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的艺术处理方法研究

2021-12-04张年华河北师范大学

艺术品鉴 2021年36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春潮

张年华(河北师范大学)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俄罗斯著名音乐家,其创作的浪漫基调的音乐作品《春潮》,被人们誉为浪漫曲中的明珠。为了解浪漫曲《春潮》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处理技巧,掌握作品背后展示出的情感,本文从创作背景展开分析,对《春潮》音乐特点和艺术处理方法做出具体的研究,为音乐鉴赏和演唱学习提供参考,更是对于这首作品艺术价值和魅力的全方位展示。

十九世纪欧洲的音乐市场中,俄罗斯作曲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并以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作品,将俄罗斯音乐派别的旗帜树立在世界舞台上。其中,拉赫玛尼诺夫以其强烈浪漫气息的音乐作品,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音乐创作者。他的经典代表作《春潮》就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展示着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气质,被人们誉为具有国家特色的艺术珍品。对于《春潮》浪漫曲的分析和艺术处理方法的研究,可掌握作品背后的情感,了解浪漫曲式的艺术风格,为后续的音乐创作和学习提供参考。

一、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创作背景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家和指挥家,在音乐创作中,受到民族主义的深刻印象,他创作出具有明显浪漫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被世人评价为柴可夫斯基的接班人,表达着对自然的美好憧憬。拉赫玛尼诺夫出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从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并在专业的领域中学习钢琴和交响乐等。他凭借自身对音乐的较高造诣,创作浪漫题材和声乐载体的音乐作品,表达着对于民族的热爱。《春潮》便是他最具表达性的作品之一,他选择与诗歌相同的歌词,来营造歌曲浪漫的氛围,描绘着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表达着对自然风景和美好生活渴望。他的浪漫曲与其他创作风格存在的最大差别为,不采用民谣等创作形式,歌曲内容重叠度不高。即便是歌词和曲调存在着部分重复,也是织体的变奏。这种更加细腻的处理方式,使乐器随着音乐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也展示着俄罗斯浪漫音乐的风格和特色。

二、《春潮》浪漫曲的音乐特点

(一)音乐主题特点

《春潮》创作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拉赫玛尼诺夫以音乐为主要的情感抒发渠道,将自身对于祖国的担忧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全部倾注在创作中,借助四季流转变化,来表示国家所处的困境一定会过去,春天将在不久到来,阳光会重新照耀着的大地,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一定的希望。《春潮》浪漫曲有着恢弘的气势,又在浪漫奔放的曲调中融合热切的期望,以及对祖国现状的担忧,在充满希望的情绪下来完成音乐的表达。其表现出的主题特征,为悠长的旋律线条,整体曲调较为柔和唯美,即便是激昂的高潮部分,也利用线条感的曲式来表达突破困境的态度。在音乐跨度上,由于整体的节奏较为紧密,且选择力度较强的强音,使音乐的起伏明显,整体表达鲜明且有力,有着强烈宣泄情绪的作用。

(二)曲式和节奏特点

在曲式结构上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没有设置复杂的曲调构成,而是利用二部曲式来展示自己对于春天和美好生活的期望。在作品第一段选择在六连音上添加弦外音,使整体曲调婉转悠扬,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在第一段的后半部分,作者设置的几个弦外音,使整体旋律更加丰富,整体的感情基调明亮,在结尾迎来小范围的高潮。第二段相较于第一段的轻松愉快氛围,第二段添加情感元素,旋律以较为轻松的行板为开头,并以缓慢的节奏润色整体旋律,表达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并在所营造浪漫气息中结束旋律。从音乐节奏上来看,主要以八分、十六分、附点四分音符为主,使节奏的衔接更加紧密,整体的节奏感也与音乐基调相同,保持着统一的抒情浪漫风格。

(三)歌曲演唱的特点

浪漫曲《春潮》的艺术处理技法,不但在音乐创作中能够发觉,在艺术表演中也能够了解其音乐存在的特征。在歌曲的开头部分,为铺垫歌曲的情绪,并强调歌曲创作的背景色彩,利用较强的音调进行演绎。在歌曲层层的递进中,演唱者伴随着音高的变化,开始提前准备激昂兴奋的状态,不但保障高潮部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高音的持续和流畅,还使呈现出的感情层层递进,将自身融合到演唱的状态中,更好的带动观众的情绪,感受《春潮》的热烈与激情。对于具有感情色彩的部分,对于音乐的诠释需要演唱者保持较高的观察力和情感带动力。借助高超的演唱技巧,将理解到的内容通过演唱表现出来。同时,注意演唱的变化,面对明朗的部分,有效的控制演唱力度,来使歌曲的旋律更加流动。并利用较为稳定的气息,更加轻巧的来传达歌曲的情绪。使音乐在自然流动中,为观众展示出曲调曲式的特点,使大众有着较高的视听体验。同时,对于歌曲内容的表述,以清晰自然的方式,可使音乐表演与乐器融合的更加紧密,在音乐的带动下,以及歌词内容的理解下,使人们了解作者创作的目的,掌握歌曲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情感。与拉赫马尼诺夫一起,在长久的压抑下,迎来自由和春天的希望,在阳光的照射下和音乐情感的带动下,获得更深刻的启示。《春潮》虽然作为一首结构简单的乐曲,但是在作者良好的构思和创作下,赋予作品丰富的艺术技巧,以及歌曲内容的深刻性,可使人们在音乐中获得希望和力量,感知到生命和自由的可贵,在艺术中思考生命的含义。

(四)声乐和钢琴弹奏相互配合的特点

拉赫尼玛诺夫所创作的《春潮》大部分为诗词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整体呈现出的音乐风格有着浪漫唯美色彩,需要在弹奏和演唱之前了解作品中蕴含的表情符号和力度符号,掌握伴奏的技巧,并完成声乐和钢琴演奏之间的配合,使二者相互独立又是一个整体。在合作过程中当声乐作为主旋律时,伴奏需要做一定的让步,减轻弹奏的力度,使伴奏音和缓。但是也要像对待独奏曲一样,不要将伴奏作为声乐的陪衬,而是作为浪漫曲的重要声部,使伴奏处理的更加细致和完善。而声乐表演也要主动融合伴奏,在反复了解作品创作思想和内容后,与伴奏进行配合。根据曲调曲式的变化,调整演唱的情感和技巧,在伴奏作为主旋律占据主动权时,声乐需要多加配合,不与伴奏相互碰撞,而是起着引导的作用,使声乐和伴奏相互协调,并最终融为统一,呈现出更好的表演效果,带给观众深刻的艺术体验。

三、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的艺术处理方法研究

(一)艺术处理演唱表情术语和起音,正确表达《春潮》作品情感

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浪漫曲《春潮》这一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不仅是这首音乐的灵魂之处,更是体现创作者艺术水平,引导聆听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艺术处理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这首音乐作品时,就需要演唱者全面分析和深刻体会作品包含的真挚与浓郁情感,真正把握住作品的灵魂,结合自己的情感认知将歌曲内在情感演唱出来,进而才可对《春潮》做到有效的艺术处理。同时,还需要演唱者根据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中的情感内涵,进一步掌握该作品的演唱表情术语和起音,明确此首作品的音乐表情术语是Allegro(快板)、vivace(活跃的),掌握拉赫玛尼诺夫想通过此首歌曲,表现出自身对春天的渴望思想。然后以充分表达出这种情绪为目的,在演唱整首音乐作品过程中,需要演唱者保持声音的连贯性,切记不可因休止符的出现,而自主打断歌曲的连贯性,导致整首歌曲演唱的支离破碎。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这部作品,还有几处的起音与演唱表情术语是属于循序渐进、缓缓增强的,正是因为这几处的起音增强,才将作品情感、情绪推向了高潮。比如,第16 小节中的“fff(极强)”已属于最强起音,但在实际演唱过程中,并非是需要演唱者以呐喊的方式将此阶段喊出来,而是需要依靠演唱者自身沉稳的气息,使整个演唱阶段的气息变得更加浑厚有磁性。另外,还需要演唱者艺术处理好起音问题,要注意在快速的演唱中稳定气息 在轻巧的演唱中表达歌曲意思,在唱慢节奏的乐句时,不能懈怠拖拉,不能出现拉长音唱法。同时还需要多使用软起音与舒起音,演唱低音时可运用胸腔控制低音的音色,但又要保证与高音在一个气上,像拉大提琴一样从高到低,使声音统一,来配合浪漫曲《春潮》的曲风,有利于凸显整个声乐作品的风格。

(二)艺术处理《春潮》节奏和速度,促使浪漫曲演奏的完整统一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这部声乐作品的第一句话,需要演唱者强调演唱背景色彩与节奏速度,注重对因短速度与节奏的掌控。比如演唱到“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一段落时,虽然这两句属于重复段落,但对于演奏者感情的变化与节奏速度的掌控,确实需要递进式地增强的,越来越突出演唱者激动的心情。尤其是在演唱到琶音低音5 到高音5 这一音段时,更是需要演唱者提前准备好极其兴奋的状态,发挥自身音频节奏与音调掌控能力,将高音部分支撑起来,快速找到歌唱的状态。并积极与肢体动作和表情协调好,跟随歌唱节奏与速度,实现软件与硬件的相互配合,来进一步达到浪漫曲演奏完整统一、默契配合的效果。对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的艺术处理方式,还包括咬字发音,是需要演唱者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演唱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时,都需要将咬字发音做到清晰流畅、准确无误。尤其是当演唱者在演唱不是本国语言的声乐作品时,更需要其深入了解演唱作品歌词大意,了解每一部分歌词的节奏、速度及情感内涵等。然后在不断反复练习朗读,将歌词大意,书记于心,将歌词语调、节奏和速度掌握在心,最后再将歌词带入曲中,有效处理好《春潮》演奏过程中的语言和节奏速度问题,最大化保持浪漫曲演奏的完整统一。另外,拉赫玛尼诺夫所创作的浪漫曲《春潮》,在进行艺术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解决演唱者呼吸的问题,需要演唱者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该作品的曲风和情感变化,以积极演绎歌曲的态度,将《春潮》这部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满满正能量演绎出来。并适当融入自己的情感来感染自己打动别人,实现对作品情感的传递,以此来激发聆听者产生情感共鸣。

(三)艺术处理《春潮》演奏和伴奏,与《春潮》伴奏形成良好配合

由于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这部声乐作品的演奏,是需要声乐演唱者与伴奏者共同出演的,所以就需要做好此方面的艺术处理,提高二者间的默契度与配合度,使演奏者与伴奏者形成良好配合,来提高浪漫曲《春潮》演奏效果。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演唱者与伴奏者明确认识到这首曲目本身速度的灵活性特征,做到与声乐演唱者在速度弹性音段中的良好配合,来保障在同一个点同时卡在节奏的拍点上,让声音在该出现的位置上同步演奏出来。同时,还需要声乐演唱者与伴奏者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共同为完美发挥演出效果而努力,无论是在作品演奏速度变化、力度变化以及情绪变化上,还是在平时的合作练习中,都需要形成同步性、一致性。要学会相互倾听、相互感受彼此的音乐情绪表达,做到真正与伴奏者融为一体,形成对音乐理解的一致性,并在演出中传达给观众,以便于为观众带来良好的视听盛宴。另外,还应当弹奏前、间奏、尾奏前,深入了解歌曲中的歌词、创作背景与声乐旋律,了解演奏与伴奏之间是否有相关联的地方。因为在诠释浪漫曲过程中,前奏、间奏、尾奏与伴奏部分的配合非常重要,他们之间的交接与传递不能存在任何间隙,对曲谱中出现的任何力度符号与表情术语都需要加以练习,对任何难度技术要单独进行练习,不可有半点含糊。这样才能使整体音乐连贯而成,从整体上提高音乐表现力。最后还可通过积极锻炼触键、手指技巧、踏板等伴奏中的演奏技巧,根据乐曲旋律调整演奏手法,有利于更好的演奏出完美的《春潮》浪漫曲作。

(四)艺术处理《春潮》作品情绪,有效带动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为了正确处理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春潮》作品情绪,将创作者的艺术情感充分表达出来,通过有效演奏来带动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达到良好演奏效果。相关演奏者首先要在演奏先提前了解本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以便于更好的诠释作品情绪内质。作为世界音乐史上重要的音乐流派,拉赫玛尼诺夫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创作的音乐,不仅是采用具有浓重民族色彩的音乐语言,更是蕴藏深深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这种民族情感是单凭语言无法描绘而出的,只能用音乐来感受体会,并向外界传达自身情感。因此,在艺术处理《春潮》作品情绪时,一定要对俄罗斯音乐历史发展进程及音乐风格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多欣赏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创作特点、意义与风格。才能更好地体会音符深处的艺术灵魂,从而真正将作品中的情绪演奏出来,达到良好的演奏效果。其次,在演唱慢乐句时,不能因刻意放慢演唱速度,而不注意声音的流动感,一定要保证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声音走向要明确,保持声音流动,进而才能重点表现出本音乐作品的深情特点。此外,在演唱本作品时,需要注意调整强弱与动静的声音对比处理,在演唱强的部分时,所表达的情绪应是激昂、愤怒或是激动的。在演唱弱时,所表达的情感应是委婉、抒情的。只有与作品思想、作者情感与音符情绪达成一致,才能真正将作品的内在思想表达出来,从而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为观众呈现更加高效的演奏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拉赫玛尼诺夫所创作的《春潮》作为浪漫曲的代表作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这部作品所展示出的情感、曲调、节奏等音乐要素,都有着明显的浪漫曲调特征,并包含着强烈的意境,展示着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天赋。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在艺术处理方式之上对于情感的表达,作者面对当时社会发展形态,以浪漫基调的音乐作品寄托情感,展示出自身对于国家的热爱,使这首作品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春潮
山东: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
晋源花卉小镇:梅芝园艺秀春潮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农谷沃野涌春潮 打造一流国家农高区
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作品33之8的演奏分析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