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经验对广西的启示

2021-12-16唐琼琼唐木丁

山西农经 2021年9期
关键词:广西农产品融合

□唐琼琼,唐木丁

(1.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 桂林 541000)

2015—201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紧紧围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样才能构建高质量的乡村产业体系。近年来,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趋势总体良好,全区各地通过各种方法积极探索实践,但是仍然存在利益协调机制不畅、服务业发展滞后、配套措施建设和政策不足等问题。本研究主要借鉴日本、韩国和荷兰等国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寻找适合现阶段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1-2]。

1 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近年来,依据中央的相关政策支持,广西立足农业基本情况,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推动现代农业种养与加工流通,助推一二产业融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先后印发了《广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广西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发展规划(2018—2022 年)》《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促进农村农业与加工产业融合的政策。2019 年广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 900 余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其中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41 家、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58 家。全区于2020 年底建成了100 个各级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打造了一条极具现代化的粮油、蔗糖、现代中药、果蔬、水产品、畜禽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1.2 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推一三产业融合

广西依托政策推动农业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有效治理相结合的发展契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创建了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农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了高层次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20 年,全区共创建了41 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4 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63 个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例如南宁市上林县清水河鱼王生态农庄特色农业观光园、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新国美丽休闲乡村、桂林市阳朔县遇龙河山水休闲农业示范点等。推行星级乡村旅游地区评比以来,已经发展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1 600 多个。

1.3 积极创建农业产业园示范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广西获批创建了横县茉莉花、来宾甘蔗、柳南区螺蛳粉、都安县肉牛肉羊4 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横县茉莉花年产鲜花超过6 万t,占全县的60%,其种植面积超过0.4 万hm2,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已经达到2.53 万hm2,覆盖了3 个乡镇;来宾甘蔗种植面积1.33 万hm2、柑橘0.3 万hm2,以甘蔗和晚熟柑橘为主导产业,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达到1.81 万hm2,覆盖了5 个乡镇,形成了“一轴、两园、三区”的产业园布局;柳南区建成了螺蛳粉原料加工研发中心和田园人才实训、数字化农业生产等基地,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达到4.86 万hm2,覆盖了3 个乡镇,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新发展模式;都安县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达到6 万hm2,覆盖了6 个乡镇,年可屠宰肉牛10 万头、肉羊30 万只,建成了广西首条牛羊屠宰、分割、深加工生产线。

2 国外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实践经验

2.1 完善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法律法规

韩国有《农村融复合产业培育与发展支持法》《农业、农村及食品产业基本法》《农渔业经营体培育及支持法》《农民等非农业收入支持法》等国家支持和指导农业发展的法规,还有专门针对特定地区的《农村融复合产业培育及支持条例》《激活城乡间交流支持条例》等因地制宜的条例;日本有《农工商合作促进法》《农业主导型六次产业化准备工作实施纲要》《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六次产业化白皮书》等重要文件,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后勤保障[2-3]。

2.2 重视创新科技,构建高效农业产业链

荷兰通过将机器人、节能温室、生物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融入到农业产业领域,不仅发展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了“从农田到餐桌”的高效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日本通过把新技术植入到产品中,利用产品创新创意设计,在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延长了产业链,发展了六次产业。

2.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凸显地区特色

从2004 年开始,韩国根据《城乡交流促进法》建设了很多体验休养村,大力发展农耕体验、养生养老、休闲度假、现代农业园区游等多形式的旅游项目,很好地把农村旅游业与金融、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融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农村三产协调发展,还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荷兰将农业产业与旅游观光、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将高超的创意设计融入农产品中,大力发展创意农业[4-5]。

2.4 注重保障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

日本为了确保农、林、牧、渔从业者的利益,走以工带农、以商促农、工农商合作的发展道路,甚至不惜降低总体产值效益,明文规定农业融合发展中工商资本占比不能超过49%。韩国为了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特别注重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对农产品企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家庭农场和农协等签订的农产品收购合同都明确规定了收购价格,以保证合作关系稳定发展[6-7]。

2.5 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大

日本对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提供了专项资金补助,例如购买加工设备由财政补贴50%;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涉及的销售设施直接补贴33%;如果农协建立直销店,各种设施甚至包括土地购买,由中央政府补贴50%、地方政府补贴25%,农协只需要承担不到12.5%的投资;对于企业和农户在开发新产品或者开拓新销售渠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服务和销售设施,财政补贴33%;对于农田基础设施和田间道路建设,政府承担80%的费用;通过设立六次产业发展基金和配套资金进行直接投资。韩国不仅设立了农村三产融合的专项资金补助,还出台了许多关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技术服务和农业支持保护等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3 启示

3.1 根据颁布的发展规划,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

在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根据资源禀赋、地区优势与特色,建立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相适应,为农村产业新形态的有序发展提供有效监督和约束。

3.2 鼓励乡村旅游区参与质量等级评定,拓展农业功能性旅游

广西虽然颁布了《广西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管理办法》,但并未对等级评定给予政策鼓励。可借鉴国外经验,对评定为三星级以上的乡村进行财政补贴,例如对达到三星级标准且每年开放一定时间的旅馆或者民宿提供修缮补贴;对加大对休闲农业、会展农业、创意农业等星级地区的投入,免费提供信息、科技等精准服务,拓展农业功能性旅游。

3.3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吸引科技人才入园

应鼓励高校、科研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示范园中组建科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试验站或基地,成立专家团队,在示范园中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为农民和合作社提供个性化指导和创意设计服务。

3.4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应鼓励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个体工商户等兴办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让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资本入股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方式,创新农业融合过程中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有效促进农产品流通以及农户与市场的产销衔接。

3.5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设置融合发展专项基金

加快农村地区的网络通信、仓储物流、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比例和农机化、农业信息化程度,促进农产品高效快捷流通。建立统一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和涉农领域扶持政策,从政府财政中列支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基金,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为农业三产融合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

猜你喜欢

广西农产品融合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广西贵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广西戏曲》
融合菜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融合》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