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研究

2021-12-07周良贵徐贵良

江西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播种量秧苗用量

周良贵,徐贵良

(上饶市广丰区农业农村局,江西上饶 334600)

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效益良好,为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收入,保障水稻质量,水稻种植户应掌握水稻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1 科学选种

在水稻种植中,种子质量直接关系到水稻植株生长状况,进而影响水稻产量与质量。就此,水稻种植户应综合考虑水稻种植区域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科学选择水稻种子,确保水稻植株健康成长,保障产量。目前可选择的水稻品种较为多样,种植户可根据所在地区的农科院及种子企业的研究成果,选择合适的品种。例如,浙江省的嘉丰优2号、安徽省的旱优73、陕西省的中优186、福建省的荃优华等都是当地的优良品种。在合理选择水稻品种后,种植户应按照规范流程处理种子,提高发芽率。通常来说,水稻种子处理流程要点如下:①晾晒种子1~2天,调节种子含水量,使其满足种植要求;②脱芒处理后,使用杀虫剂浸泡种子,如25%咪酰胺药剂2000倍液或将10 mL 60%吡虫啉与10 mL水混合,浸泡种子48小时,提高种子抗病力。

2 规范育苗

在种子处理完成后,种植户应适时早播,规范育苗,使秧苗矮壮。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一般在4~5月的合适时机进行播种,不同播种区域,播种量不同。如在大田播种,播种量为15~30 kg/hm2;如在秧田播种,播种量约为150 kg/hm2。为保障育苗质量,在大田播种时,种植户应选择水稻专用基质育秧,配置58 cm×28 cm规格的秧盘,每公顷使用约330个秧盘,每盘播种量控制在50~80 g。在秧苗生长至一叶一心或二叶一心时,进行施肥处理,喷洒300 mg/L多效唑或尿素(用量为2 g/盘,按照1∶100比例混合水肥),促进秧苗生长,使其叶挺色绿、根茎粗壮。在二叶一心后,每隔7天施肥一次,连续追肥3次,移栽前2~3天,也需施加尿素,作为“送嫁肥”。

3 合理插栽

根据种植方式,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秧苗移栽,遵循宽行窄株的原则,保障秧苗生长空间的光照和通风效果。如手插秧种植,在秧龄20~25天、秧苗叶龄5~5.5叶时移栽;如机插种植,在秧龄16~20天、秧苗叶龄3~4叶时移栽。同时,手插秧和机插的要求不同,手插秧时每丛插2粒谷秧,株行距设置为23 cm×26 cm;机插时每丛插2粒谷秧,株行距设置为18 cm×30 cm,水稻秧苗移栽量控制在90万~120万丛/hm2。另外,在秧苗插栽时,应遵循浅水浅插原则,促进秧苗在低节位进行分蘖,形成更多有效分蘖和有效穗,进而提高水稻产量。

另外,在水稻种植中,也可选择旱直播方式,通常在6月前完成播种。为提高播种效率,建议种植户采用机条播方式,在播种时保留四边排水沟。旱直播的播种量为30 kg/hm2,行距控制在25~30 cm,播种深度为2~4 cm,并进行覆土处理。如水稻采用水种旱管的方式,应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待种子的种芽生长为半颗谷粒长度时,即可播种。播种时要求稻田呈薄水覆盖状态,保持稻田平整,均匀撒播种子,播种量为26 kg/hm2。

4 肥水管理

在水稻种植完成后,应在水稻生长期间做好肥水管理工作,为水稻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水稻生长,实现高产目标。

4.1 施肥管理

相关科学研究指出,在水稻生长期间,100 kg稻谷生长所需的营养如下:1.8~2.2 kg纯氮;三分之一纯氮量的五氧化二磷5~8 kg;超过2.2 kg的氧化钾。在此基础上,水稻种植期间,种植户应根据水稻生长需求,在合适的时机施肥,保证营养供应,促进水稻生长。为实现高产目标,水稻种植户应在种植时提供足量肥料,纯氮及氧化钾的用量应超过上述研究要求。通常来说,在大田播种中,水稻的纯氮施加量为225~270 kg/hm2,五氧化二磷的施加量为105~150 kg/hm2,氧化钾施加量为195~225 kg/hm2。

在施加基肥时,施肥量为总氮的60%、磷肥的100%和氮肥的70%,于稻田耙田处理时一次性施加,在该施肥量要求下,种植户可按照600 kg/hm245%复合肥,75 kg/hm2过磷酸钙的规格施肥;在水稻插秧后的5~7天,进入分蘖期,需施加分蘖肥,施肥量为总氮的30%、钾肥的30%,种植户可按照450 kg/hm245%复合肥,45 kg/hm2尿素的规格施肥;在水稻进入幼穗分化一期时(表现为圆杆拔节状态),需施加穗肥,施肥量为总氮的10%、钾肥的10%,种植户可按照90 kg/hm2尿素,150 kg/hm2氯化钾的规格施肥;在水稻超过50%抽穗时,施加叶面肥,提高水稻的抗病力、结实率及千粒重,将4.5 kg尿素、0.75 kg磷酸二氢钾与450 kg清水混合喷施,该药量为1公顷稻田的用量。

4.2 灌溉管理

水稻灌溉应从移栽环节入手,在水稻移栽时,要求稻田保持浅水状态,为水稻浅插提供条件,促进水稻分蘖,避免水稻浮秧。在水稻生长至返青阶段时,稻田应保持寸水护苗状态。在水稻移栽后进行施肥、除草处理时,应维持寸水层5~7天,发挥肥效与除草效果。在稻田内的基本苗达到180~210万株/hm2时,应控制灌溉,适当晒田,等稻田的土壤表层呈微裂状态,再进行多次搁田,直到水稻呈现出叶色落黄状态,避免水稻出现无效分蘖状态,提高有效分蘖数量,进而提高成穗率。在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初期,需适当灌溉,使稻田保持浅水状态,要求种植户间歇灌溉,稻田交替呈现出干湿状态,保持稻田土壤湿润。对于灌浆期较长的水稻品种,应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至水稻收割前7天,以保叶养根,使水稻籽粒饱满,避免因过早断水使水稻出现早衰现象。

5 草害管理

在部分地区,采用旱直播方式种植水稻,在水稻旱直播时,易出现草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通常来说,旱直播4天后,稻田内即会出草,在旱直播15~30天内,达到出草高峰期。在此基础上,采用旱直播的种植户应做好草害管理工作,根据杂草特点采用如下处理措施:①“一封”:若稻田内杂草生长较少,可在旱直播后1~2天内,向土壤表层喷洒二甲戊灵药剂,用于封杀杂草。②“二杀”:旱直播15~20天后,水稻生长至3叶1心阶段,杂草相对较少,可选择稻喜药剂重新封杀处理,抑制杂草生长;如杂草生长较多,可选择韩秋好药剂实施茎叶处理,去除已生长或萌发的杂草。③“三补”: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种植户可根据稻田内的杂草生长情况,选择是否除草,可选择稻杰药剂去除稻田内的大龄杂草,如药剂不能有效去除杂草,可选择人工拔除方式。

6 病虫害防治

在水稻生长期间,还需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根据出现病害、虫害的特点,选择对应的防治措施。

对于稻飞虱,应在分蘖期进行防治,可用药物为吡虫啉(用量为225~300 g/hm2,选用10%吡虫啉可湿粉)、扑虱灵(每公顷用量为750 g,需将药物与600~750 kg水混合,选用25%扑虱灵可湿粉)、锐劲特胶悬剂(用量为450~600 mL/hm2,选用5%锐劲特胶悬剂),用药方式为均匀喷施。

对于螟虫,应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5~7天进行防治,可用药物为三唑磷乳油(用量为3000~4500 mL/hm2,选用20%三唑磷乳油)、杀螟硫磷乳油(用量为750~1050 mL/hm2,需将药物与750 kg水混合,选用50%杀螟硫磷乳油),用药方式为叶面喷施。同时,种植户应在三化螟盛孵期,对进入齐穗期或出现破口抽穗的水稻进行喷施,避免水稻出现白穗现象,降低产量。

对于纹枯病,常见于水稻分蘖末期到抽穗期,种植户应在水稻的孕穗期到始穗期实施病害防治,可用药物为5%井冈霉素水剂(用量为3000 mL/hm2)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量为750 g/hm2,需将药物与750 kg水混合)。

对于穗颈瘟,种植户在发现水稻叶面出现急性病斑时实施防治,预防时期为水稻齐穗期或出现破口抽穗时,发病水稻可用药治理。常用药为40%富士一号乳油(用量为1500 mL/hm2)或45%瘟特灵胶悬剂(用量为1500~2250 mL/hm2,需将药物与900 kg水混合)。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水稻种植中,为提高水稻产量与质量,种植户应科学选种、规范育苗、合理插栽,并做好肥水管理、草害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水稻种植、生长管理两方面入手,创造良好的水稻生长环境,实现丰产丰收目标。

猜你喜欢

播种量秧苗用量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响应面法优化莲藕腌制条件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农民
发明速递
插秧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