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智慧农业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及对策

2021-12-16郝江涛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传感器智慧农业

□郝江涛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使命,也是全面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关口,巩固并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及智慧农业转型,让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高速运转,是关系到全局正常运转的重大问题,需引起全党高度重视。

1 智慧农业发展背景及基础构成

农业发展史包括4 个阶段。第1 个阶段为1.0 阶段,以体力及畜力为主;第2 个阶段为2.0 阶段,以农业制度改革及简易机械为主;第3 个阶段为3.0 阶段,以信息技术及生物技术为中心;第4 个阶段为4.0阶段,以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为核心。

农业4.0 已成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无人化及智能化普及度越来越高,应用了云数据、精准化等策略,因此农业4.0 被称为智慧农业。在从种子培育、收获、生产到销售的一整套产业链中,智慧农业用到了各种先进、核心及辅助技术,比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传感器、云数据、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

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智慧农业将农业技术与农业系统高效对接[1]。以技术结构及功能进行划分,农业物联网系统主要包括感知层、应用层和传输层3 个不同的层面。

感知层主要采集关键信息,包括基础工具及数据获取手段,比如气象站、传感技术、遥感技术及自动识别技术等。其中,关键信息通常指农事操作数据以及家畜、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环境数据。

传输层的作用是接入并传输信息,是系统核心通信枢纽。感知层得到信息后,利用无线或有线手段传输给应用层,应用层接收到信息后执行操作命令。

应用层包括智能控制、决策支持及云计算3 个系统,对得到的数据信息深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创建模型并设计运作方案,有助于对农业系统展开精准科学控制并作出正确决策。

由此可以看出,智慧农业属于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2],以获取有价值数据并充分利用为运作基础,通过融合实施主体、先进技术及云数据等创造价值,实现科学决策及精准、智能化操控,为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智慧农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2.1 数据方面

2.1.1 获取农业生产数据成本偏高

对农业生产经营来说,智慧农业代替了传统感性及模糊的经验决策,使决策变得更加科学[3]。农事决策通常以地块作为基础单位。智慧农业技术使用的决策数据一般为农户层面及地块精准刻画,可以对不同地块精准决策。

一般来说,地块数据指的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一系列环境数据,比如肥力、湿度以及温度等;农户数据指的是与农事活动有关的一系列数据,比如农作物播种、日常管理及农作物收获等。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以分散经营为主,整体运作规模偏小,细碎化较严重,因此获取以上数据时往往需要付出很高成本。

经营主体行为在获取数据时通常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信息数据来自农户个人报告,因此调查需耗费较长周期。一般情况下仅调查1 次,且所得数据可靠性及客观性无法得到保障。

2.1.2 数据融合与挖掘在技术上遭遇难题

农业系统主要包括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前者的运作基础是各种生产活动,后者的运作基础是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物质正常能量循环。在农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除对农业系统进行全方位刻画外,更要对多元化数据进行有效融合。农业系统数据跨度大,基础结构较复杂,信息来源广泛,给农业数据日常融合及融入智慧农业技术带来巨大挑战。

农业数据通常包含数量庞大的音视频及文本等重要数据。近几年,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非结构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4]。在整合农业数据时,联机分析的传统处理模式已不再适用,需要设计更先进的统计分析模型。这就要求引进更多与设计有关的高新人才,并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2 技术方面

2.2.1 硬件及软件技术较为滞后

目前,国内农业传感器技术相对比较滞后,无法适应农业物联网庞大的现实需求。在农业物联网运作过程中,传感器相当于“神经末梢”,是获取数据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传感器技术起步较晚,底子相对薄弱。国内传感器没有很好的稳定性及精准度,超过1/2 的核心元件需要从西方国家进口,严重制约着农业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

2.2.2 智慧农业系统面临网络攻击风险

作为比较复杂的物联网系统,智慧农业面临着网络攻击的巨大风险。首先,面临数据信息攻击的风险,包括数据泄露、虚假数据植入及内部人员作假等。如果虚假植入土壤湿度信息,很可能导致灌溉量过大。其次,面临网络设备潜在攻击的风险,主要指阻塞干扰无线及有线通信设备频率。一旦在软件里面植入恶意非法程序,利用“僵尸”设备向系统发起攻击,互联网资源将被过度消耗。再次,面临设备侧信道信息泄露引发恶意攻击的风险。最后,面临供应链遭受攻击的风险。供应链包括农作物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其中都要用到物联网技术。任何环节遭遇网络攻击,都有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引发严重的连锁反应。

3 加快智慧农业转型的决策与建议

3.1 通过大数据立法,创建健全数据要素,不断完善有关制度体系

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农业生产经营利润分配机制,使农业参与主体更加积极主动,在此基础上获取精准数据。近几年,国家对大数据立法越来越重视,数据及个人信息安全方面越来越完善。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定法规体系时,要全面保护农户隐私数据,考虑农户非隐私数据的开放性,鼓励广大农户及企业将有关数据资源充分应用在农业技术研发上,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全面推动智慧农业顺利转型。

3.2 软硬件手段相结合,打破获取数据的技术瓶颈

农户以及地块有效数据采集主要依靠区块链及传感器等技术设备,因此在管理上需不断完善技术并加大应用力度。通过传感器对生态环境数据开展持续监测,对农户个人生产行为进行客观记录,获取化肥使用量、使用频率及使用时间等数据。在工艺研发方面,加大资金及物力投入力度,全面提升设备精准度,不断升级传感器技术,降低成本。

在农业生产核心数据库应用区块链技术,以账本式记录为主,包括与农业生产及多样化数据有关的各项信息。在运行过程中务必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正确引导农户参与并分享信息数据。

3.3 通过先进算法与技术代替人工操作,全面降低网络攻击风险

目前,区块链农产品面临潜在网络攻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通过先进算法与技术代替人工操作,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数据采集及整理速度并及时上传。可与智能合约有效融合,减少交易繁杂环节,有效避免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网络攻击。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应用机器及人工设备,全面提升智慧农业技术操作网络安全性。具体来说,以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的计算方法,可对系统安全性运作指标进行不间断监控,一旦出现任何异常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全面降低遭遇网络攻击的风险。

3.4 培养更多智慧农业科技人才,积极研发决策模型及软硬件设备

首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提升经营主体网络认知水准,通过在线方式对农民进行智慧农业教育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农民应用智慧农业技术的综合能力。其次,制定一套完善的智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在行政、管理、技术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吸引更多全能人才。再次,鼓励涉农高校积极开办云数据及农业专业课程,吸收人工智能、IT 技术等专业的核心人才。最后,加大与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研发智慧农业决策模型及软硬件等先进设备。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农业现代化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同时面临着巨大挑战。智慧农业融合了实施主体、云数据及先进技术等要素,有助于高效、科学地作出农业决策。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普及智慧农业,成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在智慧农业转型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各种潜在问题,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机制,加大软硬件基础的创建力度,培养并引进涉农高科技人才,全面降低网络运作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风险,为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传感器智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康奈尔大学制造出可拉伸传感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氧传感器的基本检测
简述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三)2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