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2021-12-22褚俊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后练习整体要素

褚俊

统编本教材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揣摩编者意图,从单元整体出发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凸显出统编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让学生真正读有所获,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整体确定单元课文教学重点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然后依据单篇课文的特点找准不同课文之间的区别点与联系点,进行精准的教学目标设定,才能把握住阅读教学的重点,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本单元的课文有《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以单元整组视角来分析这三篇课文:第一篇《牛和鹅》一文中示范性批注有五处,这一课的教学侧重点应该定为“了解文中示范性批注的角度有哪些,自己尝试给课文做批注”。第二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可以让学生重点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批注,并能够从文中描写“我”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中感受“我”的心情变化,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第三篇《陀螺》一文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地方做批注,并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来体会人物情感。

这样基于单元双线目标对学生进行教学重点的确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住单元教学的要点方向,还可以让学生分别对每篇课文不同的教学侧重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有效避免了“教而不足”或者“过犹不及”等现象的产生,从而使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依据课文选择相应教学策略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虽然每篇课文的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相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文需要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由于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学生的认知经验基础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能够依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这样才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牛和鹅》一文主要讲了作者童年时期不怕牛却怕鹅,在放学途中被鹅追赶吓得惊慌失措,最后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我改变了对鹅的看法的一件事。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的非常有特色,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旁边为学生呈现了几处编者批注阅读的内容,这就为学生的学习批注阅读起到了示范的作用。结合本单元双线目标以及这篇课文的教学侧重点,教师可采用结合生活谈感受,借助范例学旁批的学习方法。教师可让学生回想一下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怕猫怕狗的经历,当时自己的心情怎样?现在呢?然后教师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找出文中描写作者怕鹅的经历的相关描写并结合自己童年生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边阅读课文边默读旁批内容想想作者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批注的,这些批注对自己有什么启发?然后再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进行批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前面《牛和鹅》一课中教材中的示范批注与学生的自主批注已经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批注阅读经验,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依据课文特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可让学生先默读课文,自主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教师让学生先在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批注,最后让学生就批注内容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完自己的批注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借助课后练习二中的表格支架,边阅读边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并从中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陀螺》一文主要讲了作者高洪波在儿时游戏中找到成功的乐趣和秘笈。基于这篇课文特点以及学生已有批注经验,教师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引领学生赏析文本中的语言,学习用不同的方法批注,并能够就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进行重点批注,以使学生从中学习作者人物刻画准确的描写方法。

这样基于单元整组文章,依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因文而异,因生而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同中求异,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批注阅读方法的全面了解与认识,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单元课文课后练习统整

统编本教材非常注重单元的统一性,也就是说单元内的所有版块的设置编排都是为了共同的训练目的设置的,这一点从课后练习与单元语文要素的编排就可以看出,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要能够充分考虑语文要素与课后练习之间的关联,并依此来提出具有层次性的统领性的值得学生思考探究问题,从而使学生的训练目标能够在问题的引领下逐步达成。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在前面《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批注阅读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继续以批注阅读的形式学习课文,以深化学生对语文要素的认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为此,教师可借助课后练习中编者提供的三道习题,对其进行细化,以使其成为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与接受的层次性习题。(1)默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并能够与同学交流。这一练习是在学生已有批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在《陀螺》一文中编者对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进行批注。由“尝试批注——在不理解地方批注——在感受深刻地方批注”这三个要求可以看出编者对学生批注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以层级形式递增的,因此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篇课文的批注方面教师就要注重对学生承前启后的指导,以使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切实得到提升。(2)借助表格,从文中描写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中感受“我”的心情變化并能够把引起“我”心情变化的原因写出来。同样由这个练习可以看出它是与本单元语文要素中“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一语文要素相呼应的,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也要注重课后练习中对这一要素的体现与落实情况,对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中关于体会人物的心情进行梳理之后就会发现,教材中对体会人物心情变化在启发学生思考方面的特点。(3)三篇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安排了让学生结合生活谈感受的训练。这一要求是基于本单元人文主题提出的,旨在让学生从小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等等。

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对课后练习在语文要素落实方面的统整,以使其成为建构课堂的主要支架,从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目标训练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四、搭建学习收获分享交流平台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以明确的目标,适切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到初步的学习经验。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亲历了对单元内容整体感知,细节感悟以及回归整体的过程。要想深化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认识,教师还要善于以本单元各板块内容为凭借,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归纳与梳理,以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结合本单元“学习用批注阅读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以及本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板块提出的“批注是阅读的好方法……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就本单元学过的三篇课文中学到的批注阅读方法进行回顾,然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批注的,自己运用到的批注方法有哪些?哪种批注阅读方法更有助于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等等,如此教学,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批注阅读经验共享,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批注阅读能力。

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善于根据单元课文特点为学生搭建出可促进学生学习经验分享交流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分享意识等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统编本教材背景下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是与课程的编排特点分不开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认真揣摩编者意图,了解单元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促进学生联系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双沟小学)

责任编辑刘妍

猜你喜欢

课后练习整体要素
课后练习中语文要素落实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部编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特点及教学建议——以部编本语文七年级上册为例
初中语文教材课后练习设计与使用问题的研究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这样的一节课算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