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杀球动作中鞭打原理的应用

2021-12-22刘延宁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2期
关键词:杀球球拍羽毛球

刘延宁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1)

新时代,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在专业羽毛球运动比赛中,现有赛制加剧了选手间的竞争,比赛拿分难度逐渐变大。而杀球动作以其自身的优势,如速度快、力量大等,能有效帮助选手增加获得分数的几率,因此也成为教练和选手日常训练的一个重要部分[1]。为了更高质量地完成羽毛球杀球动作,也为了使速度、力量和耐力素质实现完美协调配合,鞭打动作成为体育界备受推崇的技术动作。在一些训练项目中,如何更好地发挥鞭打原理功能,便于基层教练和运动员更好地理解鞭打动作,成为摆在体育界面前的一大课题。

1 杀球和鞭打动作

1.1 杀球

杀球属于羽毛球打法中的一种专业性打法,主要用于进攻,它指的是羽毛球运动员面对来自对手的高球,通过高手位击球,从上往下,快速向前下方击出,将对方发来的球在制高点斜压下去。这种打法特点是球的力量大、弧线直、落地快,让对手在心理上产生一定压力,就算对手做好了接球准备,但在短时间内处理好这样的球,并将其转为进攻,难度也相当大,在比赛中高质量杀球是选手得分的重要进攻手段[2]。

1.2 鞭打动作

鞭打动作是在克服阻力或肢体位移中,肢体依次加速、制动,从而让末端关节速度达到最大的动作形式。羽毛球运动员要想使身体链条末端得到最大速度,从而更好地将球击打出去,需借助鞭打动作。为将鞭打动作技术发挥到极致,需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分析,需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如生物力学、运动学等,研究人体各关节运动变化及各部位协调配合情况,总结出影响鞭打效果的因素,再结合实际情况,找准应对措施,进而提升运动员整体素质水平[3]。

2 鞭打动作对羽毛球训练与比赛的影响

随着羽毛球竞赛规则改革,羽毛球比赛竞争更加激烈,得分难度变大,羽毛球运动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当前羽毛球比赛中,杀球以其力度大、速度快的优势成为后场得分的主要技术手段。如在2019全英羽毛球公开赛中,我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陈雨菲在后场中,就通过杀球直接压制对方,控制节奏,甚至直接得分[4]。杀球技术作为有效的得分手段,将鞭打原理更好地运用到杀球动作中意义深远。

一方面,提升训练热情。羽毛球训练本身是艰苦的,有时一个动作要经过日复一日,反复练习。通过研究鞭打原理,并将其运用到羽毛球杀球动作中,可以丰富羽毛球训练新思路和新方法。而丰富多样的训练方法,能极大地满足当前运动员对羽毛球的学习需求,将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进而让运动员更自觉地投入到艰苦训练中[5]。另一方面,增强整体球技水平。鞭打动作能有效帮助羽毛球运动员在挥臂中,充分借助脚蹬地力量,把力量传到身上,再依次转到手臂、手腕、球上。整个过程涉及的动作连贯且协调,能发挥巨大合力,鞭打原理无论应用到哪种杀球动作中,都将有利于提高技能水平。运动员灵活掌握力度和速度,杀球技能得到提高,在赛场上也会加快攻击节奏,让对手疲于应对,便于获得分数。

3 鞭打动作在羽毛球后场头顶杀球中的应用分析

该研究对3 名专业羽毛球运动员进行三维拍摄,分析其生物力学数据,重点对挥拍击球阶段展开研究,其他阶段不予研究[6]。

3.1 研究对象

选取体育学院3名羽毛球专业男性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后场头顶杀球动作,这3名运动员都使用右手挥拍,没有腰部或其他关节损伤情况,且测试前4天内没有进行大负荷训练(见表1)。

表1 测试学生基本情况

3.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取实验法,借助英国牛津计量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通过联网的Vicon MX 等设备构建三维运动捕获系统,实时捕捉3 名学生的位置姿态。采样频率为200Hz,测试过程要在学生头部、躯干、上肢、骨盆、下肢等关节粘贴Mark 球,为准确捕捉学生身上的反射光,实验地点安排在光线比较稳定的室内。需要注意的是,为减小实验过程测量数据误差,可指定一名测量员全程观察测量。为构建骨架模型,测量员要在粘贴标志点前,对学生身体基本尺寸进行测量,如下肢长度、肘宽、腕宽、掌厚等。

3.3 研究过程与分析

3.3.1 测试

当准备工作完成后,需先拍摄学生的静态标准姿势来建立静态骨架模型,然后让学生开始热身,以便熟悉、适应测试状态。测试开始后,需要受测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羽毛球杀球动作,目的是检测学生身上所有的点是否能被仪器完整识别,如均被识别,就对接下来的技术动作进行拍摄,频率为200Hz。

3.3.2 数据处理

借助Vicon Nexus 动作分析系统记录学生挥拍击球过程运动学数据,运用Excel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初级数据进行处理。

3.3.3 分析

羽毛球挥拍击球阶段是运动员从准备到结束的核心,运动员从开始移动到击球前所有动作环节的加速和移动都是为了击打出具有威慑力的球。击球时的技术动作会对最终击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击球点越高,击球成功率越高,而最大的击球角度是身体躯干、手臂在一条直线上。

(1)挥拍时间、距离、速度的特征

如表2所示,受测的3名学生挥拍时间和距离存在差异,其中马某某挥拍时间最长,挥拍距离最短,王某某挥拍时间最短,挥拍距离最长。挥拍距离能反映出受测者在击球前的回环运动是否充分,如果足够充分,才有可能积攒足够势能,并把这些势能作用到球拍上,最终击打出更具威慑力的球。当然,击球点高低和球拍的拍面,也会对最后的击球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表2 挥拍的时间、距离、速度特征

(2)击球时上肢各部分的速度特征

杀球击球动作属于鞭打动作,击球过程中,上肢各环节会依次加速、制动,每个环节间相互作用进而产生动量,再通过躯干依次传递,最后到达球拍。如果引拍时速度够快,那么下一阶段运动的肌肉就会得到快速拉伸,从而让肌肉能够有力收缩,引拍所产生的动量矩就会不断从下往上传递。此时,挥拍过程的肌肉会收缩发力,在不断传递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动量又得到积累、补充。在引拍的过程中,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急速下降现象,产生制动效果可以给挥拍阶段的力矩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再传到球拍上,加大挥拍速度,而身体各个环节产生的动量和速度将由下到上、由近到远传递,并逐渐递增,当传至球拍时,速度达到最大。

从表3 可以看出,3 个学生击球过程,都是从下往上发力,且逐渐加大,到达球拍时速度最大。发力过程先从蹬地开始,借助蹬伸把力量从下往上传至踝关节,再借助踝关节传递至肩关节,再带动大臂,依次是前臂、手腕,最后到球拍时速度最大,这是一个速度逐渐递增的过程,充分体现了鞭打原理。可以说,受测学生在击球过程的各个环节速度大小,也会对最终的击球效果产生重要影响[7]。

表3 击球时上肢各环节速度的特征(m/s)

3.4 结论与建议

分析可知,羽毛球运动员速度、力量和耐力的协调配合,是技术发挥的关键。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需强化体能,多练习后场头顶杀球技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快速移动能力。强化对身体各关节柔韧性和协调性的训练,尤其是腿、腰、臂、手腕等各关节动作的协调训练,争取在节约身体能量的同时,又能发挥出最大力量。除了上述因素会影响到鞭打动作的效果外,运动员身体疲劳状态、局部伤痛等情况也会对动作完成产生影响。

4 结语

羽毛球杀球是一项重要的进攻技术,通过杀球动作击打出去的球,力量大、速度快、弧线直,容易让对方措手不及。而鞭打动作通过身体各环节的协调,能够使击出去的球,速度更快、力度更大。因此,深入研究鞭打动作原理,可以帮助各教练员掌握杀球技术原理,并结合实际训练中出现的问题,适时调整训练方案。

猜你喜欢

杀球球拍羽毛球
名贵的球拍
羽毛球
基于TOPSIS+RSR法的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杀球质量综合评价*
中外羽毛球混双运动员不同区域杀球分布及效果研究
核心力量在羽毛球后场腾空杀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打羽毛球
关于杀球的一些术语
飞行的羽毛球
买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