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时期动物检疫工作的形势

2021-12-07陈慧琼陈金阳

江西农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检疫畜禽疫病

陈慧琼,陈金阳

(于都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于都 342300)

动物检疫工作是动物疫病防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养殖人员能够根据检疫结果,判断动物健康情况及动物产品质量,及时筛除不健康、不安全的产品。

1 动物检疫的目的

1.1 实现安全养殖

在畜禽养殖期间,各类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生,危害动物的健康。动物在患病后,会出现生长停滞、体重下降的症状,影响动物生长,严重的可能导致动物死亡,则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保障动物产品的质量。而多数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性,容易形成大面积、大规模的扩散,导致更多的动物患病死亡,所以在检疫工作中,需要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将其与其他健康动物隔离开,防止疫病的扩散。另外,在各类动物疫病中,存在着传染人的疾病类型,如禽流感、布氏杆菌病、链球菌病、血吸虫病等,因此,动物疫病的发生,不仅会危害动物的健康,也会影响到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在养殖过程中必须通过动物检疫,及早发现疫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隔离患病动物,阻断传播路径,实现安全养殖[1]。

1.2 保障产品的安全

动物检疫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以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目标,严格对动物产品进行检验。检验肉类、蛋类、奶类产品是否合格,需要深入到宰前、送宰以及宰后的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完成检疫工作后,检疫结果为合格的肉类、蛋类、奶类等产品为适于食用,可以投入市场进行销售;检疫结果为不合格的产品,往往携带着传播疫病的细菌、病毒,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在检疫结果为不合格的产品中,分为有条件食用和不可食用等类型。有条件食用的产品,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其符合适于食用的条件(无传染性、无毒性、无寄生虫),充分保障食品安全,才可以继续销售,而不可食用的产品,无法完全清除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应直接进行销毁处理。

1.3 提高养殖水平

在畜禽养殖中,动物检疫是不容忽视的工作环节。动物疫病的发生、扩散,不利于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格的动物检疫能够帮助养殖户全面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以及动物产品的安全情况,在检疫工作中,可以及时发现养殖环境以及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产品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对于提高养殖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检疫结果也可以作为疫病防治的参考。

2 动物检疫工作的现状

2.1 动物检疫的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对于动物检疫工作的宣传十分重要,良好的宣传能够增加养殖户对于动物检疫的认知,从而使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疫病防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动物检疫的宣传力度工作不到位,一方面,养殖户对于动物检疫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较为滞后,疫病防治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养殖户对于各类疫病缺少了解,未能掌握当前疫病的流行趋势,疫病防治工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在疫病防治工作中,当动物出现患病情况时,养殖户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更多是在疫病发生、扩散后进行处理,导致疫病持续扩散,增加了疫病的危害性,导致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受到更大的损害,养殖风险相对较高。

2.2 检疫工作的专业性不足

在基层的动物检疫工作中,检疫工作人员较为缺乏,其专业水平同样有待提升。面对复杂、繁琐的检疫工作,由于人员不足,难以面面俱到,容易产生差错和疏漏问题,还有部分检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并缺乏实践经验,会影响到检疫工作质量以及疫病防治效果。另外,部分地区的检疫设备较为陈旧,未能及时进行更新、升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检疫工作的发展水平。

2.3 动物检疫监督不严格

动物检疫工作具有系统性,涉及到多个要素和环节。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导致各个工作环节中的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影响检疫结果的精准度,难以保障检疫工作的规范性,增加了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的隐患。

3 提高动物检疫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的动物疫病防治,应该结合动物检疫工作的现状,做出针对性的改进,在动物检疫管理工作中,探究新的路径和方向。

3.1 加大动物检疫的宣传力度

开展动物疫病的消毒灭源工作,需要针对各类重大动物疫病,加大动物检疫的宣传力度,扩大动物检疫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养殖户认识到动物检疫的重要性。负责动物检疫、疫病防治工作的基层单位和部门,可以向养殖户发放有关动物疫病防治的宣传挂图、知识手册,同时也可以设置宣传栏来宣传,还可以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向养殖户发送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科学的畜禽养殖方法、当前动物疫病流行趋势等多方面的信息。在宣传的过程中,养殖户能够对动物检疫、疫病防治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并从中学习和掌握动物疫病的防治方法,应用于日常的养殖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其养殖水平;养殖户能够了解常见动物疫病的特征表现,可以根据动物的异常症状、体征,准确判断是否有疫病的发生,从而能及时进行隔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风险[2]。

3.2 应用先进的检疫技术和设备

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需要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出众的检疫人员参与其中,才能够为疫病防治制定完善方案,并为畜禽养殖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指导。检疫人员需要接受系统化的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并需要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的检疫技术和设备,提高诊断、检测、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出现疏漏和差错问题,同时能够高效进行病原生物无害化处理,充分保障肉类、蛋类、奶类等产品的质量安全[3]。

3.3 建立完善的检疫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检疫监督机制,密切监控动物检疫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深入到养殖环境、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产品销售等环节,对动物检疫结果做出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迅速进行原因分析,寻找检疫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4]。

4 结论

综上所述,动物检疫工作的开展,目的是实现安全养殖、提高养殖水平以及保障产品的安全。在动物检疫管理工作中,应该从动物检疫的宣传、检疫人员的专业能力、动物检疫工作的监督等方面入手,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该过程中,应加大动物检疫的宣传力度,应用先进的检疫技术和设备,建立完善的检疫监督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动物检疫工作质量,对于畜禽养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检疫畜禽疫病
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体系建设工作的对策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辣椒疫病危害大 及时防治有办法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中医药防控生猪疫病取得突破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