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视与重构:开放教育精准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以J 市电大政府经济学教学为例

2021-12-22肖林炜沈美英吴黎旦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精准评价

肖林炜,沈美英,吴黎旦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金华321000)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学者Lindsley 根据美国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人斯金纳的理论提出精准教学(Precision Teaching),他认为精准教学是根据标准变速图表(Standard Celeration Charts)上显示的持续性自我监控表现频率的变化而作出的教育决策[1]。此后,精准教学虽逐步在特殊教育领域、基础教育领域进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受限于技术的缺失以及行为主义理论存在的无法自我完善的局限,一直未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甚至一度遭遇教育领域的冷落。随着以5G、AI、VR 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探索在大数据时代深度融合智能信息技术的精准教学模式及其实践创新路径逐步被重视。《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2020 年实现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国家开放大学改革建设“十三五”规划》(国开发[2016] 18 号)提出探索形成“云、路、端”三位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总思路,搭建一体化远程开放教育云平台,探索推动移动学习终端建设,建设网络核心课程,开发建设五分钟课程和一大批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图书馆建成应用,初步探索了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机制。《浙江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将面向基础教育的精准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开展区域和学校整体推进智慧教育综合试点、基于技术的精准教学试点和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试点……积极探索基于学情精准诊断的个性化资源推送以及数据驱动的学业诊断和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3]。

一、信息时代精准教学的四大维度

信息时代的精准教学是基于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与智能信息技术,精准分析学生学情、明确教学目标,精准开发与整合教学资源、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精准干预教学活动、评价教学成果,精准做出教学决策,实现教学个性化和精准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精准教学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维度:

(一)教学目标明细化

学习者获取知识的过程是从对初级认知,即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简单理解和一般运用开始,向分析、评价和创造知识的高级认知渐进升华的动态性过程。教学目标明细化要求学习者清楚定位自己的学习层次、有效聚焦学习资源、增强认知能力和提升认知水平、提高全面深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精准教学目标的明细化是对学习者完成知识的学习、获取、内化和升华的全过程。

(二)教学实践准确化

教学实践是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者内化抽象概念、继续发展认知的具体应用过程,是确保精准教学理论具体应用的环节,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搭建和提供准确化的可以将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置于真实情境的教学实践环境中进行,将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高度融合学习者的社会经历,帮助学习者运用抽象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推动学习者知识关联内化图示形成。

(三)教学过程动态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动“教”与学习者的被动“学”,使得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递呈现单向的趋势,而精准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更多地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动态化趋势,这也是精准教学的最大优势,在动态化的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精准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境,据此设计精准教学模块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积极有效地干预教学偏差,达到精准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精准化

传统教学模式下模糊的经验测评(优、良、合格、不合格)和简单的分数测评不足以如实评价出学习者的学习成效。精准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在收集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的基础上,可以精准评价和反馈学习者现阶段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行为,精准预测学习者学习表现,据此提出改进有效学习的对策或建议。

二、审视开放教育精准教学实践

信息时代的课堂,可以是现实的存在,亦可为虚拟的空间。近年来开放教育逐步形成了依托互联网搭建以学员自学为主、教师导学、班主任促学、网络助学为辅的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的教学模式,其主旨在于破除开放教育师生之间天然存在的“时空分隔”,确保该教学模式的成效。然而实际上并未达到预期成效,其主要问题有:

(一)教学目标模糊化

由于开放教育实行“注册学籍制”和“完全学分制”,学生只要通过入学资格审查和入学测试就可以参加学习,入学门槛较低,此外受师生比较高,以及学生在受教育经历、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化较大,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因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程度,导致教学目标模糊化,也就无法帮助学生清楚定位自己的学习层次,导致学生无法有效聚焦学习资源,难以完成知识的学习、获取、内化和升华。

(二)教学实践形式化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趋向形式化,首先表现为因教考分离,教师对教学实践不够重视,缺少教学实践内容与实施方案,侧重理论教学,忽视知识应用,学生参加开放教育的动机不纯,缺乏参加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没有意识到实践对知识迁移和内化的巨大作用;其次表现为课程教学实践方法落后,课程教学实践的形式仍以单一、集中的方式进行,没有尊重开放教育师生之间天然存在“时空分隔”的现实,没有充分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强化教学实践。此外,课程教学实践的师资力量和实践基地的不足,随着开放大学办学规模的扩大,开设专业的增多、办学层次的提高,专兼职教师数量并没有同比例增长,同时也未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开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缺乏完善的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考评机制,致使无法有效组织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过程静态化

开放教育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面授辅导和课后学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性较少,教师很少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反应进行客观分析与判断,因此很难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积极干预教学偏差、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块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难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

(四)教学评价单一化

开放教育教学评价是提升开放大学办学质量、提高开放大学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需要,由于开放教育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和教学手段的开放性,因而在开放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需要纳入更多因素或指标,如学生的面授辅导到课率、形考和终考成绩、网上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参与度、课后实践的总结;教师面授辅导、网上授课、课后答疑、资源建设、教学手段的使用;学校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系统建设、教学服务支持等。但在教学评价的实践过程中,开放教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抄袭全日制普通高校教学评价模式、各指标比重未能与开放教育教学整体评估目标一致、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成效反馈机制缺席、学生成绩考核单一化,学习成效反馈与评估片面化。

三、重构开放教育精准教学实践指导框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接受外来信息的过程,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积极主动地选择外在信息来建构当前事物意义的过程,知识也从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开始,经过与他人的交流不断对经验进行修改和调整,建构出符合客观存在的真理写照。因此,开放教育精准教学实践应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以“学习者的学习”为中心,从精准教学目标、精准教学实践、精准教学交互过程和精准教学评价四个维度重构开放教育精准教学实践指导框架。

(一)制定精准教学目标

制定精准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精准教学的首要前提。开放教育辅导教师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对每位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进行统计、预测和聚类分析,准确掌握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为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最终确定精细化的教学目标。

(二)实施精准教学实践

实施精准教学实践是有效开展精准教学的核心内容。开放教育辅导教师要依据精细化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系统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切实掌握学习者的学习状态,运用信息技术将数据导入教学资源库,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以及设计合理的面授辅导与实践教学方案,从而形成真实且有意义的教学情境。

(三)强化精准教学交互

强化精准教学交互是有效开展精准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开放教育面授辅导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学数据(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成效评估等)和学生的学习数据(学习参与度、作业完成度、知识获取读、认知应用度等)进行个体数据和整体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收集与读取,将其纳入到教学干预衡量因素体系,通过频繁的动态化教学交互实施精准教学干预,使“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开放教育精准教学的中心。

(四)开展精准教学评价

精准教学评价是实现精准教学良性持续的有力保障。开放教育面授辅导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经过精准教学交互,形成教师的教学数据和学生的学习数据、个体数据和整体数据的交互和汇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和导出,帮助师生分析数据结果并形成可视化学习报告(精准教学评价报告),便于精准预测和干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四、J市电大政府经济学精准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信息化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创新高度融合是实现开放共享的重要路径。自2018 年底本课题被确立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项目,J 市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本科政府经济学课程作为学校首批开放教育精准教学改革试点课程,正式开启它的实践与创新之路。

(一)构建“CII”协同机制,制定课程精准教学目标

成人学习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有研究发现主要的动机包括发展动机、求知动机、交往动机、家庭动机、竞争或提升动机和职业动机[4]。这些动机促使着成人学习者在面对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之余,依旧选择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持续提升素质。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外在的动机如找工作、评职称等会带来不良的学习行为,而大部分优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则源自于内在需要,如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等[5]。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经历、教育程度、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学习动机存在着差异化现象,如何正确分析和掌握学生的学情,结合课程的知识体系确立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激励和维持机制,是开展开放教育课程精准教学的首要前提。为此,J 市电大依据个体性学情(individuality study situation)和课程教学情况(course teach situation),运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center)对数据进行聚类与分类统计与预测,构建“CII”协同机制,制定课程精准教学目标。

政府经济学是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授课对象主要为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含辅警)学生,在正式授课前,辅导教师借助信息中心提供的技术支持,采用聚类和分类统计、预测对授课对象的个体性学情(如年龄、原学历、原所学专业、原学历毕业年限、工作性质等)进行分析。

以J 市电大18 秋行政本科(26 人)、18 秋辅警行政本科(19 人)、19 春行政本科(33 人)和19 春辅警行政本科(24 人)4 个班级为例,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20-24 岁和25-29 岁这两个年龄段;53%的学生未婚,已婚学生中35.4%尚无孩子;从原学历所学专业看,公共管理专业仅15.7%,其他管理学专业占18.6%,非管理学专业占65.7%;从原学历层次看,几乎100%是专科毕业;从原学历学习形式看,全日制毕业占39.2%,非全日制毕业占60.8%;原学历毕业年限主要集中在0-3 年到4-6年之间;从工作性质上看,辅警学生100%受雇于政府部门(执法部门),非辅警学生大多数受雇于私营部门;从入学测试成绩看,大多数学生的入学测试成绩集中在合格层。

基于个性化学情结构分析,结合课程性质及教学三维目标,教师可以精准进行课程教学分析,聚类和分类统计、预测学生的学习需求目标,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细化和量化,满足学生的群体性学习需求和差异性学习需求。如制定政府经济学第二章(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的精准教学目标,要侧重于满足辅警专业学生了解政府失灵、政府经济职能及经济调控手段中法律手段使用等方面为主要学习需求,也要侧重于满足非辅警专业学生了解市场失灵及其表现、政府经济职能及经济调控手段中经济手段使用等方面为主要学习需求;原学历所学专业中管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因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可以侧重于如公共物品、外部效应等理论学习,非管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专业基础较差,可侧重于结合如税收与社会保障等实际应用的学习;较年轻且社会阅历较少的学生,可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设计主题为“从摇篮到坟墓——经济生活中的政府”专题讲座,使学生深刻了解税收、社会保障等。

(二)构建U-learning 的PBL 教学平台,实施精准教学实践

课程是学科的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贯彻以“爱”为起点的学科育人路径,即以培养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作为起点。赫尔巴特认为:“在兴趣中,一个人可以容易地去完成他的这个决定,而且使他觉得到处都很容易,并不会因为其他要求而取消他的计划。”[6]结合政府经济学课程的精准教学目标,在实际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政府经济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兴趣浓厚,但受限于理论基础薄弱及认知能力较低,其解读和分析能力不足,导致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而这些现象与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自身利益切实相关。比如,如何通过解读房产税等政府政策学习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经济及其职能、如何以生活实例分析判断公共物品的类型及供给制度改革与发展、如何以自己所缴纳的个税与社保来了解现行的政府支出与收入,如何以中美贸易争端来解读国家间政府经济关系等等。因此,本课程以U-learning(泛在学习)为背景,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教学法)作为实施精准教学实践的主要教学思路,并以学生对课程的“爱”而激发其对课程及实际生活中关注和困惑的问题(明细化学习需求)为起点,将课程教学目标明细化,结合课程性质启用“一网一微一平台”(国开学习网、微信、“超星学习通”移动学习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载体进行线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面授辅导,以及线下教学平台进行教室课堂面授辅导与校外实践基地实训相结合,建构基于O2O 式(线上线下一体化)信息共享模式的问题链,并以线上教学资源库(热点时政案例、精品微课视频、模块任务资源)和线下教学资源库(课堂情景模拟、校外基地实训、工作场所实践)相结合的标准化定制模式实时更新、补充和完善问题链,以此设计面授辅导和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精准教学实践活动。

(三)构建“一网一微一平台”互动云平台,强化课程精准教学交互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教育学教授帕林克萨(Palincsar)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以特定的具体有效的策略学习和理解知识,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在实践领域的应用积极做出建构性的反应,为此提出了基于师生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教学方法。政府经济学的授课对象,除了与其他专业学生存在的诸如信息化学习应用水平较低、专业学习能力欠缺、工学矛盾等共性问题外,还包括无法有效地将课程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指导实践升华经验。在设计精准教学交互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如何克服开放教育天然存在的时空分隔所导致的交互不实时、交互滞后、教学数据记录与整理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利用课程知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建设。因此,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准教学目标设计线上线下的面授辅导和实践教学方案,设置精准的教学情境,要求学生在国开学习网上进行微课资源学习、自主预习教材、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如有个性化需求产生的学习疑问,可以通过国开学习网本课程学习论坛与教师进行非即时交流或微信实时答疑,到校学生在参加面授辅导课程时可借助超星学习通实现更精准有趣的课堂教学互动,而无法到校参加面授辅导的学生可以参加超星学习通的在线直播课程辅导或课后视频点播,线上与线下的超星学习通学习有利于教师全面记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整个教学数据实现科学评判教学效果。学生通过“一网一微一平台”(国开学习网、班级微信群、超星学习通平台)对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置的教学情境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发言、拓展学习等形式强化精准教学交互,达到补充和完善问题链,促进教师优化教学设计的目标。

(四)构建多元化、开放性的考评机制,开展课程精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过程及教学结果是否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而对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效果作出价值评价,最终实现教学决策优化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成效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均应采用标准的定量、定性方法实现理性客观的反映。开放教育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师生的准分离、多元信息技术应用等特点,决定了开放教育精准教学评价必须构建多元化、开放性的考评机制,即精准教学评价应兼顾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元化主体参与到以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进行互评,依据对所导出数据的分析结果开展精准教学评价和实施教学反馈。因此,结合政府经济学课程性质,在教师教学方面,采用任课教师自评、听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专业负责人评价、教学督导人员评价和参课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教学态度(20%)、教学能力(60%,其中教学设计20%,教学方法20%,教学实施20%)和教学效果(20%)展开评价。在学生学习方面,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班主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形成性考核(50%)和终结性考核(50%)两方面展开评价。

随着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精准教学模式得以不断地实践与创新,日益成为开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领域重新关注和审视的焦点,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学科育人的终极目标出发,把握精准教学四大维度,审视当前开放教育精准教学实践,重构开放教育精准教学实践指导框架,并在框架指导下积极开展开放教育课程精准教学实践与创新,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实践体的本质,使学生达到精准建构人生的意义。

猜你喜欢

学习者精准评价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