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西县中药材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及种植户利益保障研究

2021-12-06茹文君魏明君卢建雄高菊梅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陇西县党参中药材

茹文君,马 龙,魏明君,卢建雄,高菊梅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保健与疾病预防,药食同源的中药材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中药材市场也因此受到了影响。陇西县是甘肃省最主要的中药材种植区域,也是甘肃省最主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交易地之一,中药材行业发展尤为突出,成为了陇西县的支柱产业。

1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1 种植规模

陇西县作为全国著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中药材年种植面积达2.33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1%[1]。首阳镇和文峰镇为全县典型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各建有1个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促进中药材贸易。

1.2 种植种类

经普查陇西县种植的中药材有310种,黄芪、党参、当归、柴胡、黄芩、大黄、款冬花、板蓝根种植规模较大,产量和销量较高。党参和黄芪是陇西县种植规模最大的品种,其中党参种植过程简单、效益和销量较好,受到了许多中药材种植户的青睐,年种植面积达0.4万hm2,形成了以福星镇为主的党参种植示范区。

1.3 中药材产业组织形式

陇西县的中药材产业主要由中药材企业、中药材收购中间商、中药材种植户3个主体组成。中药材企业主要负责收购、加工、销售和制成中药材产品,必要时根据自身需求为种植户提供一些种植技术和设备,以保障自身的中药材需求;种植户主要负责中药材的种植;中药材收购中间商是整个产业中最特殊的一部分,主要以零散的种植户为货源,将收购的药材销售给当地的中药材加工企业,通过赚取差价获得利润[1],往往对中药材种植户压低收购价格,对企业抬高销售价格。

1.4 中药材销售方式

陇西县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中药材销售方式多样。一是将中药材制成初级加工品,零售或批发给外地经销商,这是陇西中药材的主要销售方式,其特点是过程简便、交易快速、交易量自由,但中药材附加值低,获取的利润有限。二是当地药企收购,主要用于药品提炼,制成更精细的中药产品或西药。由于药企对中药材外观成色的要求不高,对于种植户和中间商来说,销售给药企并不是最优的选择。三是互联网电子商务模式。目前,陇西县从事中药材电子商务的个体并不多,主要是由于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有限,很多商户虽有意向做电商,但没有操作能力。部分商户利用微商模式积累了一部分客户,但整体规模较小。四是出口贸易,全球化对国内中药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2 陇西县中药材价格波动原因分析

近几年陇西县中药材价格波动较大。2015—2017年中药材价格涨幅较大,以党参为例,2015年党参统货的平均价格为17元/kg,2017年党参统货的平均价格为70元/kg。2017年后党参价格逐渐下降,2020年党参统货的平均价格为30~40元/kg。2015—2020年中药材价格发生了剧烈的起伏变化,种植户是受价格波动影响最大的群体,由于无法预测未来中药材价格的走势,种植户在种植中药材时存在盲目性。当年中药材行情走高时,中药材种植户便盲目跟种,导致第二年中药材生产过剩,种植户的中药材滞销;当年行情走低会打击种植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影响收益[2]。

2.1 中药材供给方面的原因

2.1.1 中药材种植规模小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农副产品,其需求不稳定。中药材产量由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决定,陇西县的中药材种植多为小规模的种植,这种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中药材种植户信息不对称,导致中药材供应不稳定。

2.1.2 劳动力成本上升 中药材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成本急剧上涨,其中最明显的是人力价格,导致中药材生产成本变高。如2009—2012年党参的生产成本高达30 000元/hm2。

2.1.3 土壤肥力下降 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土壤相对贫瘠,中药材生产对土壤的要求很高,需耗费大量的土壤肥力。随着农户种植次数的增加,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中药材的品质将会大打折扣,市场供给也会减少。

2.1.4 气候与自然灾害 中药材产量受气候与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遇极端天气时产量受损,市场供给减少,导致价格上升。2021年陇西县雨水天气较往年有所增加,且时有冰雹天气,致使中药材减产,因此中药材价格将会有所波动。

2.2 中药材需求方面的原因

2.2.1 疾病爆发 中药材价格受疾病的影响较大。例如在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中药材需求非常大,导致中药材价格迅速上涨;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在各种治疗方案中中药治疗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再次以独特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体现出其与众不同的价值。

2.2.2 居民健康观念转变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逐渐意识到养生保健的重要性,因此中药材市场需求量非常大。陇西县主要种植的中药材有党参、黄芪、黄芩等,养生保健功效较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2.3 游资囤积炒作

囤积炒作使得中药材供求关系严重不对称,从而导致价格波动。一些商贩将中药材大量囤积、存储,减少市场上中药材的供应量,然后哄抬价格,最终获得高额利润[3]。这对中药材种植户、经销商、中药材市场都是十分不利的,会制约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2.4 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

市场不是万能的,某些经营者利用中药材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缺陷,散布一些虚假信息,加剧了中药材价格的波动。一方面,我国中药材信息制度不完善,虽然有些市场的交易信息公开透明,但缺乏权威监督平台,中药材生产环节的信息也较少;另一方面,各市场主体对市场信息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中药材种植经营存在盲目跟风的现象。陇西县经济较为落后,市场信息不健全,且流通不畅,农户和经销商接受市场信息存在较长的时间差,将会减少他们的应得利润。

2.5 国际市场的发展推动中药材价格上涨

全球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老年人越来越多,中药相比西药在预防疾病和提高免疫力方面优势明显,能够治疗一些慢性病疾病。中医药治疗绿色健康、副作用小,更多的国际消费群体逐渐倾向于中医药治疗。我国中药出口量不断增加,已经出口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

3 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户利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陇西县中药材产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产业的发展处于由传统生产模式向规范化种植方式过渡的起步阶段,产业化生产受市场、技术和经营体制的多重制约,地道药材的优势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4]。

3.1 龙头企业的作用不明显

中药材产业既是一种古老的产业,也是一种新型产业,更是推动陇西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陇西县中药材种植点多面广,没有形成好的地域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同时缺少规模龙头企业带动,品牌产品带动效用不够明显,没有形成地理标志产品,中药材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户与龙头企业信息不对称,在与龙头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信息获取不及时、不准确,导致农民丧失机遇、陷入被动、遭受损失,严重影响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3.2 规范化程度不高

陇西县对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不够,依然以传统的种植方式为主,整个种植过程没有用规范化的种植标准加以规范,使得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且种植成本较高,受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致使大部分种植户不敢进行大规模的尝试,制约了中药材行业的快速发展[5]。此外,陇西县的大部分种植户学历较低,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缺乏理解,加之陇西县大规模推广中药材种植的项目也是近几年开始实施的,大部分种植户都是在初次尝试,并没有积累较多的种植经验,没有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没有其他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

3.3 中药材仓储设施落后

陇西县的中药材储存仓库大多是由以前的老旧仓库改造或私人建造的,没有统一规范的建造标准,对中药材的储存极为不利,会影响到中药材的品质及市场行情[6]。最近几年陇西县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中药材产量剧增,但县内仓库数量较少,中药材储存能力不足,过量流进市场,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中药材行情不景气。

4 保障陇西县中药材种植户利益的对策

4.1 完善对接机制

“农户+收购商+批发商+企业”是陇西县中药材发展的主要模式,中药材收购商主动上门收购农户的中药材,然后再通过相关渠道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将中药材出售给相关企业。该模式下农户在药材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市场信息不对称,无法获知准确的中药材价格信息,易造成“谷贱伤农”的局面,从而打击其种植积极性。因此,构建完整的信息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建立中药材市场信息平台,使农户能够及时掌握中药材市场动态,以合理的价格出售中药材。二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对于不合理的收购行为要加大惩治力度,切实保障种植户的利益[7]。三是从农户到企业,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陇西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4.2 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中药材对土壤环境的要求较为严格,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着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因此,陇西县要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环境污染惩治力度,营造良好的中药材种植土壤环境,从而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安全[8]。二是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集约化经营,打造现代标准化种植基地,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真正将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4.3 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体系

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陇西县中药材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种植户无法获取市场信息,严重损害了种植利益,影响了种植积极性。因此,需构建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中药材电商交易平台,有效解决中药材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产销对接,保障种植户的利益,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首先,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地区中药材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推行中药材网上交易模式,实现产销对接。其次,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当地大中型企业在中药材集散地建设储备基地,结合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构建中药材存储物流平台。三是不仅要关注陇西县的中药材市场信息,更要关注全国中药材市场信息,建立全国性的中药材信息平台,有效获取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市场信息,以合理的价格进行中药材交易,从而保证中药材市场价格稳定,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4.4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电商发展

陇西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经济相对落后,现代化物流管理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因此,应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电商发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中药材种植户及时提供中药材价格信息。同时,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的消耗,进一步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猜你喜欢

陇西县党参中药材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Anticancer Properties of Lobetyoli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adix Codonopsis (Dangshen)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实施策略——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2017年7月26—27日陇西县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复方党参口服液免疫增强作用的配伍相关性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HPLC法同时测定党参固本丸中7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