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1-12-16王汾俐宋清华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山西省农产品绿色

□王汾俐,宋清华,王 军

(烟台南山学院 山东 烟台 265713)

1 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绿色农业,构建美丽农村,提高地方整体经济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从经济方面考虑,发展绿色农业有助于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区域经济长远发展。从生态环境角度考虑,绿色农业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对土地的科学规划,有助于当地农业稳步发展[1]。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提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

2 山西省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稳定的经济基础,为绿色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山西省植被覆盖广泛,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环境污染严重,急需解决生态问题

随着农业种植技术进步,化肥施用越来越普及。种植过程中对化肥的施用,给土壤和动植物带来不利影响。一些村民对化肥施用后产生的垃圾没有放回指定位置,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伤害[2]。工厂排放出浓烟,厂区周围尘土飞扬,对煤炭的开采使地质结构发生变化,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对粮食种植乃至植被生长造成阻碍。

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水平,但造成了环境污染,打破了生态平衡。由于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多地出现了灾害性天气,这些灾害天气对种植造成了很大阻碍。环境是绿色农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环境污染问题。

2.2 资金投入不足

发展绿色农业是一个长远、复杂、综合的工程,实施成本高,风险大。在实施前、执行中、评估及改善调整中,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不平衡和周期性不稳定的特点,对市场的预测不准确,对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预测和现实结果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农户对农业资金的投入缺乏准确标准。

农业发展受到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影响,导致企业和金融机构对于农业投资力度不足。在缺乏资金和其他支持的情况下,很多地区农业发展只能依赖于政府补贴。

2.3 品牌意识薄弱

品牌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彼此进行沟通的隐形通道。生产者可以通过品牌使购买者认识到产品的特点,顾客则通过对品牌的信任从而选择商家的商品。品牌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最重要的考虑依据之一。品牌是农产品的“名片”,好的“名片”可以使消费者记住这个产品并再次选择这个产品。

农产品品牌有助于农产品进入市场且使商品有独特的优势,带动产品销售,进而提升经济效益。当前,山西省没有著名品牌商标,汾酒、陈醋等是山西省比较出名的产品,但品牌影响力较低,关注的人不多。山西省农产品品牌种类少,且知名度较低。

2.4 观念落后,技术水平较低

绿色产业发展依赖于先进技术指导和新型理念支持。山西省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而通常大学生和年轻人才选择比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在山西省生源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优先选择在大城市工作,很少选择回本地发展,即使回到本地发展,也很少选择农业。大部分人认为农业工作不稳定且不体面,导致农业人才流失严重。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拼,留在本地从事农业工作的多是老年人。

绿色农业发展需要具备先进的观念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先进技术和新颖思想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解决一些专业性问题,利用科技带动区域产业化发展。山西省农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很低,缺乏专业知识,无法解决绿色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限制了山西省绿色农业的推广与发展。

3 山西省发展绿色农业的措施

发展绿色农业应以保护环境为基础,打造农产品特色,塑造品牌,形成自然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3.1 构建绿色生态区,强化环境治理

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前提。应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构筑现代化绿色生态区。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在化肥选择方面,应施用有机及无害的肥料。在没有替代品肥料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减少化肥施用。可以多选择动物肥料等,以改善土壤,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对于化肥污染严重的土地,可以建立专业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污染土地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选择适合该土地的药物,种植适宜该土地恢复的植被,减少化肥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严查无证经营且有重大污染的工厂,避免选择重污染工业项目。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并对排放污染物进行生物处理。

3.2 拓宽绿色农业的融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前提。农业具有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且自然风险因素不可控,导致资金筹集成为难题,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发展绿色农业不仅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还需要先进的科技和设备。

发展绿色农业需要社会监督。政府应明确支农资金投入的金额以及范围,充分发挥公众监督和媒体宣传的作用,使更多人认识到发展绿色农业的好处和政府对于绿色农业的支持。及时调整不合理措施,鼓励社会团体对绿色农业进行投资,拓宽资金来源。

金融机构可以删减融资程序中的不必要步骤,必要时可以设立专门的咨询通道。应提供多种融资方式,降低绿色农业的金融扶持门槛,对于绿色农业项目实行低利率借款服务,解决借款难的问题。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导致农产品收成低时,政府可以对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如果自然灾害对农产品造成的影响很大,政府可以帮农户给银行还款。

3.3 打造特色绿色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市场推广应先对农产品进行全面了解,找到适合该产品的定位。品牌推广需要从了解该农作物的自身特质入手,发现产品优势并作为亮点进行宣传。

山西省可以从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进行研究,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平台,走农产品高端化发展路线,提高农民收入。山西省蔬菜、杂粮等属于纯天然食品,应把产品与地区特点结合起来,与知名企业合作,获得无公害、无添加剂的有机食品认证,建立山西省绿色农产品品牌。

有条件的个体户和企业,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搭建数字化农业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销售。

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需要严格把关各个环节,施用有机肥料,选用无公害生物技术,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必须施用化肥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科学施肥。

绿色农产品不仅要在质量方面严格把关,在产品包装方面也要不断更新。绿色农产品使用的包装应做到新颖、材料环保、吸引消费者“眼球”并使消费者感觉安全。

3.4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普及先进技术

绿色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应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可以把农业技术人员送入农业高校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以便于对农民进行专业指导。可以通过广播、发放宣传手册等传播农业知识,使人们认识到农业行业的“热门”与从事农业行业的必要性。

农业技术人员要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熟悉农业专业知识与相关常识,具有扎实的农业实践技术,有超前的农业发展眼光,具备良好的管理经验。下乡支农的大学生或专家应开展面对面教学。对于很难理解的内容,也可以录制视频,便于农户自行学习。

在农产品种植方面,新型肥料对人体健康危害低,对土壤危害小,提高了人们对农产品的信任度,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使用先进技术,缩短了农产品生产周期,缩小了人们需求的常年性和农作物不平衡的周期性之间的矛盾,使农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山西省农产品绿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绿色低碳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