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农村电商发展状况研究

2021-12-16张晓梅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物流农产品电商

□张晓梅

(青岛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1 青岛市农村电商发展概况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应该充分利用国际电商服务平台,让更多优质绿色农产品快速进入市场,进而带动更多农民创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我国农村电商行业飞速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提升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服务质量,改善农民日常生产生活条件[1]。青岛市持续推进农村电商行业发展,推动了农村新型实体电商产业与农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目前,青岛市农村电商综合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各乡镇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将精准扶贫、增收致富、创新创业与电商发展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电商有序发展。近年来,青岛市农村电商发展迅速,淘宝村和淘宝镇的数量大幅增加。

2 青岛市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农村电商的核心任务包括工业品及服务下行、农产品上行及农村资源开发[2],电商商务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在农村市场中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是有效促进当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持续、稳定提高的一种重要有效的劳动方式。近年来,在电商的推动下,农产品的销售形式发生改变,原产地直销、带货直播等新业态层出不穷,很多农民把乡间、大棚变成了直播室,一些领导干部变成了实时在网络销售的“带货主播”。

2.1 物流服务体系薄弱

农村电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这是当前制约我国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互联网信息普及率远远低于城市。省、县、乡基本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但农村信息传输在进村入户环节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堵塞”。在电商运行过程中,派送为重要环节。就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物流和派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存在。由于农村地区村落分散,订单较少,直接配送到各个村落的物流成本相对较高[3],大部分农村物流产品只能派送到乡镇,而农村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薄弱,物流输送往往不及时,派送范围达不到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要求。

2.2 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整体经济及人们的文化素养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其接受新知识以及各种信息的能力,对农村电商的接受程度普遍不高。农村企业电商的快速发展需要商品经营推广、艺术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及企业客服、物流和商品仓储人才,但当前的人才不足。

2.3 产业化水平较低

相对于传统工业品原料供应链而言,农产品原料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信息网络化集成程度较低,原料供应、辅料加工、仓储物流、产品销售以及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网络集成度不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更加突出,例如有的食品集团因下游包装企业衔接不畅,导致奶箱无法及时供应,进而影响了牛奶的运输和储存;有的大型蛋鸡养殖场受下游食品加工企业复工问题的影响,积压了大量库存,出现了产品滞销等现象。

2.4 法律问题的困扰

农村电商交易存在产品售价和质量的法律风险。首先,大部分农村电商的经营者是个体农户,农产品生产量小且分散,难以实现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导致农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其次,一些经营者缺乏道德意识,以次充好,恶意提价,无法保证出售的商品符合标准要求。再次,个体农户和农民合作社不需要对经营者信息进行登记,只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销售即可,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2.5 行业“领头羊”较少

农村电商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撑,还需要行业技术带头人的积极推动。有学者认为,在推动发展我国农村电商的众多直接影响因素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是我国农村企业电商的示范品牌效应及农村电商服务创业者强大的内生竞争力量[4]。目前,农村电商行业的“领头羊”较少,许多大型企业相继发展出农村电商主营业务,但大多数企业只是单纯跟随国家的政策方针稳步发展,出现经营形式过于雷同、企业无实际经营业绩的现象。

3 推动青岛市农村电商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

各市(县)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镇、村3 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三网协调统一,扩大5G 网络覆盖面,升级宽带网络技术,满足农村电商发展对网络设备的要求,建立全链条的物流服务体系,将物流管理模式转换为智能物流,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提高物流统筹的信息化能力。建设冷链专属运输物流体系,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中心的运输功能,加强乡镇物流站建设,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3.2 培育农村电商专业技术人才

注重培育农村电商专业人才,为当地农村电商产业的繁荣发展供充足的人才资源。有关部门应举办农村电商专业培训班,安排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以及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讲座活动,教授电商基础知识,提升从业能力,培养一批具备较高文化水平和信息修养的新型农民。

发挥县级和农村电商综合公共服务信息中心和阿里、京东、苏宁等服务平台的龙头作用,开展农村标准化产品及知识产权培训,促进乡村地区农产品市场销售服务品牌化[5]。加大农村电商行业文化传播教育力度,让大学生村官、农村年轻人、有经验的政府工作人员都能知晓农村电商的变化动向,踊跃参与到农村实体电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推动我国农村实体电商健康快速发展。

3.3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大农业投资力度,加强农产品物流分拣、加工、包装、预冷等物流设施项目建设,补齐当前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建设短板。政府应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协调一二三产业,积极寻找多渠道发展方式[6]。探索“电子商务+合作”扶贫模式,采用新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零售途径。随着网络的普及,农民可以在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等媒体上回答客户的提问,增加订单。借助各种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农村电商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特点而变化,找到合适的战略模式,抓住机遇,利用条件创造优势,解决以往开发过程中的不足,实现快速发展。

3.4 健全农村电商监管体系

不断完善电商交易过程中的法律条例,提高销售人员在买卖过程中的法律观念。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权益,防止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政府应该加强管制,按照法律条例举办电子商务活动,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要不断加强对卖家、消费者、运送、平台的监督管理,净化发展环境。树立信用观念,提高经营者的信用观念和法律观念,建立信用审查评级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对非法网络商品交易的安全监管。坚定“政府提供发展环境,企业创造社会财富”的理念,严格电子服务管理程序,改善经营管理环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优惠政策,指引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3.5 培育行业“领头羊”

转变产业引导方向,从传统的跨境电商人员培训、门店室内装饰、场地设施搭建等逐渐转变为鼓励企业创新。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确定研发型电商企业的发展重点,从而提升电商服务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生鲜企业、农资企业,或是产品输送、农产品冷链生产、县域新零售等多个行业中筛选出一批具有企业自主性和原创性技术创新开发本领、研究成果开发创新本领、市场整合经营和管理创新本领的成员,成为农村生鲜电商行业领袖和“新零售”企业的领头团队,对这些企业团队的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培养一支专业电商经营管理团队,提高企业研发技术创新能力,树立电商行业的竞争标杆,带动农村实体电商形成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4 结束语

青岛市农村电商企业应通过盘活“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农村优质农业生态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农村电商精英投身农村电商,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将电商业务中产生的盈余用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抓住发展时机,优化农村电商发展基础,推进农村实体电子商务产业与农村特色产业统筹发展,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猜你喜欢

物流农产品电商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