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策略

2021-12-07李宝英杨清华

江西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畜牧业疫病监测

李宝英,杨清华

(安福县赤谷乡人民政府,江西 安福 343200)

近些年,动物疫病呈现出复杂多变性,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采取科学的方式合理地防控疫病,成为了相关部门应该重点落实的任务,也是当前相关学术界集中精力研究的课题[1]。动物疫病监测是预防疫病的有力措施,可以在明确相关数据指标的前提下,及时判断出动物疫病趋势,以便掌握科学的疫情预警和预报,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加以控制,促使后续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高度重视细节,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成效,保障畜牧业长远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手段对相关情况加以判断,监测疫病的源头和影响,为后续的防控和治理创造良好条件。目前来看,动物疫病监测中存在着不足,尤其是部分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采取的监测方式不符合标准,使得动物疫病监测结果不准确,影响到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埋下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1 动物疫病监测意义

首先,动物疫病监测阶段运用分子监测法,可以在动物出现病症前及时地了解其携带的病毒,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科学地选用救治方案和隔离方案等,使得病灶及时清除到位,确保后续防控工作稳步开展;其次,科学合理的监测是评估动物防疫风险的有力措施,动物疫病监测可以让疫病及时防控到位,完成监测和观察双向任务,使其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中,为畜牧业的前进扫清障碍,促使畜牧业稳步发展;最后,动物疫病监测是畜牧业发展中的科学方案,有利于适当地规避风险问题,让一些疫病在发病初期就能得到有效的管控。一旦出现疫病发生等异常的情况,动物疫病监测可以寻找到病原体的实际位置,运用灭菌或者是隔离等方法,使得牲畜更加安全,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迈上新的台阶[2]。

2 动物疫病监测现状

动物疫病属于影响畜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尤其是近些年动物疫病的种类越来越多,新疫病不断出现,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复杂性,让广大养殖户深感困扰。在动物疫病的防控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都是重点消耗对象,如果没有采取科学化的防控方案,将会导致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动物疫病防控效果不尽人意,引发极为严重的后果。动物疫病监测主要是借助于某些专业的

3 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工作人员水平低

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涵盖着多种学科知识,如药理学、生物学等等,工作人员除了要对动物的身体构造拥有清晰的认知外,还应该明确相关疫病的基本传播途径和动物感染疫病后的状态等。只有掌握科学的监测方法,才能确保疫病得到科学化控制,但是目前很多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素养和技能,尤其是缺乏丰富的知识,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欠缺,存在着较大的进步空间,这些问题最终会影响到监测的结果,使检测结果和实际情况相比存有极大差距[3]。

3.2 工作进度的滞后问题

动物疫病监测阶段,由于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不够,很多时候都是在疫病出现后才开展监测工作,使得整体的工作显现出被动性。同时防控机制也存在着滞后问题,面对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较广的疫病,实际的作业成效不够理想,相应的工作效力也难以体现出来。

3.3 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

目前,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地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工作,但是在动物疫病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忽视了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其他优势,加之缺乏可靠的动物疫病监测体系,使得监测工作的开展难以获得理想的支撑条件,从而使动物疫病的监测效率和质量无从保证,防控工作的整体效果也不尽人意。

4 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具体策略

4.1 强化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现阶段,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十分广阔,涵盖着多种学科知识,若是单纯片面地了解动物防疫的防治手段还是不够,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拥有更加高超的技能[4]。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内容也应该拓展,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模式。工作人员除了要充分地了解病原外,还应该明确截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通过积极地落实信息化数据处理和数据建模分析等,展示出与时俱进的技能优势,保证监测结果更具参考价值,真正为畜牧业的长远发展稳固根基。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可以适当地开展培训活动,落实好全方位的培训,优化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促使其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监测任务中。

4.2 积极主动开展疫病监测工作

动物疫病监测阶段,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主动开展,落实好细节层面的监控,保证养殖户与相关机构间建立密切的交流,科学防控疫情,高效开展后续的防治工作。除了强化实时交流外,还需依照规模化养殖基地情况,定期安排抽样监测,避免养殖基地产生疫病。如果是零星且分散的养殖户,则应该以村作为基本单位,积极地展开随机抽样检查任务。工作人员每次对疫病加以监测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周边的水资源以及空气情况等,避免病毒大范围的传播。通过科学合理的主动监测,可以规避一些细节问题,在源头上实现有效的控制。

4.3 强化信息化监测的基本水平

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开展,应该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可以重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将监测体系逐步地优化,科学地控制人力资源的投入,促使相关监测工作大规模展开,降低监测工作人员的压力,保证监测成效更加理想[5]。比如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大数据对动物疫病监测中的数据信息加以分析,合理地预测判断产生疫病的具体区域,依照不同地区气候变化特点,筛选动物疫病高发地,明确疫病基本的演变规律,寻找并截断扩大化路径,为科学防控与有效治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适当地构建共享平台,上传现阶段广泛传播的疫病案例,为其他区域开展防疫工作提供参考,稳步降低其他区域疫病监测的难度。

5 结语

在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中,常见的动物疫病包括口蹄疫以及禽流感等,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疫病,都显现出极强的传染性,同时还有着一定的变异性。为科学地控制疫病的整体发展状态,应该高度重视各个环节的防控力度,逐步优化相应的观念和技术,以免引发大的经济损失。动物疫病监测阶段,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疫病发展的轨迹进行分析,正视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适宜的途径强化动物疫病防控监测的水平,促使相关工作稳步推进。

猜你喜欢

畜牧业疫病监测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