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艺术与音乐疗法的内在联系

2021-12-04梁晖长春光华学院

艺术品鉴 2021年36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心理音乐

梁晖(长春光华学院)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在身体和心理上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音乐艺术具有极强的感染性,能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很大益处。音乐疗法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近年来,以其自身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如在儿科,用音乐疗法来满足新生儿心理需求,让其产生安全感,另外,还被应用到肿瘤、精神科等领域。总的来说,音乐疗法借助音乐艺术的美感,被广泛应用到预防、临床和康复等方面。因此,深入探究音乐艺术与音乐疗法的内在联系,并总结出提升对策,成为摆在医疗界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疗法的内涵

(一)音乐艺术

音乐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审美功能,一种是非审美功能。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音乐的非审美功能,主要包括认知、治疗等方面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艺术可以再现生活的变迁以及人们的心理状况,能够反映出人们在某个时期内的精神状态,能够对人们的情绪状态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从而具备保健和促进健康的作用。

(二)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利用音乐艺术的生理效应和心理效应,运用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心理健康。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水平,而且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现阶段医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音乐疗法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大量医护人员的认可和重视。音乐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被治疗者可以在音乐治疗环节中放松下来,通过一定时间的音乐引导、音乐想象等,被治疗者的精神会越来越正常,促使被治疗者能够接受现实,并且,积极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当前国外一些国家将音乐治疗运用到医疗环节,如对特殊儿童进行听力训练,治疗老年病,缓解各种手术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疼痛等,音乐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系统化的应用。这些应用都集中体现了音乐艺术在治疗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医疗手段,运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由此可见,音乐疗法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安全性较高的干预手段,以患者为中心,带给患者轻松愉快的体验与感受,充分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二、音乐艺术对音乐疗法的作用分析

(一)预防保健作用

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能带给人美感,是让人获得美好心情的重要途径,而美好心情有时比药物更能缓解人的疲劳和痛楚。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能让原本紧张的大脑皮层部分得到放松,进入休息状态,有利于协调身体各个环节。音乐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功能,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情绪,调节人的心理和生理,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状态。根据调查显示,音乐指挥家一般都长寿,归其原因,主要是他们的工作性质让体力和脑力劳动达到了很好地协调,进而让生理、心理获得良好锻炼,机体活力得到强化,有利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如人们常说“劳逸结合”,工作和学习中也注重通过音乐来放松身心,调节氛围,将繁忙的工作、学习同休息协调好,让身心达到一个良好状态。

(二)促进心理健康作用

音乐在心理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辅助功能,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音乐艺术的感染性很强,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有利于调节人的情绪情感,让人们从音乐中获取对心理健康有益的内容。音乐的美好旋律,可以传递丰富情感,调适人们的心理。例如,当前备受推崇的“音乐阵痛分娩”,有些医院会为即将分娩的孕妇播放一些她们喜爱的音乐,目的是帮孕妇缓解由于镇痛造成的焦虑。另外,音乐还具备一定的隐性教育功能,让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在无形中发生改变,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心理健康。如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些爱国歌曲和音乐,能够很好地唤醒我们的灵魂,培养良好品德,树立自信。

(三)促进幸福指数提升

音乐可以让人心灵安静,通过音乐疗法使人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当中,从而身心放松,让自己心灵安静,从而缓解过度焦虑、紧张、压抑的负面情绪,尤其是停止过度思考令人焦虑的事情、灾难化的念头,以及停止反复思考悲伤的往事等。当消极的情绪发泄到一定程度时,人的内心深处的积极力量就会开始抬头,这时音乐治疗就会开始逐渐地使用积极的音乐,以强化内心的积极的情绪力量,最终帮助被治疗者摆脱痛苦和困境,让人感受到美好,从而给予病人温暖的感觉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感,因为美好的音乐可以激发人对生活的欲望、动力,也可以让人通过想象来感受音乐当中的美好场景,也能让人对音乐中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获得很多的力量。这是一个重新面对和体验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性格上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在人格上更加成熟,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

(四)促进音乐治疗产业发展

当前,音乐疗法在我国逐渐受到认可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医疗界专家学者开始关注音乐疗法,并积极展开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工作,试图以音乐、心理健康为基点,构建适合我国患者的音乐疗法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工作,这也为该学科领域在我国迅速发展提供了契机。音乐疗法属于交叉性学科,具体治疗方法和内容可能会涉及到音乐艺术、心理学以及医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而当前我国很多从事音乐治疗工作的人员,其音乐素养并不高。借助多种途径去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音乐艺术素养,能极大提高最终的治疗效果,也将有利于我国音乐治疗产业向前发展。

三、音乐艺术在音乐治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音乐疗法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认可,越来越多的病人医护人员倾向于借助音乐来进行治疗。然而,相比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虽然在音乐治疗领域取得一定成效,但基于音乐疗法在我国起步晚,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较少,还未受到普遍推崇,人们在认识上仍存在偏差,对音乐疗法的认识比较模糊。例如,有些人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觉得音乐是用来聆听或者欣赏的,能够意识到音乐可以释放压力,舒缓身心,但并不觉得音乐还可以治病,对音乐疗法知之甚少。还有些医护人员和病人,受传统治疗模式影响,并不认可音乐疗法,认为治疗作用不大,不愿意运用这种疗法来辅助病情救治。另外,作为理论研究前沿阵地的大学,对音乐疗法的最新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造成理论指导实践能力较弱。

(二)治疗队伍力量薄弱

音乐疗法主要是借助音乐艺术魅力来对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进而促进身体健康。可以说,音乐治疗师在我国音乐治疗领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的音乐艺术素养水平会对最终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音乐治疗领域的相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来促进音乐治疗师的音乐素养,扩大音乐治疗人才队伍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然而,当前,我国音乐治疗师存在音乐素养参差不齐现象,加上培养力度跟不上,造成音乐治疗人才缺口,无法达到音乐治疗实际需求,尤其缺乏接受过相关专业教育,且具有丰富音乐治疗经验的人才。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音乐疗法队伍,一些大学也在开设相关课程,但重视程度仍有待加强,能真正将理论同临床结合起来的学生较少。总的来说,人数不够、业务能力跟不上等问题,会阻碍我国音乐治疗业整体发展。

(三)方法缺乏针对性

音乐艺术有声乐和器乐,再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又有多种形式,以歌曲为例,按演唱方法,有通俗、艺术及民族歌曲等。为了提高音乐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音乐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取恰当的方法和内容。尤其是当今社会物质条件变化,网络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数字化世界,思想和心理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影响,由此带来各种思想、心理问题。然而,当前在音乐治疗领域中,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之下,治疗师所选取治疗的方法或内容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与患者沟通不够深入,对患者缺乏全面了解。有的甚至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治疗经验,发达国家虽然在音乐治疗方面经验丰富,但基于国情不同,人们所表现出的素养、喜好也不同,所以,在具体治疗过程中仍需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治疗手段过份西化

由于中国人不愿外露的封建内敛的民族性格特征,西方某些与精神分析有关的音乐治疗学理论以及像音乐催眠术之类的音乐治疗方法与技术就不太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音乐治疗理论的时候应当适时地考虑到哪些音乐治疗学的内容、方法更适应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文化背景和社会内涵,并将其理论选择性地加以借鉴和发展,而并非全盘皆收。

四、提升音乐艺术在音乐疗法中应用的对策

(一)强化认识,重视民族音乐疗法

音乐艺术能够带给人们美感,抒发情感的同时,对人的心理、精神上的治疗功效已非常显著。在我国,推行音乐疗法已然成为一个趋势,它将以其自身的优势带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向前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音乐疗法建设,缓解病痛给患者带来的心理负担,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要转变理念,给予足够支持,加强民族音乐治疗宣传力度。为了强化音乐疗法的应用效果,音乐治疗人员在治疗过程中要重视融入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借助中华音乐文化的魅力,来增强患者对音乐治疗的认同感。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极强的民族精神,能够体现出华夏儿女的情感、意志、力量和追求等。作为音乐治疗人员,一定要坚信民族音乐的魅力,认识到民族音乐所包含的治疗价值,认识到民族音乐在音乐治疗领域的重要地位。同时,要将这种情感认同传递给患者,带给患者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二)加强治疗队伍建设,增强整体素质水平

基于我国音乐治疗领域高素质人才缺乏,相关部门要加强音乐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壮大音乐治疗队伍,提升整体素质水平。

首先,音乐治疗领域相关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来发挥音乐治疗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术带头人发挥好榜样作用,带头开展音乐疗法相关学术研究,借助自身影响力,及时向业界传递音乐治疗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并积极走向患者,推动音乐艺术在音乐疗法中创新应用,提升骨干力量整体素养水平。其次,相关部门要制定具体培养方案,定期组织音乐艺术、心理学、医学方面的进修班、研讨会等,积极搭建沟通平台,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来为音乐治疗人才开展业务能力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在音乐、心理健康、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最后,治疗师的思想教育状况也不能忽视,要重视对他们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学会尊重患者,热爱职业。当然了,音乐治疗不是关起门来进行治病,因此,也要创造调研机会,鼓励音乐治疗人才去学习国内外业界先进的治疗经验,深入挖掘我国深厚的民族音乐治疗潜质,做到立足传统,中西融合。

(三)坚持个性化治疗,强化治疗效果

音乐疗法需秉持以患者为主的理念,立足患者病情,结合患者年龄、文化、兴趣等,为他们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一是治疗人员要转变治疗理念,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对音乐治疗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对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将医院“要求我这么做”,转变成为了患者“我需要这么做”,并将这种自觉意识转变成具体服务行为。当治疗人员心系患者,他们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让患者满意的目标,根据患者间的差异性,选择最佳音乐,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

二是优化治疗模式,完善治疗过程。音乐治疗师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之后,仍需继续跟进治疗过程,详细记录每个环节,针对突发情况要及时查找原因,并第一时间做出调整。如可以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音乐治疗,把患者的详细信息及时记录归档等。具体治疗过程中,治疗人员要细心观察患者在音乐活动中表现出的节奏特征,及时捕捉并分析患者的心理波动,从而为治疗的“药方”提供充足依据。

(四)在音乐治疗中遵循音乐艺术选择原则

通常情况下,音乐治疗会选择两种类型的音乐艺术作品。一种是选择节奏舒缓、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促使患者的情绪、血压恢复正常;一种是激昂亢奋的音乐作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精神状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此外,在音乐治疗原则上,需要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展开音乐疗法。不同的患者,精神状态是不同的,需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方案,绝不可生搬其他患者的方案。同时,需要在征求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之后,在进行音乐疗法,不可强求。在治疗过程中,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了解被治疗者的苦闷根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音乐治疗。通过一对一的心理疗法,可以保护被治疗者的隐私,对于那些敏感的患者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音乐疗法其实是一项长期的、慢效果的治疗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相关治疗人员需要坚守治疗原则,选择适合的音乐艺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

五、结语

音乐能够带给人美感,让人放松身心,抒发情感,将音乐艺术融入到现代医疗中,能够在治病和调整身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预防保健、促进心理健康等起到重要辅助功能。然而,音乐疗法在当前的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更多的医护工作者和音乐界专家共同努力,不断丰富音乐疗法的新思路新方法。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心理音乐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