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练笔助力学生爬坡写话

2021-12-22蔡敏洁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词串园地物象

蔡敏洁

小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第一学段就是写话,材中的写话训练比其他教材起步更早,夯实写话对第二、三学段的习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写话一直困扰着师生,大部分学生听到写话就“谈虎色变”,教师绞尽脑汁指导写话,但学生仍是眉头紧锁,抑或是写出来千篇一律的写话。教师应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技巧,降低写话难度,打消畏难情绪,从而增加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话能力拾级而上。

一、好词罗列,轻松渐入写话情境

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基本结构语料就是词语。写话教学中,除了自己已知的词汇,还可以伙伴交流中习得更多的词记下来,教师相机授予好词,同时开拓学生的写话思路,继而进入写话情境。

1.看图检索

刚入小学的学生在看图写话时,他们的观察是很随意的,如果一幅图上有几个物象,就不知先看哪个或只看到最大的物象而忽略分散的小物象。教师可先让学生看图分解物象,检索词语,再借助这些词,用一句话来描述每个物象。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的看图写话,先让学生在相应事物旁边写词语:小山、鸟儿、小牛,再用这几个词语分别写一句话。他们的表达往往仅限于非常简单的句子,但只要能表达完整,就应给予鼓励,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

2.伙伴借鉴

在学生间交流词汇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得以发散,头脑风暴出丰富的词串。如二年级上册的一次写话,题目是“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用几句话写下来”。秋天对于他们来说是有生活经验的,但缺乏感受或是检索生活经验的方法。审题后,两分钟过去了,大多数学生不知如何下笔。这时,我稍作引导:“大家可以不急于写句子,先想想秋天有什么代表性的事物呢?”这时,学生们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在伙伴借鉴中大家即时记下词串——

秋天:枫叶、落叶、果树、麦子、大雁……

所谓句不离词,学生依托这些词串快速地写出句子。用词串的形式在写景或有较多物象的写话中,学生屡试不爽,速效成功感不仅增加学生的兴趣、自信,同时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更明晰、体贴的写话指导。

3.示范授予

低年级学生积累的词汇量还不够丰富,且缺乏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所以他们交流的词语往往会聚焦在一些形象的事物名词方面,而缺少其他类别的好词。写秋天可以是你看到的,听到的或是闻到的等。如上述描写秋景的词语中缺少一些物态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示范授予好词,如:

教师示范授予的这些词串,学生选摘入写话中,让描写的景物更形象丰满。学生在情境中积累好词并灵活致用,为着手写话轻松提供坡度。

二、连词成句,散点触摸写话内容

散点式地触摸写话内容,即学生可随意、零散地写某句话或某一部分内容,这样降低难度,目的是为激发学生多位感知。在平日好词练笔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让句子表达更形象。但仅仅是雷同的好词嵌入还不够,低年级学生对物态的观察是模糊的,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局部细节处,在修饰补充的过程中,让写话“更上一层楼”。

1.在自由表达中,多位感知话题

学生看到什么就随意零散地写下来,这样的小练笔能让学生自由积极地表达,多角度感知话题。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以“你想养的小动物”为话题写话。有喜欢小金鱼的学生进行练笔:

小金鱼在鱼缸里游来游去。

小金鱼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

小金鱼的颜色是红黄相间的,很漂亮。

同一方面的内容,我们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表达,如上面的第一、第二句意思相近,但学生可自由表达。写话的角度也可以是多方面的,有的写金鱼的外形特点,有的写动作等。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中,多方位枚举物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在修飾补充中,局部深入细节

学生对物态的触摸是粗浅的,需教师对他们写的内容加以指导,逐步细致、深入地补充,将表达内容修饰得更生动、形象与具体。如上述写金鱼的练笔中,想一想它们是怎么游的,聚焦“小动作”:在没有人打扰它们的时候,它们的鳍像划着船桨一样,悠闲地游;当被惊扰时,就会灵活地在水中乱窜。局部深入引导后,学生修改为:

当有人靠近时,它们就会灵活地在水中穿来穿去,好像在说:“快逃呀!”

显而易见,局部深入细节后,学生描述的内容深刻、细致,在修饰补充中,也更显生动形象。

三、图表巧填,清晰梳理写话思路

学生借助图表,明晰写话要求,清晰地梳理写话思路,丰富写话材料,依托图表有条理地进行写话,降低写话难度。

1.捕捉信息,明晰要求

低年级学生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往往对写话中的多个要求有所遗漏,导致偏题。写话伊始,我们可借助填表的形式防止遗漏要求。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要求介绍你的好朋友,教材中用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捕捉每个小问题,明晰写话要求。当遇到类似的写话要求时学生可巧借图表完成,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写话要求写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题目中有多个问题,学生可借用图表审题。

2.梳理思路,写有所依

当明晰写话要求后,学生依托表格梳理、拓展思路,清晰呈现写话内容,让学生写话时有所依托。如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的写话是写你想养的小动物。学生可以先自创图表,在表格中梳理思路,如下表:

表格中呈现的内容非常清晰,学生可以发散思路,自由拓展内容;也可以聚焦某一方面,丰富内容,多多益善。借助巧填图表,让学生在写话时思路明晰,写有所依。

四、优秀模仿,规范提质写话表达

优秀模仿,可以是学生中的优秀;老师呈现的优秀或是提供的例文中的优秀。优秀模仿能规范语言表达,提高写话质量。课标指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些写话要求实则指向的就是消化吸收优秀范文的句式、结构、修辞等,继而展开仿写。

1.句式仿写,让表达更显规范

统编教材中有很多句式值得仿写,让表达更规范、凝练。如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要求仿写,“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这里可以把表示颜色的词换成动词,如,“一座座小山,绿了;一朵朵桃花,开了;一条条小河,清了”句式因袭重在练习句式,但也要透过句式明白内容间的关联,才能完美因袭。

2.结构效仿,让表达更有条理

段不离句,而段落中句与句之间是有关联的,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等结构关系。学生掌握了段落的结构,就能条理清晰地进行写话。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的看图写话中四幅图对应四个时间: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时间就像一条线,把图上的四件事串在一起,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教师指导学生用“开头加时间、先总说、再分说”的结构来说第一幅图的内容:

早上,小虫子、小蚂蚁和蝴蝶用鸡蛋壳玩起了跷跷板。小虫子努力地把跷跷板往下压。小蚂蚁被翘得高高,很兴奋,又有点害怕。蝴蝶在旁边大声地喊着:“小蚂蚁,加油!”

学生效仿第一幅图的写法,把后三幅图用同样的结构来写,最后连成一篇童话故事。

3.修辞迁移,让表达更具特色

统编教材中很多修辞手法都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修辞手法的运用能让写话更具特色。如统编教材二上《我是什么》中描写水的不同样态,用拟人手法把“水”写得生动形象;用排比把水的样态写具体、清楚。这些修辞方法都是学生需要学习运用的。如,当描写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时,用排比“有的……有的……有的……”来表达。

总之,小练笔是夯实写话的基础,对提高写话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样才能酿出蜜来。”学生借助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展开练习,才能写出好的写话。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艳

猜你喜欢

词串园地物象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小学语文词串教学之浅见
小学语文词串教学之浅见
园地再现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词串识字”应当有相对刚性的评价指标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