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光被纪游诗探析

2021-12-22王方好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描诗人

王方好,姚 雪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纪游诗,顾名思义,即以记叙山水游览,所见所闻所感之作。“古人的纪游诗,或赞美山水寄情山水,或凭吊名胜而托意于名胜,而诗人多得江山之美而成诗,江山又多得诗人之名而扬名。”[1] 清朝初年,大部分文人经历了易代之痛,大多选择隐居生活,因而,醉心于山水成为他们重要的精神寄托。这一时期纪游诗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大多数文人创作出数量众多的优秀纪游诗。汪光被作为清代顺康年间著名的诗人、戏曲家,其纪游诗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呈现出典雅中和之美。

汪光被,清初休宁人,生平不详,字幼安,号双溪廌山。康熙岁贡生,教习知县。汪光被一生著述颇丰,现存有诗词集《叩钵斋集》九卷,文集《叩钵斋徘编》一卷藏于安徽省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在戏曲方面存有“熙朝名剧三种(《芙蓉楼》《广寒香》《易水歌》)”,其中《芙蓉楼》《广寒香》两部传奇作品均有刻本存世,《易水寒》有刻本存世,但所藏地不详。就目前而言,汪光被诗集《叩钵斋集》一共八卷,共收录其诗作282 首,现存安徽省图书馆康熙年间刻本,为其子汪堃封、汪建封两人编订整理而成。此版本卷前并未交代具体的刊刻时间。卷前有汪光被好友林璐于康熙乙丑年(1685)所作序言。汪光被一生横跨明清两代,主要活跃于顺治、康熙两朝。与同时代的休宁诗人大多经历明清易代,所以诗歌中常常抒发故国之思、离乱之叹有着鲜明的不同。汪光被诗歌中很少出现这些早期移民诗人身上的“移民情结”。《叩钵斋集》的创作时间跨度较广,收录了汪光被游历杭州、在浙为官等人生多个重要阶段的诗作,乃作者日积月累而成。整体观之,其诗作内容所涉极多,多为作者生活中四处游历时所见所闻所感以及日常酬答交往之作。本文选取学界关注较少的纪游诗,从内容题材与艺术特色两方面阐述汪光被纪游诗创作。

一、纪游诗的题材内容

汪光被在浙江考取举人为官后,开始在杭州附近一带游历。从《叩钵斋集》中所收录的汪光被纪游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汪光被游览的地点大多集中在杭州或者家乡休宁等徽州周边一带,如仁和、钱塘、南湖、新安、双溪等地。纵观汪光被的纪游诗,此类诗歌大多为其在浙江做官后所作。该时期为康熙执政时期,四海之内海晏河清,盛世太平。山水纪游诗成为这一时期诗坛主流的创作作品。汪光被顺应了当时时代潮流,创作了大量山水纪游诗。

汪光被每游历一地,喜爱此地的名胜古迹游览,而后便作诗以记之。如《南湖杂诗》《钱塘怀古》《西山行》《苏堤行》《拟春日·架幸五台山应制》《春日双溪崇祀》《西湖杂咏》《过倪公介园亭》《过遹瑞堂观菊遇沤永上人》《送弟采臣赴姑蔑参军任即有金陵之行》《威平镇》《入新安界》《舟次遇雪》《临溪谒孝妇词》《孤山放鹤》《送吴时然赴天台幕》《钱塘观潮遇郭青门偕校书楚云至》《送傅夫子入山》《和友人暮春登严陵钓台》《送汤以真赴朗州任》《清明郊外作》《西湖杂咏》《和赞弓吴山遇雨之作》《过顾湛先故居》《蠡山范少伯祠》、《晚登北高峰》《登大观台作》《春江晓发》《过孙炼师园亭》等都是其游历杭州以及故乡徽州休宁一带之作。这些诗题具有鲜明的地点特征,详细的记录了诗人所游之处。诗人写景叙事,记录其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细读《叩钵斋集》,其纪游诗的题材内容大多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山水之感、行旅之思、凭怀吊古三类。

(一)山水之感

“中国的山水纪游诗文源远流长,而且极为丰赡,如同满天星斗、遍地春花那样灿烂与辉煌。”[2]早在先秦时期,山水纪游诗便有了萌芽,《诗经》《楚辞》中的大量作品多以山水起兴。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诗发展进入到一个成熟的阶段,出现了大量优秀的山水纪游诗人,如曹操、谢灵运、谢朓、陶渊明等诗人。“在这一阶段,自然山水逐渐以比较纯粹的审美对象身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诗歌表现领域,山水描写的影响日益扩大。”[3]唐宋及其以后,山水诗彻底走向繁荣阶段,名家竞起、名作如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一种题材。到了明代,随着“游历之风盛行,纪游文学的发展十分繁盛,不仅是游记散文,纪游诗的数量亦猛增”[4]。清朝初年,大部分文人经历明清易代之痛,开始寄情于自然,追求内心与自然的交融。汪光被在浙江为官时,非常喜爱在西湖一带游玩。西湖是岳飞庙所在之处,汪光被十分敬重岳飞,对岳飞保家卫国的品质十分敬仰。汪光被在西湖游玩时,曾经作一组五言古诗,名为《南湖杂诗》,其中第一首便是在西湖岳飞庙所作,如下:

朝发西陵渡,暮登南湖山。城郭郁相望,春草萋以繁。丹梯跨绝巘,碧瓦凌云端。骀宕物候变,披拂衣裳单。坐看飞鸟逝,仰视孤云间。

——南湖岳庙溪上作

这首诗前六句均是写诗人在西湖岳飞庙所见之景。前两句,写作者早晨从西陵渡船,日暮时分便开始攀登西湖岳飞庙旁的山峰。三四句,则是通过“春草”等意象,将春天杭州城万物生机萌发的景象描写得生动细腻。五六句,则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西湖山上的景色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突出山势之高、之险。最后四句,从写景叙事立马转变到抒情上,通过时间的飞逝以及世事的变幻,将作者内心深处天地万物,唯我独尊的豪放之情喷发而出。整首诗充满豪放的气势,再一次将作者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鲜明地表现出来。

杭州美景,引人入胜。《南湖杂诗》这一组诗,共有八首,除第一首在西湖岳飞庙所作之外,其余七首,分别写于余杭地区不同的地点,涉及杭州地区景点,如九锁道、憩老树泉、大涤洞、石公坛、白鹿山、青檀山、金筑坪、桃花泉等不同的景点。其中最值得后人称赞的便是这首歌咏桃花泉的作品。著录如下:

灼灼夭桃花,潺潺流水涧。灵迹未灭没,凭眺来何宴。山椒狐兔嗥,原隙藤萝间。流吹荡空中,回飙起天半。濯缨负夙期,洗耳劳清兮。感彼升沉理,悟兹沧桑幻。愿从向长游,不学长卿慢。隐约玄豹鸣,参差云岭断。

这首作品,主要描写的是桃花泉的景色。桃花泉位于余杭的桃花岭境内,据康熙《余杭县志》记载:“桃花泉在龙洞西数十步。出石罅间,横注入溪。昔人每见有桃花片流出, 故名桃花泉。”[5]诗人在这首诗之中,将在桃花岭所见的“狐兔”“藤萝”等景物动态地表现了出来,同时,这首诗,作者巧妙地化用了“长卿慢世”这一典故。《世说新语》注引《高士传·司马相如赞》:“长卿慢世,越礼自放。犊鼻居市,不耻其状。托疾避官,蔑此卿相。”[6]司马长卿即汉代的著名的文人司马相如,十分的傲世,常常做出越礼之事,被后人所诟病。作者巧妙地化用这一典故,所表达的是一种淡泊、安然的处世之道。

(二)行旅之思

纪游诗往往以眼前所见自然之景作为歌咏对象,但大多数作品也会兼顾表现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行旅纪游诗多产生于“行旅”,往往是一种被动之“游”,因此,这类纪游诗往往以抒发诗人的主体情感为目的。汪光被的行旅诗多记录其行踪,路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其创作的主要内容,在其广泛的游历过程中,其内心的情感往往便被抒发而出。如《西山行》:

莲花峰下女当垆,解珮诗闻过客沽。斜抱银瓶背人立,金钗欲坠纤手扶。同游邓公颜半酡,倒著接行且歌。挑他薄怒犹如此,一笑春生奈若何。

此诗是汪光被使用七言所创作的纪游诗作,但形式较为特殊,共八句,一般人会误认为这首诗为七言律诗,实则不然。“七言八句”这一形式的古体诗,早在唐代就已出现。“杜甫的七言古诗现存141 首,约占杜诗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七言八句(56 字) 古体36 首,约占七古的四分之一。”[7]可见,汪光被采用“七言八句”这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前人的影响。这首诗,前两句写汪光被在西山莲花峰游玩,被莲花峰的景色所吸引,有个女子在此处卖酒,于是解下佩戴的饰物开始作诗,行往的过客都争相购买。三四句,则是清楚地描绘了莲花峰下卖酒女子美丽的模样,十分吸引人。五六句,写与作者同行的友人邓公醉酒微醺,一边走着一边唱着歌,画面十分怡然自得。最后两句,作者感慨人生,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发怒,一笑而过别人便无可奈何了。全诗通过西山之行,抒发了作者豪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又如《苏堤行》这首诗,诗人通过对于眼前美好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极富哲理性。

东风吹车出湖口,长堤蜿蜒势欲走。桥影凌空落彩虹,谷纹细剪沦漪皱。沦漪荡漾泛轻艖,忆昔繁华乐事多。晓起黄鹂啼碧树,夜深明月锁青螺。窅娘窈窕藏进屋,苏小风流还可续。万点红灯挂柳稍,攫瑜杂坐鸣丝竹。屈指流光能有几,乔木摧残刈桃李。不种芙蕖种菰蒲,苍茫烟雾生春水。晴日临流沽浊醪,渔歌四起风萧骚。惟余牧马陂前立,隐隐城头画角飘。书角飘起尽回首,坡仙一去山空秀。行人慎勿唱渭城,欲寄相思难折柳。玉烛重调幸太平,酒庐遥望绣旗横。六龙问道将南幸,草木欣欣亦向荣。

苏堤是西湖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西湖十景”之首,横穿整个西湖风景区。整首诗作将苏堤美丽的景色细致地描绘在读者面前,堪称一幅苏堤景区的全景照。通过眼前的景色想起了南唐时期著名的歌妓“窅娘”以及南朝的歌妓“苏小小”,表达一种对于岁月时光流逝的感叹。

(三)凭怀吊古

大多数纪游诗往往所要表现吊古伤今的普遍情感,汪光被所作的纪游诗也是如此。当诗人游览人文古迹之时,往往会联想到一些历史情境,因此,此类纪游诗具有鲜明的怀古伤今之意。这也成为汪光被纪游诗的一大重要题材内容。如《钱塘怀古》:

越峤逗青苍,海门蔽烟树。凤岭寻崔巍,江流势奔注。缅彼射潮人,千载有余慕。贤哉三太守,瘠土赖以裕。城郭绕清泉,万井人民聚。余力浚西湖,楼船镜里度。绿柳鸣黄鹂,回翔浴鸥鹭。华灯照绮筵,骚人竞词赋。盛衰各有时,名园走狐兔。松柏摧为薪,牛羊上墟墓。登陟扪残碑,剥蚀卒难睹。日月任推迁,寒潮自来去。沙汀帆樯飞,仿佛灵胥怒。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周围的多处盛景,抒发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此诗怀古之意显而易见,诗中通过对钱塘多处盛景的描写,转而联想到古代吴越王钱镠射潮之事,字里行间表现出对吴越王钱镠的追忆与思慕之情。最后,通过古今盛衰对比,表现出时间流逝之快,世事变幻莫测的一种自然与人生运行的规律。康熙年间,文坛上弱化了早期遗民诗人的那种充满悲愤慷慨的国仇家恨的情感基调,转而抒发对于历史兴衰与人生命运的思考。汪光被虽然历经明清两代,但由于其出生于明代天启年间,明清易代发生在其年少时期,因此,这种国仇家恨之情对其冲击相对较弱。因而,汪光被纪游诗中往往表达出这种强烈的怀古伤今的格调。

又如《过倪公介园亭》这首诗,采用五律的形式,将对于先贤倪公的怀念仰慕之情清楚地表达了出来。

吾爱倪高士,遗荣老薜萝。鹿门妻子在,燕市酒人过。丘壑容疏懒,图书足啸歌。松阴闻剥啄,遥忆是羊何。

倪公即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倪瓒。倪瓒家中富有,博学好古,因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汪光被经过倪瓒的介园亭,突然想到过去倪瓒在家与众名士交流的场景,内心表现出极大的向往与渴望。最后一句还运用了典故,所谓“羊何”是指泰山羊璿之、东海何长瑜两人,他们曾经与谢灵运、谢惠连以文为会,一同游览山水间,是魏晋时期的名士。汪光被整首诗一方面表达了对于倪瓒的怀念与仰慕,另一方面也表达与名士交游的渴望。

二、纪游诗的艺术特色

(一)工于白描

“白描本为绘画术语,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复勾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易呆板。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因取舍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故而白描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8]汪光被纪游诗作品中,写景与叙事多采用这种白描的手法。汪光被纪游诗多以写景状物为主,在描写自然之景的过程中,将这种白描手法运用到了极致。如《晚登北高峰》:

山川留胜绩,策杖独登台。乱级排空上,奇峰拔地来。云深樵路断,月落虎生哀。徙倚几忘远,披荆实快哉。

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汪光被夜晚独自登北高峰的场景,诗中重点写了北高峰的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将夜晚高峰的景色刻画得入门三分。“乱级排空上,奇峰拔地来。”这两句,巧妙地将北高峰山势之高、台阶排列之整齐呈现在读者面前。“云深樵路断,月落虎生哀。”这两句,更是整首诗写得最妙之处。作者巧妙地将视觉与听觉描写相结合,虚景与实景相映衬,将夜晚北高峰山势之高,云雾缭绕的景色刻画而出,宛如一幅登高望远图。此诗以白描手法直寻兴会,气韵浑厚,颇有唐人作品之韵。

除了写景上运用白描手法外,汪光被纪游诗在叙事上也很好地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舟次遇雪》就是一首运用白描叙事杰出的诗作:

归已岁云暮,维舟滩石间。曾水迷远道,飞雪满空山。野渡行人绝,烟波钓叟间。沿洄不觉夜,疑向剡溪还。

这首五言律诗,充分体现出汪光被诗作在叙事上的白描手法。作者在云垂迟暮、岁岁渐老的时分搭上回去的船只,所乘的船只在滩石间缓慢地驾驶。曾经进过的水面变得远道凄迷,突然大雪降临,满山都变得白雪皑皑。郊野的渡口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行人了,烟雾缭绕的水面上,只剩下钓鱼的老翁。顺着河流飘动,俨然已经不知夜晚已经到来,感觉船只是从剡溪返回而行。这首诗运用白描的叙事,将作者从傍晚到深夜在小舟上漂流所经之处,所见之景清楚地交代了出来,非常清晰。

汪光被纪游诗擅长运用这种白描的手法,这种白描的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诗歌的韵味。清初诗坛上,白描手法被多位知名的诗人所推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汪光被纪游诗的创作。如被誉为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便对白描手法十分推崇,“吴梅村好用书卷,而引用不当,往往意为词累。初白好议论,而专用白描,则宜短节促调,以遒紧见工,乃古诗动千百言,而无典故驱驾,便似单薄。故梅村诗嫌其使典过繁,翻致腻滞,一遇白描处,即爽心豁目,情余於文。”[9]可见,白描手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诗歌的韵味。汪光被的纪游诗善于运用白描,大大增加了其诗歌韵味。

(二)善于用典

用典作为中国古典诗词最为常见的手法之一,被历代的诗人所继承与发扬。有学者指出“清代由于处在中国社会的最末尾,所以诗歌所用典故涵盖的时代范围也最广,不但包含其前历代典籍,而且也包括清代本朝的文献”[10]。由此可见,清代诗人对于典故的运用往往已经达到集大成的地步。汪光被作为清初的诗人,也沿袭了前辈诗人诗歌创作中,对于典故的运用,其纪游诗之中,往往善用典故。

如前所述,汪光被纪游诗之中大量运用典故。如《苏堤行》之中“窅娘窈窕藏进屋,苏小风流还可续”这两句。又如《钱塘怀古》中“缅彼射潮人,千载有余慕”,这两句则是运用古代吴越王钱镠射潮的典故,字里行间表现出对吴越王钱镠的追忆与思慕之情。又如《过倪公介园亭》这首诗之中的“松阴闻剥啄,遥忆是羊何”两句,表达作者渴望与名士共游山水的情结。汪光被纪游诗之中类似的典故的运用还有很多,在这里便不再举例分析。

典故的运用大大增加了汪光被纪游诗的艺术性与哲理性。有学者指出:“文家用古事以达今意,后世谓之用典……所以使语言简而意赅也。故用典所贵, 在于切意。切意之典, 约有三美:一则意婉而尽,二则藻丽而富,三则气畅而凝。”[11]汪光被纪游诗作对于典故的运用,也正起到了这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三)意境悠远

汪光被作为清初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时诗坛创作风气的影响。清初诗坛,王士祯提出的“神韵说”占据了清代前期诗坛,成为当时文人创作争相追求的范式。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核心便是强调对于诗歌意境的营造。“渔洋论诗最重视的当为意境,可以说,‘神韵说’的核心内容就是关于意境和意境美的问题。”[12]王士祯在评价其叔兄东亭的诗《赋得扬州早雁》二首道:“二诗秀绝人区,神韵在文句之外。”这里便是指文句之外的意境才是其诗歌最为神韵之处。因此,王士祯的“神韵说”对于诗歌意境的营造与追求,成为当时诗坛诗人创作范式。汪光被作为清初的诗人,很自然受到了这种创作主张的影响。

汪光被的纪游诗特别强调对于意境的营造,由于纪游诗大多离不开意象描写,因此,往往借用所见“意象”来营造意境。如《和赞弓吴山遇雨之作》:

江城迢递楼台外,越水苍茫烟雨间。为客正当三月暮,行歌恰对一峰间。吹箫相国乘潮去,控鹤仙人弄月还。霁色未开天色晚,香车起处佩珊珊。

这首诗环境描写简短有力,通过“楼台”“烟雨”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悠远的意境,与好友赞弓一同在吴山游玩,心情畅快,挥毫写出“吹箫相国乘潮去,控鹤仙人弄月还”的佳句,了了数句便能够将汪光被此时心中的愉悦表达而出。

又如这首《过顾湛先故居》:

依然流水绕朱门,此日经过涕泪繁。多病终年惟药裹,故园无主少儿孙。牙签散乱遣书尽,花落参差落叶存。回忆山阳行乐处,黯然思旧欲销魂。

诗人一人前往顾湛先的故居,表达对于顾湛先的追悼与思忆,作者巧妙地运用“落花”“流水”“朱门”等意象形成对比,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意境氛围。

汪光被的纪游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成为其纪游诗一大重要特征,也成为其作品艺术性的所在。

清代诗歌是中国古典诗坛的最后一座高峰,汪光被作为清代顺康年间的诗人,其诗作具有十分高的艺术价值。但由于受条件所限,他的诗歌作品至今还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也缺乏对于其诗歌创作的系统研究。相信未来,随着新材料的发现,汪光被会越来越被学界关注。

猜你喜欢

白描诗人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最帅的诗人
王来文作品
“诗人”老爸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笔白描,写照传神
写给远去的路遥
白描先生为我刊题词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