以触及文言文所表达的内涵的,无法实现深度理解。教师要结合文言文的特点,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来降低理解课文的难度,以求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对于《伯牙鼓琴》(六上)这篇文言文,有些学生就对文中伯牙与锺子期的行为感到疑惑不解,他们认为:伯牙能够用古琴弹奏出高山的巍峨、流水的湍急,琴艺造诣肯定很高,为什么不开音乐会弹奏给大家听?锺子期只是一个打柴的农夫,没有学过音乐,怎么会听得懂伯牙弹奏的琴声呢?锺子期死后,伯牙为什么摔坏古琴扯断琴弦从此不再弹琴呢?这岂不是浪费人才吗?学生在阅读中产生了很多疑问,实际上这正是由于他们并不了解此篇文言文的背景资料而导致的。为了给学生释疑解惑,教师先是出示课文后面的“资料袋”,让学生读读其中关于历史上俞伯牙和锺子期的文献资料,还从《教师教学用书》中选取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节选)》为学生拓展了伯牙“破琴绝弦”的故事,进一步了解伯牙“子期不在为谁弹”的悲怆与“欲觅知音难上难”的无奈。通过补充背景资料,学生从伯牙和锺子期两人的友谊中领会了“知音”的深刻含义,领会了“高山流水”可以用来比喻知音难觅的来历,也领会了伯牙这样做的真正原因。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文言文带给学生的困惑,采用补充背景资料的教学方式形式去拓展教学内容。经过拓展以后,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就有了更多的了解,阅读的时候就能从人物的内心出发去感受整篇课文的意思,自然地拉近了自己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基于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文言文的阅读

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数量虽然不多,篇目也不长,但是文言文的出现却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针对文言文的教学,可以结合它的内容进行发散式拓展,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深对文言文的认知,又能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爱上文言文。

例如《古人谈读书》(五上)记录了古人在读书、学习方面的言论,第一则是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三句话,第二则是朱熹在《童蒙须知》所说的读书要三到,第三则是曾国藩在《家书·致诸弟》论述的读书三要点。结合课题中的“谈读书”一词,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一篇带多篇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这三则文言文进行诵读,感知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意思。然后教师顺势出示孔子的其它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并向学生提问:“通过朗读孔子的语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你从中获得哪些启发?”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课外查找有关读书的古文读一读,如朱熹《读书之要》中的“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颜真卿的《劝学诗》中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让学生在延伸阅读中拓展视野,获得更多的启发。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立足于内容的学习拓展开的一系列相同作者或相似内容的文言文,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发散式拓展阅读。这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享受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四、基于主题进行拓展,深化文言文的理解

文言文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就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钻研文言文的内容,把握文言文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会方法,实现所学知识的纵深拓展,促进文言文的深化理解。

《文言文二则》(六下)都是通过叙述小故事来阐明道理,《学弈》通过两个人一起学下棋,学习效果差异之巨大揭示了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的道理,《两小儿辩日》通过两个小孩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得出不同观点揭示了生活中即使是熟悉的现象也可能会包含着我们不了解的知识,还得多观察多思考。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应紧扣主题,采用读读议议的教学方式进行。让学生结合文言文右侧的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疏通文意后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最后悟出其中的道理。像这类深入浅出、引人深思的文言文还有很多,比如含有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言文《司马迁赞李广》,通过描写李广将军平时生活质朴,但是他死了以后,普天下的人全都沉痛地哀悼他,就是因为他那忠诚朴实的品德,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课堂上引用这篇文言文作为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的有效载体,开展同类主题的拓展阅读活动,有助于学生积累有效的阅读方法。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文言文的“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典型特征进行教学,当学生通过读读议议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之后,便引入其他同类型的文言文进行拓展学习,让学生举一反三,用所学的方法去学习更多的文言文。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突破传统的“使用教材”的教学模式,给所学内容进行适当拓展的话,就能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开放性文言文课堂,将学生的认知带入到更深层面。为此,我们教师也要不断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拓展更恰当的文言文资料,带领学生步人古人造就的文言文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张艳

猜你喜欢

伯牙文言文读书
文言文阅读专练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高山流水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