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培育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路径的探索

2021-12-07广州市白云区新市中学谭启鹏

师道(教研) 2021年11期
关键词:白云区培育劳动

文/广州市白云区新市中学 谭启鹏

培养劳动习惯是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培育劳动习惯课程资源的开发直接影响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对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调查,针对区域中小学劳动习惯现状和存在问题,坚持培育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原则,提出区域培育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开发应用。

一、基于“主动做”劳动习惯课程资源开发

培育中小学生“主动做”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家庭劳动资源,学校要制定家校合作计划,将学校学习劳动知识和家庭劳动技能训练结合,指导家庭劳动资源的开发。根据小学和初中年龄特点不同,开发的资源也有所不同。小学低年段着重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项目,“自己的是自己在做”;小学高年段着重分担日常项目家务项目,“家务事情大家一起做”;初中阶段着重独立完成日常家务项目,“家务事情我来做”。

课程资源以任务清单加以明确,比如小学生“主动做”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任务清单(表1)。

表1

初中阶段的学生独立性加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选取资源,才能取得效果。白云区新市中学根据《广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发了广府文化、传统节日、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开发课程资源,比如初中生“主动做”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任务清单(下页表2)。

表2

激励评价是课程资源应用的有效方法。小学阶段采取“成长存折”的方式,按周记录劳动情况,按月进行积分,按积分梯度蓝、黄、红章进阶,巩固劳动习惯。初中劳动课程资源的应用与小学不同。单纯以表扬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会更持久有效。因此表扬、比赛、分享成为他们“主动做”的三大动力。

二、基于“合作做”劳动习惯课程资源开发

“合作做”的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需具备同一任务,需多人协作完成的特点。劳动项目可划分不同的岗位,指定具体的任务、设立评价标准,在重复任务时可作轮岗体验。培育“合作做”课程资源的应用首先要建立“捆绑评价”机制,突出集体成绩,人人享有;其次要建立轮岗制度,体验换位思考,人人重要。具体资源可分为校内资源、家庭资源、社会资源三类,其中,校内资源包括清洁轮值、班级墙报、校运会后勤等,家庭资源包括节日家宴合作、家庭大扫除、端午包粽子等,社区资源包括市场调研合作、老人院服务合作、花市摊位合作等。

三、基于“安全做”劳动习惯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学校可利用“安全教育平台”的教育资源、媒体报道的劳动安全事故案例资源,按照用火、用电、用刀、用油,暑期工,疫情下安全劳动等分类,形成校本“安全做”劳动习惯培训资源。通过案例资源的学习、反思,促进“安全做”习惯的养成。

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安全教育的现实资源。

物品整理是培育“安全做”劳动习惯的基础。坚持培养学生按序整理书籍、分门别类整理清洁工具,按照要求摆放实验药品,开展整理比赛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条理性和“安全做”劳动习惯。

安装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是安全操作的提醒,明确了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是劳动安全的保证。煤气炉、热水器的使用说明书、化学药品使用说明书,实验器材使用说明书,以及区域内一些企业的生产工具说明书都是培育学生“安全做”的劳动习惯的重要的资源。

调查显示,区域内农民子弟工学校学生的安全劳动的习惯与其他类型学校学生有明显差异,并且差距来源于家庭安全教育。因此,区域内农民子弟工学校应重点加强家庭安全劳动习惯资源的开发;农村学校在整理习惯培养上明显低于城镇学校,因此,农村学校在安全做劳动习惯上应着重整理习惯的资源开发。

四、基于“创新做”劳动习惯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创造性劳动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要求,是学生最喜欢的劳动类型。调查显示,白云区中小学生的其他劳动仅占1.83%,基于“创新做”劳动习惯开发课程资源急待补充。开发课程资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DIY 课程是最易实施的劳动课程。调查显示,白云区75.04%的中小学生参与过变废为宝活动,利用废旧的易拉罐、饮料瓶、一次性筷子、纸箱、废旧光盘制作创意作品。学校DIY 课程可定主题,分学科进行。如白云区方圆小学的《百变轮胎》课程,以轮胎为材料,围绕“百变”主题,不同学科开展自主创作。

创客课程是培养“创新做”劳动习惯的重要资源。创客课程包括机器人、航模、激光切割、3D 打印、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受经费影响,白云区目前开展创客教育的学校并不多,而且农村学校特别少。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设普及课程和培优课程,激光切割课程资源丰富,费用较低,适宜区内推广。如白云区新市中学开发的激光切割普班课程。课程以生产节日贺卡设计制作为主要任务,通过迭代作品的设计,培养学生的颠覆式创新和迭代式创新的创新习惯;通过设计制作平面作品,培养学生结合多种元素衍生新灵感,形成创新习惯。

策划设计是所有学校都可以实施的“创新做”劳动习惯课程资源。利用各种节日,按月组织学生进行方案设计、标语设计、徽章设计、旅游设计等。

总之,劳动习惯的养成是长期坚持的结果,中小学生劳动习惯的培育,要落实到具体习惯上,劳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学生特点、学校特征、地域优势,培育劳动习惯的课程资源的应用应采用灵活的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白云区培育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广州市白云区南方钢厂三期保障性住房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决定 云府〔2020〕14号
习作点评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热爱劳动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广州开通三大教育信息化平台
贵阳白云区:“诚信森林”顶层设计见真功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