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零售视角下的茶叶营销模式探索

2021-12-16□叶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零售茶叶产品

□叶 宜

(四川酒茶集团四川长江源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 宜宾 644000)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在人口基数与茶文化悠久发展历程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相对庞大的茶叶市场,使得茶叶生产营销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但在时代发展与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传统茶叶营销模式的不足愈发明显,因此在新零售时代背景下,从茶叶营销角度出发,构建贴合当下时代形势的茶叶营销模式,成为相关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1 传统茶叶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茶叶销售已成为许多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茶叶销售模式主要分为批发、会员、超市,以及特许网络销售等形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的茶叶销售模式不仅不能满足实际消费者的需求,还存在许多影响整体进步和发展的问题。传统茶叶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消费者需求呈现出不同趋势,消费水平有所提升。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茶产业的整体发展,使传统的茶叶销售模式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我国是茶叶大国。随着国家茶产业的发展,茶存量增大。据统计,东莞茶叶存量为30 万t,市场价值近千亿元,但营销模式相对滞后,许多茶叶没有得到有效的销售,大量未售出的茶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茶叶市场的发展。

2 新零售下茶叶营销发展

新零售业的出现,不仅为许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从茶产业的发展角度来看,新零售的出现为茶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并使茶产业可以更好地发展。新零售提升茶产业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国茶叶市场的库存巨大,茶叶店的茶叶库存都不少于50 万元,许多产茶省的茶叶储量不少数10 万t。如此庞大的茶叶库存是茶产业发展的商机,也是茶产业发展的困境。因此,新零售时代的到来,可以有效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茶产业发展。

其次,新零售茶产业可以将无偿需求转化为实际消费[1]。因此,在新零售中,消费者不必离开家就可以购买茶叶,在线购物功能操作便捷,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促进整体发展。

2.1 明确消费需求,树立茶叶品牌

在健康意识逐渐普及的情况下,茶叶消费人群越来越年轻化,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不同群体的消费观念有所差异,使得茶叶营销需要考虑的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例如茶产品消费环境、茶产品包装以及茶产品口感等,均对茶叶营销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基于新零售环境对茶叶营销的影响,因从品牌化角度入手,借助各信息平台收集、整理的各项数据信息,掌握年轻群体的茶叶消费倾向,结合市场实际需求,从产品包装样式、消费环境布局设计以及产品核心理念等角度出发,及时进行更新完善,以促进茶叶营销形成品牌化。

在各类媒体与信息渠道愈发丰富的形势下,推出茶叶品牌能够吸引或挖掘更多潜在消费群体,并借助信息平台强化品牌效应,实现品牌高效传播,为茶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也便于生产营销者借助品牌设计推陈出新,拓宽市场营销渠道[2]。

在此基础上,除年轻消费群体外,针对中老年消费群体应注重茶文化及茶产品自身的功能性,建立或完善产品品牌文化,强化营销成效。

此外,应及时针对茶产品品牌进行推广引流工作,以此提升品牌辐射范围,为新的营销模式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并借此将品牌的核心观念渗透至茶产品的受众人群中,结合茶产品内容不断更新完善营销方式,进一步提升营销成效,并为营销者整合资源,提供新的营销经营思路,便于其从品牌角度出发,重构营销策略。

2.2 改造茶叶产品,构建标准化模式

茶产业的发展以非标准化为特征。首先,根据新零售的前景开发茶营销模式;其次,需要改革茶产品的标准化,以促进茶产业更好地发展。茶产品的标准化不仅体现在包装上,还体现在种植、生产和运输等方面。

基于茶产品营销市场环境,统一有效的产业链模式便于营销者降低各环节的意外损失或额外成本支出,便于其执行新零售模式下的营销策略或计划,并在标准化模式指导下,降低部分营销风险。同时,标准化模式为相关部门整治部分茶产品营销乱象,落实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此外,标准化的茶产品操作必须确保茶产品的健康功能和舒适性,以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2.3 构建线上线下协作模式,促进信息化发展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项信息资源与设备愈发普及的情况下,电子商务是茶叶营销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基于茶叶消费者自身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茶叶营销在电子商务发展历程中应通过合理构建线上线下协作的模式,发挥茶叶生产中产地直销等优势,促进茶叶营销转型[3]。因此,在新零售背景下,应借助大数据或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建或完善基于电子商务的茶营销模式,并在营销过程中结合营销利润、成本支出、经营风险等数据信息,不断更新完善该模型框架内容,促进茶叶营销信息化发展。同时,针对茶叶营销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呈现的问题,例如信用体系待完善、行业环境缺乏统一规范等。

茶营销模式借助电子商务时,面临电子商务环境与茶叶营销发展不匹配的窘境,以及消费者流失的风险,并增加了茶叶营销的运营成本支出。因此,应从新零售业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强化与物流运输的沟通联系,维护电子商务下的茶叶营销产品质量,并通过线上信息平台收集各项反馈信息,以此完善营销形式或茶产品,逐步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还可以通过利用直播或线下体验的形式,使消费者近距离了解茶叶产品,进而借助在线平台对产品进行推广,利用消费者的评价内容吸引其他消费者,并以此降低恶意竞争对茶叶营销的影响,便于生产营销者借助线上线下模式拓宽营销渠道,可以在线上平台直接购买产品,并将产品及时交付到指定地点,降低地域环境条件对茶叶营销的影响,此模式还可以加快循环速度并扩展产品效果,有效解决传统茶叶营销的局限[4]。

2.4 更新营销观念,提升专业水平

茶叶营销者作为茶叶营销的主体,其综合素质水平决定了茶叶营销的实际发展前景。因此,可借助信息资源及时补充茶叶营销最新专业知识,借鉴茶叶营销案例,以此为基础,通过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整合行业信息与自身茶产品营销情况,全面分析茶产品优势,进而从新零售视角出发,及时调整或完善茶叶营销模式,为整体营销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基于新型茶叶营销模式对营销者自身素质的要求,例如品牌效应、线上平台构建与运营、市场调研等均需要营销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人是任何行业的关键角色,基于新零售角度开发茶叶营销模式,线上平台和线下体验都要发挥充分的作用,因此茶叶营销者需要强化各方联系,以此确保生产、运输、储存、营销、供货等环节能够顺利运行,进而确保茶产业的平稳发展。

在此基础上,可借助线上线下综合形式,开展茶叶营销交流分享活动,便于营销者借助群体智慧与思维,拓宽自身营销思维,进而从整体营销角度分析各项茶叶营销转型优化操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营销者应关注地方相关政策、税收内容,以此借助地方政策扶植优势,综合提升茶叶营销的经济效益。一方面,营销者可借此提升自身对地方营销环境的认知水平,以此审视自身营销模式的合理性,使经济利润最大化,为茶叶营销发展创造有利条件[5]。另一方面,可借助地方文件与地方信息平台,改变以往茶叶营销者自身文化素质或营销经验参差不齐的局面,促使茶叶营销发展。

在此基础上,提升优秀营销人才的自身素质,其开展的茶叶营销活动质量也能随之提升。同时,在地方组织管理下,营销者可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实践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技能素质,营造良好的茶叶营销环境。

3 结束语

基于茶叶消费市场环境变化,为促使茶叶营销能够在新零售环境中维持自身的经济效益,实现长远发展,应通过树立茶叶品牌、构建线上线下协作模式、更新营销观念等,促使茶叶营销整体转型升级,以此为其创造良好的营销环境,也为我国茶叶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为相关经济作出一定贡献,综合提升茶叶营销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零售茶叶产品
《茶叶通讯》简介
门店零售与定制集成,孰重孰轻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新零售咖啡”前景几何?
美妆零售新玩法! 化妆品市场现新零售模式
今年春节新兴消费亮点纷呈——2018年新零售走向
香喷喷的茶叶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便携式茶叶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