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保护性耕作技术思考

2021-12-07刘秋玲

江西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残留物保护性耕作

刘秋玲

(上饶市广丰区农业农村局,江西 上饶 334600)

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凭借高效率、操作简单等特征来降低农业种植成本,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进步。因此,有必要对农机技术推广中的保护性耕作进行研究。

1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综述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传统农业耕作体系进行优化与改进,因此相较于传统耕作技术而言,保护性耕作不仅使耕作方式发生改变,耕作效果同样存在非常大的变化。保护性耕作其本质是对农耕土壤结构的一种调整,通过合理优化土壤,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流失等问题的发生;通过土壤保护还可以促使地表水分蒸发效率降低,进而提高农业耕作时的水资源利用率。不同于传统农耕方式,保护性耕作可以利用相对较少的机械设备、能源、劳动力来保证生产效率,进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性耕作技术中,深松土壤、秸秆残茬处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开展农机技术推广时,应该结合推广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此来让保护性耕作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据统计,在100亩的土地上开展保护性耕作,每年大约可以节省工作时间200小时,并促使作物增产约15%[1]。

2 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内容与作用分析

2.1 保护性耕作技术关键内容

2.1.1 免耕播种技术

频繁进行耕地或者深耕作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土壤变得疏松,提高保水能力,但在土地深翻后,不仅会对土壤结构产生破坏,同时会造成碳流失的现象,土地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增大,并且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保护性耕作作为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一种优化,其包含的技术有很多,而免耕播种则正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技术。在使用免耕播种技术时,可以在农作物收获结束之后将残留物留在农业耕地中,然后利用免耕播种的方式来开展农业播种与施肥作业。免耕播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机作业次数,进而减少农机大量使用对耕地的损害。与此同时,免耕播种还可以有效减少土地农耕成本,保证土壤状态的稳定性,因此免耕播种技术作为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农业耕作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2.1.2 农业残留物覆盖技术

农业残留物覆盖技术是保护性耕作中的基本技术,该技术在使用期间可以将农业种植时产生的各种农业残留物覆盖在地表,以此来为耕地土壤提供更多影响,并发挥固土的作用。农业残留物覆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土壤并减少水分流失。但该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适合使用,只有能够满足地区农业种植的实际需求才能够让农残覆盖技术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如在禁止焚烧秸秆后,农民可以利用相应的设备对秸秆进行恰当处理,而后进行还田,达到提升耕地养分的效果。

2.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用

2.2.1 环境保护

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在面对诸如秸秆等残留物时,往往会通过焚烧的方式来进行处理,焚烧处理后的秸秆将会生成大量有毒气体,对附近的环境造成影响,在焚烧农业残留物时生成的灰尘在进入空气后还将会导致雾霾天气的出现,危害人体健康。相较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若选择利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来进行农业种植,便可以对传统模式进行改进,降低农业耕作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保护性耕作技术还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种植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2.2.2 提高种植效率

在农业种植领域,农机技术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护性耕作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机技术种植期间出现的农业生产质量下降的问题。相较于传统种植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应用过程可以显著提高种植效率,因为农机的合理应用能够解放劳动力,并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降低农业种植成本。

3 农机推广技术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思考

3.1 建设农机化科学技术示范基地

为了实现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更新与优化,相关地区可以通过合作等一系列方式来共同建设长期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地区农业种植技术在发展阶段可以依托集中力量来完成各项工作,如集中示范、推广应用、人员培训等,通过集中整合资源可以有效助力乡村农业振兴发展。在建设基地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地区实际情况与需求来完成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然后组织农技人员与示范主体来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分期分批次的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与交流,能够助力当地农业技术得到全面提高[2]。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而言,依托技术来进行集成示范、推广与培训,能够为当地打造出一批技术性农业人才,进而推动当地的农业技术得到飞速发展。

3.2 农机推广宣传改革

在农机推广宣传中,宣传标语、电视宣传等方式极为常见,但是这种宣传方式能够达到的宣传效果相对较为有限,通过对宣传方式进行调整、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更加深入基层农户群体。例如通过利用农户办理农机补贴的时机来增加宣传片播放次数,然后通过现场答疑的方式来全面推广技术改革,这样便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由于农机推广宣传要将基层群体作为主要的推广目标,为了让基层农户切实感受到保护性耕作的优势,需要通过进村到田的方式对示范农户进行技术指导,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技术宣传,只有为农机推广营造出良好发展氛围,才可以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3 加强政府引导

就目前而言,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宣传正停留在示范性推广的层面,因为保护性耕作技术会涉及到农艺、农机等多个部门,所以保护性耕作技术很难在农机部门的鼓励下得到普及与推广。因此应该由政府牵头加强宣传与推广,将示范性推广模式转变为政府推广行为,这样就可以有组织地及时制定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发展政策,进而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长期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在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技术时,政府部门需要全程参与,通过加强资金投入与基层部门的整合,让农机推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而促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更多基层农户的认可,推动农业种植技术的全面优化。

3.4 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在农机技术推广中,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农业生产模式的一次转变,相较于传统农业种植而言,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无疑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了让保护性耕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要在不同地域结合土壤、气候等因素来完善多元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只有让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当地农业种植足够契合,才能够真正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用于农业种植。除此之外,在全面发展保护性耕作的过程中,还应该综合不同地区的农机、农艺水平来实现技术层面的细节调整,为保护性耕作技术营造出更加和谐的发展氛围。

3.5 农机服务理念的改革

在面对农机推广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时,应该注意对农机服务理念的改革。为了让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以引导农户主动进行集约化农业种植。通过利用农机经纪人、农机大户来引导当地基层农户认识到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便可以通过人员、种植区域入股等方式来实现农业种植土地的集约化管理,这也是农机服务理念改革的一种体现。对于所有农业种植人员而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要协同农机手与农业种植户来一同实现农业创收的最终目标[3]。

3.6 加强保护性耕作农机的研发

在农机推广过程中,保护性耕作农机的推广极为重要,通过合理选用适合的保护性耕作农机,能够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落实变得更加简单。生产商在研发保护性耕作农机期间,应该注意以不同地区的农艺水平为参考,以此来提高农机研发的经济性与稳定性,只有让保护性耕作农机更加适合当地的农业种植,才能够促使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加快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面普及。在农机研发阶段,还应该注意完善农机零部件、三包服务的跟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调动起基层农户选购农机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推动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4 结论

总而言之,农机推广工作的全面落实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则是农机推广期间必须重视的核心内容,因为保护性耕作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农业种植水平。相信随着更多人了解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农机推广中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一定会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残留物保护性耕作
基于数字孪生的农业耕作监控系统
废机油残留物再生沥青性能评价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SPE-GC法在小麦粉中典型农药残留物测定中的应用
精神疾病患者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现况调查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经腹彩色多普勒诊断药流后宫内残留物的价值
国际上农药残留物定义的制定原则综述
小麦种植不同耕作措施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