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肉碱对草龟摄食生长和身体组成的影响

2021-12-05印丽云杨振才

中国饲料 2021年21期
关键词:粗脂肪肝脏饲料

武 帆,程 丽,印丽云,杨振才

(1.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24;2.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42)

草龟(Chinemys reevesiis),又名乌龟、泥龟和金龟等,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草龟喜静不喜动,在高密度养殖中活动量更小,而市售龟饲料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和能值较高,过剩的能量转化为脂肪,沉积在肝脏、腹腔或四肢内,使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引起脂肪肝病变。因此,需要调节脂肪代谢、降低身体内脂肪含量、促进其健康生长。

研究表明,L-肉碱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降脂、促生长等作用。水产动物高密度养殖可能会导致其内源性L-肉碱合成能力的降低,从而使体内现有的L-肉碱水平不能满足生长代谢的需求,进而影响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Li 等,2019)。因此越来越多的水产配合饲料中添加L-肉碱,以求满足水产动物基本的营养代谢需求。然而,肉碱对不同水产动物的作用不同(杜震宇等,2002),有些种类的饲料中添加外源性L-肉碱可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如银鲈(bidyanus bidyanus)、虹 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等(Yang 等,2012;Dikel 等,2010;章世元等,2009);也有些种类的生长没有明显改善,如里海拟鲤(Rutilus rutilus caspicus)和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等(Kordi 等,2012;杜震宇等,2002)。目前,L-肉碱对水产动物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鱼类,其对水生爬行动物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草龟为试验对象,测定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L-肉碱对草龟摄食生长和身体组成方面的影响,为肉碱在草龟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本研究设置饲料中L-肉碱添加水平为0、100、200、300、400 mg/kg 和500 mg/kg的6 个试验组(L0 组为对照组,L1~L5 组为肉碱添加组),每个试验组设置8 个重复养殖缸,每个重复缸内养殖10 只龟,共480 只龟。

1.2 试验材料 试验所用草龟稚龟购自湖北省天门市草龟养殖场,初均重为(8.28±0.54)g,共计1000 只。试验所用基础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为测定消化率,在饲料中加入0.1%的Y2O3作为标记物。将原料粉碎、过80 目筛,采用双螺杆膨化机(北京现代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调制、挤压、膨化成颗粒,稳定干燥后喷涂豆油。

表1 试验饲料组成及主要营养水平

1.3 试验条件 养殖试验在河北师范大学水产动物养殖实验室进行。试验用龟被养殖在直径为60 cm,高为70 cm 的48 个养殖缸中,缸内均配有电子温控仪,以保证试验期间的水温维持在(30±0.1)℃。为保持水质清洁,每天换水两次,试验用水为消毒、曝气之后的自来水。整个试验过程在室内弱光条件下进行,每天仅在收集残饵时开日光灯,水面光照强度约为120 lux。

1.4 试验方法 用高锰酸钾浓度为20 mg/kg 的药液对草龟进行20 min 药浴消毒处理,挑选大小均一,活动力强的480 只草龟随机分到各个养殖缸中进行为期两周驯化。驯化过程与正式试验过程的条件和饲料投喂情况一致。驯化结束后禁食1 d 称重,获得初始体重。每天定量、饱足投喂三次(8∶00、12∶30、17∶00),投喂30 min 后用虹吸管将剩余饵料吸出,收集于干净并已称干重的纱绢袋中,置于65 ℃鼓风干燥箱中恒温烘干,称重并记录残饵干重。为矫正残饵量,在相同试验环境下没有草龟的缸中投入定量饲料,相同时间后用相同的方法收回,计算溶失率。根据投饵量和矫正的残饵量计算草龟的摄食量。养殖期为56 d,结束后禁食1 d 称重,获得终末体重。试验期间,L1 组第8 个养殖缸因电子温控仪出现故障,故提前终止了该缸的试验。

1.5 龟体营养成分和Y2O3的分析 干物质的测定方法是将饲料样品在105 ℃的烘箱(上海博迅医疗生物有限公司)中烘干至恒重,龟体水分在65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粗蛋白质采用Foss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Kjeltec8420 测定(Foss,USA);粗脂肪采用索氏抽提法-石油醚提取测定;能量采用Parr 6300 全自动氧弹量热仪(Parr,USA)测定;粗灰分采用马弗炉(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灼烧法测定。

根据Refstie 等(1997)的方法消化样品后,采用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X Series 2(美国赛默飞)测定饲料和粪便中钇的含量,计算消化率。

1.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摄食率/(%/d)=It/[(mt+m0)/2×t]×100;

总消化率/%=(1-饲料中Y2O3含量/粪便中Y2O3含量)×100;

特定生长率/(%/d)=(lnmt-lnm0)/t×100;

相对生长率/(%/d)=(mt-m0)/m0/t×100;

饵料系数=It/(mt-m0)。

采用Statistica 10.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各试验组间的差异采用Duncan’s 多重比较,各肉碱添加组与对照组的差异采用LSD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显著。L-肉碱添加量与特定生长率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方法,显著水平为P <0.05。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饲料中L-肉碱添加量对草龟摄食生长的影响 如表2 所示,各组之间的特定生长率(F(5,41)=2.572,P=0.04102 <0.05)和相对生长率(F(5,41)=2.468,P=0.04811 <0.05)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L2 组最高,其次是L1 组,均显著高于L0 组和L4 组。试验L2、L1 组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61%、8.13%、15.54%、14.79%(P <0.05)。摄食率(F(5,41)=1.287,P=0.2883>0.05)、总消化率(F(5,12)=1.264,p=0.3405>0.05)和饵料系数(F(5,41)=0.5045,P=0.7711>0.05)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草龟的特定生长率与L-肉碱的添加量回归关系显著(F(3,43)=4.400,P=0.009),回归方程为y=22.320x3-17.530x2+3.469x+2.084,解得特定生长率最高点对应的L-肉碱添加量为0.1324 g/kg,即132.4 mg/kg。

表2 饲料中L-肉碱添加量对草龟摄食生长的影响

2.2 饲料中L-肉碱添加量对草龟体成分和肝脏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如表3 所示,添加不同梯度的L-肉碱对龟体的水分(F(5,24)=0.1153,P=0.9878>0.05)、粗蛋白质(F(5,24)=0.8130,P=0.5521>0.05)、粗脂肪(F(5,24)=0.03807,P=0.9991>0.05)、粗灰分含量(F(5,24)=0.3101,P=0.9020 >0.05)和能值(F(5,24)=0.07165,P=0.9959>0.05)均无显著影响(P >0.05)。添加不同梯度L-肉碱会显著影响肝脏粗脂肪含量(F(5,12)=3.161,P=0.04753 <0.05),L3 组的肝脏粗脂肪含量较L0 组比降低25.72%(P <0.05)。

表3 饲料中L-肉碱添加量对草龟体成分和肝脏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料中添加L-肉碱对草龟摄食生长的影响成年水产动物的体内较少出现肉碱缺乏的情况,但对于尚未发育完全的幼体,自身的肉碱合成不能满足机体的正常生长需要,会限制其快速的生长。在这种情况下,适量添加外源性L-肉碱显得尤为重要。

在饲料中添加外源性L-肉碱,可通过提高水产动物的饲料利用率来促进生长(Yang 等,2012;章世元等,2009;汪军涛等,2009);研究表明,其对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黄河鲤鱼(Cyprinus carpio)和彭泽鲫等(苟庚午等,2016;郭黛健等,2011;罗萍等,2006)均有促生长作用,但饵料系数差异不大;还有少数水产动物通过提高摄食率来促进生长(Ma 等,2008;Twibell 等,2000)。但是L-肉碱的添加对一些鱼类生长并没有促进作用,如里海拟鲤、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和杂交罗非鱼成鱼等(Kordi 等,2012;刘兴旺等,2012;Yang 等,2009)。L-肉碱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与水产动物的种类(杜震宇等,2002)、试验期间所处的生长阶段(Ozório 等,2001)、水质参数(Li 等,2019)、饲料成分以及养殖期间所处环境(杜震宇等,2002)等有关。

本试验在配合饲料中添加L-肉碱,显著提高了草龟的特定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其中L1 组和L2 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特定生长率为标准,通过非线性回归可以得出草龟配合饲料中L-肉碱的适宜添加量为132.4 mg/kg。总之,在草龟配合饲料中添加L-肉碱促进了草龟的生长,但并未对摄食率和饵料系数造成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添加外源性L-肉碱可促进体内物质的代谢,足量的L-肉碱使草龟充分发挥了最大氧化供能能力,使新陈代谢率提高进而提高生长速度(张明辉等,2008)。

3.2 饲料中添加L-肉碱对草龟体成分和肝脏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补充L-肉碱可增强脂肪酸的氧化,从而降低机体脂肪含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L-肉碱能够降低不同鱼类的脂肪含量,并增加蛋白质含量,或降低组织和鱼体的蛋白质分解代谢,表现出显著的蛋白质储留效果(郭黛健等,2011;Chen 等,2010;Jalali 等,2010)。但也有研究报道,在饲料中添加L-肉碱并未对体成分产生显著性影响。如对吉富罗非鱼幼鱼、大菱鲆和黑鲷幼鱼(Sparus macrocephalus)的研究(孙蕾,2016;刘兴旺等2012;彭士明等2010)。与这些研究的结果相似,本试验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L-肉碱也未对草龟的体成分产生显著性影响。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龟体粗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因此,在草龟配合饲料中添加L-肉碱可能对节约蛋白质有积极作用。

肝胰脏是鱼类进行脂肪酸β 氧化和调节脂肪蓄积的主要器官(田娟等,2009),而L-肉碱作为脂肪酸氧化的关键因子,可促进脂肪酸的氧化,避免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和脂肪肝症状的发生(杨文平,2017)。如在黑鲷幼鱼、尼罗罗非鱼和罗非鱼的研究中发现(彭士明等,2010;Chen 等,2010;杜震宇等,2002),添加外源性L-肉碱可降低肝脏的粗脂肪含量。吉富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肝脏粗脂肪含量随L-肉碱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苟庚午等,2016;黄凯等,2010)。本试验在草龟饲料中添加外源性L-肉碱后,显著降低了肝脏的粗脂肪含量,其中L3 组的肝脏粗脂肪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各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总之,添加适量的L-肉碱可起到降低肝脏粗脂肪含量的效果,对蛋白质分解有节约作用。但添加过量的L-肉碱可能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荷,从而提高肝脏的粗脂肪含量。

猜你喜欢

粗脂肪肝脏饲料
七种行为伤肝脏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原来饲料还可以这样玩!许愿斌用短短1年时间,开辟了饲料创业新赛道
肝脏里的胆管癌
粤海饲料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四种牧草在滨海盐渍土生境下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的研究
饲料Ⅱ个股表现
常用杀菌剂对芝麻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肝脏病人的饮食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