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掖市沿山冷凉灌区黄芪GAP种植规范化栽培技术

2021-12-06甄东升侯格平姜青龙梁国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1期
关键词:种苗黄芪土壤

甄东升,侯格平,姜青龙,梁国森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张掖 734000)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或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又名绵芪,为传统的补气、食疗配方之要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排脓、敛疮生肌、降压和抗菌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抗衰老、抗应激。黄芪化学成分较多,主要为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临床上应用广泛。

GAP是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s)的简称,大宗中药材产区普遍要求按照GAP规范生产优质药材。GAP更适合分散的大户、适度集中的农场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中小户在加强培训、管理,提高认知的前提下,可参照GAP实施“仿天然”栽培种植。

近年来,张掖市通过水、气、土壤数据调查分析及黄芪GAP种植试验示范,在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祁连山北麓沿山冷凉灌区黄芪GAP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与基地示范建设中,坚持药材质量第一的原则,生产上以控制源头、规范过程为手段,通过与GMP制药企业、合格购销大户签订GAP药材购销订单合同,以产定销、以销定质、以质定价,双促形成基地药企良性循环;以制药企业与生产基地为主体,以大型交易平台建设为抓手,通过组织现场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手段积极推广黄芪GAP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市黄芪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 000 hm2以上,被全国大中型药企及药材市场按国家调控定价的主要中药材种类调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黄芪GAP种植产地要求

1.1 黄芪生长适宜的生态环境

黄芪耐寒暑极温,喜光怕涝,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种植范围广。张掖市沿山冷凉灌区属北方大陆性寒温带干旱气候,具有适度的寒旱资源。区域内具有强日照、大温差、降雨少的气候特点。海拔2 200 m以下,全生育期日照时数大于1 760 h,年太阳辐射大于130 Kcal/cm2,≥10℃的年平均积温2 850℃以上,生长季节平均日较差大于15℃,无霜期150 d以上的区域均适宜黄芪种植。

1.2 土壤及其环境条件

适宜黄芪种植的土壤以栗钙土或灰灌漠土为最佳。本种植区域适宜种植黄芪的土壤主要为灰灌漠土、耕种栗钙土、耕灌栗钙土和耕灌淡栗钙土、耕灌灰钙土等9个土种[1]。土壤质地砂壤至中壤,pH值低于8.5,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力强,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含量较高,水质、土壤、大气洁净无污染源。沿祁连山北麓冷凉灌区土壤处于富含硒、锶、锗地带,适宜黄芪等根茎类药材生长。近几年张掖市大气和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优良率较高,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能力、环境净化能力及促进动植物健康的能力较强,大面积承接甘肃中东部传统中药材种植区产业转移区位优势明显,专供港澳、京沪地区的大规模高原夏菜基地建设就是很好的例证。

2 种质资源和品种类型

我国的黄芪资源共有10种,种质资源丰富,生产上主要栽培豆科黄芪属的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等地。各地均有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野生种,通过种植驯化、筛选选育的地方品种,目前在生产上占主导地位。本区域主要栽培1年生陇西或本地育苗的蒙古黄芪。蒙古黄芪异花授粉,形态多样,是膜荚黄芪适应干旱气候生态的变种,具有不同的种内类型[2]。近几年,区域内有小面积的红芪引种种植。红芪原植物与黄芪同科不同属,属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红芪的植株性状和药材颜色都与黄芪不同,是红花紫红皮,药效偏向于气血双补,作用大于黄芪。

3 黄芪GAP栽培技术

3.1 选地

应选择质地疏松、排水渗水能力强的砂质壤土地块。山地选择土层深厚、向阳的缓坡地。可选轮休地,不宜选重茬地。黄芪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但以pH 6.5~8.5为宜,土壤水、肥、药及重金属含量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宜在板结、含水量大的粘土及瘠薄、地下水位高、低洼易积水地种植。

3.2 整地施肥

秋后深翻,进行秋晒、冬灌,以保持地墒、减轻病虫草害。次年3月中下旬结合旋耕整地基施腐熟的厩堆肥45 000 kg/hm2以上、粉细腐熟的胡麻渣(或菜籽渣、豆粕渣)2 250~3 000 kg/hm2、优质复合肥1 050 kg/hm2、纯N 18.8 kg、纯P2O510.8 kg[3],然后耙磨镇压以保墒,为黄芪创造根系发育良好、主根长直、分杈较少的良好土壤条件。

3.3 育苗方法

3.3.1 选种 引种时选择来源可靠、饱满、无杂粒和虫蛀粒、发芽率合格的种子;自繁自留种应以品种特征明显、高矮适中、健壮、无病虫害的2年生植株为种芪,在荚果变黄成熟时分批采摘,晒干、脱粒、筛选备用。

3.3.2 种子处理 黄芪种皮较硬,自然发芽顶壳力弱,直播后不易发芽,饱满硬实种子的发芽率不超过20%,为提高发芽率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浸于50℃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到40℃后浸泡24 h,涝出洗净摊盖在湿布或湿麻袋上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此外,在种子中放入2倍的河沙搓揉,擦伤种皮,也能促进发芽,使发芽率达90%以上。

3.3.3 播种育苗 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行距45 cm左右,穴播或穴条播。穴播播深1~3 cm,播后镇压,覆盖厚约1 cm的细沙或麦草,以保持黄墒。播种量22.5~37.5 kg/hm2,定苗株距8~10 cm。穴条播覆全膜或半膜厚再覆1 cm厚的细沙,株距15~20 cm,每穴留苗3~6株,科学进行田间管理,采取生物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当年10月中下旬分层分级入窖、沙土隔层码放,或来年春天起苗移栽。

3.4 移栽定植

3.4.1 移栽适期 适宜栽植期为4月中下旬,应尽量早栽,分级定植。1年生种苗分三级,一级根长30 cm以上,中上部直径5 mm以上;二级根长25~30 cm,中上部直径3~5 mm;三级根长25 cm,中上部直径3 mm。

3.4.2 定植密度 22.5万~28.5万株/hm2,需中等幼苗3 000 kg/hm2。小捆种苗不能及时运输或移栽时应假植贮藏(种苗覆盖潮湿沙土3~4 cm,并及时喷水、适当通风),以防风干失水或发热烂根。定植时剔除病残霉变种苗,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机械种收,栽培模式以露地平作不覆膜为主,但较高海拔地区更适宜地膜覆盖配合滴灌。起垄覆膜栽培时行距30 cm,株距15~20 cm,深度10~15 cm,露头栽培,株行距20 cm×30 cm。密度栽培试验表明,高密度栽植时商品品相和等级均下降[4]。

3.4.3 定植方法 机械开沟,行距30 cm,沟深15~20 cm,株距15~20 cm,种苗沿地面同向倾斜45°放入沟内。机械化定植时黄芪苗沿开沟前进方向平直摆放,覆土后苗头距地面2~3 cm,定植后耙耱压实。

3.5 田间管理

3.5.1 中耕除草 出苗后中耕除草2~3次,结合中耕除去杂草、弱苗、病苗、异苗,其中灌头水前后苗高5~15 cm时中耕除草1次。中耕除草按“苗期浅、成株深、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进行,确保不伤苗、不埋苗、不伤根、不留草。栽种前后及生育期禁止施用化学除草剂除草。

3.5.2 施肥 施硫酸铵450 kg/hm2、生物钾肥22.5 kg/hm2,结合灌水分2次沟施。也可根据地力及长势,冲水浇施稀薄的牛粪尿、猪粪尿或稀释的沼液1~2次,施用量900~7 500 kg/hm2。花期前后视长势(留种田必须喷施)叶面喷施花蕾宝150 ml/hm2+硼肥1.5~2.25 kg/hm2+赤霉素150~187.5 ml/hm2,每7 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3.5.3 排灌 苗期不宜多灌水,浅灌即可,全生育期视墒情和长势灌水2~3次即可。土壤湿度过大易引起根病发生。须在灌水或降雨后及时将低洼积水快速排除。

3.6 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3.6.1 病害 主要有白粉病、根腐病、紫纹羽病、立枯病,以预防为主。收获前后及时清洁园田,消除病残组织,集中深埋;实行轮作,忌与豆科等易感作物连作;土壤或种苗拌消毒沙消毒(用50%多菌灵每15~22.5 kg/hm2拌消毒沙适量,在播种和栽苗前处理土壤);合理密植、施肥,精细管理,提高抗病力;控制土壤湿度,忌田间积水。发病初期喷洒65%福美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百菌清1 000倍液,每隔10~15天交替喷防1次;也可视病情(根茎基腐)轮替喷洒农用链霉素800~1 200倍液或土霉素800~1 200倍液。

3.6.2 虫害 主要有小地老虎、食心虫、蚜虫、菜青虫、种子小蜂。生物农药防治: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农药。6—8月份可用苦参碱水剂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食心虫、蚜虫,用苏云金杆菌药剂、西维因粉2.25 kg/hm2防治菜青虫、地老虎、种子小蜂等[5]。物理防治:采用红蓝版、黑光灯诱杀害虫,效果好、成本低、较环保。农业防治:注意轮作倒茬或休耕。

3.6.3 草害 草害影响苗全、苗壮和黄芪产量、质量。早秋耕结合春季覆膜(可降解膜)栽培可有效防止草害;中耕2~3次不仅可消除杂草种子,还可提高地温保墒,增强土壤透气性。

3.7 留种

高海拔、高纬度冷凉地区一般以2年生黄芪为留种田,7—9月份分批采收成熟种子。

3.8 采收与加工

种苗采收时间为10—11月份或来年春季越冬萌芽前。10月中旬前后是黄芪皂甙含量的峰值,为商品黄芪的最佳采收期。收获时先用打草机收割地上部分,然后用机械深挖防止断根。去净泥土,晒至半干后分级理直捆成把,晒或烘干后即成生黄芪,待售。

3.9 质量标准

黄芪商品规格等级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共同特点是外形呈圆锥形的长单条,断面呈典型的金盏银盆菊花心,有粉性,味甘清香有生豆气。区分点:一是色泽新鲜度,切面纹理清晰度,紧致性,粉性,生豆气。二是长度,中上部及末端直径长短。三是有无根须、短节子、外皮破损、老皮、虫蛀、霉变。有效成分黄芪甲苷不得低于0.04%,无农药残留,重金属总量小于国家标准值。

3.10 贮藏运输

贮藏运输时要保持通风、干燥、冷凉(30℃以下),相对湿度60%~75%,安全水分13%以下。

猜你喜欢

种苗黄芪土壤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土壤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黄芪是个宝
灵感的土壤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