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内涵价值及培养路径

2021-12-06

关键词:劳动精神时代

赵 页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劳动精神培育工作提升到人才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出顶层设计、全面部署,为新形势下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指明了方向。

一 劳动精神的内涵要义

人类千年的文明发展形成了灿烂的劳动思想,无论是先秦时期墨家提出的“赖其力者生”、清初教育家颜元的“习行”理念,或是近代西方亚当·斯密的“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新教伦理的“劳动天职观”等,都对劳动的内涵和价值提出见解,说明劳动是人类自我精神救赎的手段之一,没有劳动的世界,人类就没有出路。马克思是劳动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深刻指明劳动创造人类世界。新时代劳动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表明,人是劳动的生命存在,是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劳动创造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全部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通过劳动,人类开始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支配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劳动创造了人类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的视野,将劳动问题引入人类社会运动进程中,让人们在劳动发展中看到劳动推动人的发展与历史运动的自由力量[1]。“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人类运动史从实质上说就是人类社会的劳动发展史,人类的价值就在于人不断地改造、创造世界并推动人实现自身发展。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围绕劳动的价值意义、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等内容进行深刻阐述。他强调:“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3]这是对劳动者的高度肯定,也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解读。

培育和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一是要树立新时代劳动理念,即“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劳动实践中要辛勤劳动、不惧苦累、敬业乐业,在劳动过程中要遵守劳动纪律、诚实劳动、按劳分配,在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创造性劳动、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二是响应“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呼唤,这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释放创造的无限潜能,通过劳动创造美好未来;三是要弘扬新时代劳动风尚,即“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要形成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的劳动理念和社会风气,最终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二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及面临的挑战

劳动精神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是成就时代新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在劳动精神培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劳动价值观扭曲、劳动能力缺乏、劳动意识淡薄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成长为高素质的劳动者,投身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征程中。

1.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劳动不仅是人类谋生的手段,更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4]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若没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人们则极易迷失于丰富的物质生活中,缺乏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的大学生也难以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

2.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勉励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勇于追梦逐梦,而劳动奋斗正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确立、行为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劳动教育实践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培养创造性劳动的意识思维。在大学生中培育劳动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心志,把握正确的奋斗方向,在劳动创造中不断增强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劳动奋斗中体味人生幸福,在未来征途上努力实现远大理想和个人目标。

3.推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奋斗、劳动创造。回望新中国的发展,正是亿万人民的苦干实干,才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下,青年大学生即将接过奋斗的接力棒,参与到祖国的发展建设中,加入到“圆梦征程”的时代大军中。在大学生中培育劳动精神,提升劳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必将有利于建设创新型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军,进而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力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

(二)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严重误导了青年对劳动的认知,为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工作带来诸多挑战。针对上述情况,需要从劳动教育现状、劳动实践平台、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加以思考审视。

1.忽视劳动教育软化劳动认知。思想认知决定价值观念,许多青年学生在劳动价值认知和劳动价值取向上存在较大偏差。他们觉得劳动者收入低、地位低,看不起劳动者;觉得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再需要劳动,否定新时代“愚公精神”;或是觉得劳动费时费力、又脏又累,不愿意付出劳动,向往一夜成名、一夜成功、一夜暴富的捷径[5]。这无疑暴露出部分青年学生爱慕虚荣、眼高手低、好逸恶劳的心理状态,这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与劳动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2.缺乏劳动实践弱化劳动能力。劳动实践锻炼是提升劳动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代大学生参与实践锻炼的机会极少。大学生在家中多被视为“掌上明珠”,劳动能力、自理能力低下。学校层面,关于劳动实践类活动开展较少,即使有组织社会实践、义务劳动等实操类活动,也多是流于形式,错失了教育契机,影响了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态度。社会层面,各企事业单位、实践基地是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锻炼的重要场所,但当前社会各界为青年提供的劳动实践基地有限,减少了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的机会。

3.社会不良风气淡化劳动精神。社会环境、风气、热点话题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如今打开搜索网页,娱乐新闻常稳居热搜榜首位,而许多奋斗在一线的科学家、劳动模范的事迹却少有人报道。同时,随着微博、抖音等平台软件的普及,网红、主播成了“00”后青年向往的职业,“上学不如整容,高考不如网红”“网络主播月入百万”等不良宣传标语和社会风气严重淡化了劳动精神,让许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专业能力、踏实奋斗、勤勉劳动都不是成功的关键,寻找走红变美的捷径才是当务之急。

三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路径探析

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和挑战,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需把握主要矛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从劳动理念引导、劳动行为养成、社会环境渲染氤氲等方面发力推动。

(一)教育引导: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理念

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突出劳动精神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1.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解读与传播。劳动教育的核心和出发点应是劳动价值观教育,高校在劳动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的宣传解读,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准确把握劳动的价值内涵,结合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到劳动对于实现国家、社会、个人进步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发自内心地崇尚劳动。

2.把握劳动形态演变与劳动精神坚守的辩证关系。在新时代,人类的劳动形态、劳动技术、劳动工具已发生巨大变化[6]。劳动不是简单等同于“学工学农”,而是在强化个人自理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劳动科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能够利用最新的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无论劳动形态如何演变,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从未改变,要结合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一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明劳动之理,深刻认识到即使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仍是创新创造、人机协同的重要基础。

3.将劳动教育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突出劳动精神培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切实取得教育成效。《意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4]除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也要在各学科课程、文化活动中结合专业特点和活动特色融入劳动教育,传递出“实践出真知”“劳动是生存之本”“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观念意识。

(二)行为养成:夯实“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实干能力

劳动乃立身之本,劳动教育必须面向真实的生活和职业世界,做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坚持综合实施、因地制宜。

1.课上课下相融合,打造规范化校园劳动教育。高校要重视劳动教育的实践环节,建立开放多元的劳动课程体系,开展适合大学生年龄段、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常态化实习实践活动。在课程之余或寒暑假时期,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锻炼平台,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劳动创造,学会分工合作,善于观察思考,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整合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劳动的方法,学习劳动的纪律,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2.校内校外互打通,提供多样化社会劳动平台。高校需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挖掘社会可利用资源,构建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协同的育人团队,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多样化实践平台和实践辅导。劳动实践的内容不应局限于普通务工劳作,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升级,社会各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在劳动实践内容设计中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融入创新、创意、创业元素,注重对互联网思维、创新创造思维、大数据思维等趋势的教育引导,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7]。

3.家校协作同支持,开展日常化家庭劳动实践。培育劳动精神,拓宽教育途径,需要家校共同协作支持。家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起点,家庭劳动是日常化的劳动,高校要注重发挥家校联合的教育力量,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家庭劳动教育理念。在大学生寒暑假返乡期间,既是和父母团聚之时,也是最佳的劳动锻炼时期。家长要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家务技能,培养主动劳动意识和家庭主人翁的责任感。

(三)环境渲染: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风尚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高校应进一步推进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形成弘扬劳动精神的时代风尚。

1.强化校园劳动文化,挖掘劳动精神资源。高校可将劳动精神培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家训、四史文化和抗疫救灾等重大事件中的劳动精神资源。例如,可通过打造以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文化走廊,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技能比拼竞赛,制作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网络文化作品等方式,帮助青年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导向,在继承中弘扬和发展新时代劳动精神。

2.发挥榜样激励作用,选树劳动模范典型。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形成弘扬劳动精神的主流风气。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劳动先进事迹宣讲会等,让大学生与劳动模范面对面接触,聆听他们的奋斗事迹,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感念劳动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注重挖掘校园榜样,寻找爱岗敬业的模范教师和勤奋上进的模范学生,大力宣传模范师生的先进劳动事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榜样在身边,激励学生向榜样致敬看齐,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风尚。

3.监督抵制负面风气,形成正面舆论导向。为了引领劳动的“四最”时代风尚,也要加强监督抵制,当前仍有一些社会不良劳动风气言论易对大学生价值判断产生严重影响。高校应加强对“劳动无用”“投机为王”等贬低劳动精神的舆论的监督引导,加强对社会上一些“依靠理财和成功学鸡汤走向财富自由的神话”等不利实干的劳动观念进行正面导向,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官方媒体、辅导员公众号等教育平台发声亮剑,形成宣传工作合力,增强正面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的劳动理念。

劳动精神是推动新时代“中国号巨轮”前行的强大动力,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需要顺应时代规律,创新培养路径,坚持多方协作,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掌握劳动技能,砥砺坚毅品格,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劳动精神时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