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立医院应如何正确对待大型巡查问题反馈

2021-12-03徐长顺龚文涛姜悦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16期
关键词:巡查公立医院解决问题

文/徐长顺 龚文涛 姜悦

巡查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闻过则喜”“改过不惮”,应是公立医院对待巡查反馈问题时的基本态度。

大型医院巡查是新时期、新阶段落实中央巡查制度,体现政府监管职能,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监督,强化医疗服务监管的重大制度安排。巡查的是公立医院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体现的是落实办医职责的政治责任和监管职责。公立医院如何正确对待大型巡查工作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关乎能否真正形成合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局。

“发现问题是能力、正视问题是党性、解决问题是政绩”,只有紧紧抓住问题,明确方向,理清思路,才能实现巡查的目的,即巡查并非最终目的,而仅是手段,是为了通过巡查,发现问题,真正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为此,笔者认为,对待公立医院大型巡查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医院管理者尤须积极面对。既要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更要从善如流、改过不惮。

要正确看待问题

盯着问题做工作,瞄准薄弱环节抓落实,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有效工作方法。对于医院管理者来说,“意见建议”不是洪水猛兽,而是更多解决问题的视角和方案的选择,是我们抓工作、搞建设、谋发展做决策的“灵丹妙药”,是我们改善医疗服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可贵的问题意识。我们领导干部都是做决策的,要想成“决策中人”,首先要成为“问题中人”。脑袋里要时常装着事关医院建设发展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解决问题出效益。

解决问题,是提高工作质量效益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传统的发展观相比,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又好又快地发展,谋求的是高质量、高效益地发展。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不重视研究解决问题,就会浪费时间,耗费资源,制约发展效益;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越来越高。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问题的高效率,就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高效益。

从笔者巡查医院的实际情况看,极个别医院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是存在的,导致其建设水平总是在低层次上徘徊。正如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有问题而不摆到桌面来,就会长期不得解决,甚至一拖几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因此,必须把解决问题作为党委决策的聚焦点,真正使解决问题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

其次,解决问题出正气。

一个单位的全面建设,重在带风气、树正气、鼓士气,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树正气。一个单位的新风正气,不仅要靠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更需要通过解决问题来激发和推进。从实践角度看,解决问题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更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凝聚意志、增强力量、纯洁关系、振奋精神,对于培育正气、维护正气、弘扬正气,起着直接的、重要的作用。在群众关心的敏感问题上、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上、制约单位建设的突出矛盾上,等等,每解决一个问题化解一个矛盾,就能在赢得群众信任、凝聚职工力量、激发单位士气上前进一步。

再次,解决问题出政绩。

笔者感到,衡量一届班子、一任领导的政绩,可以有这样的那样的指标或标准,但这指标那指标,解决问题才是硬指标;这标准那标准,解决问题才是高标准;这奖杯那奖杯,群众口“碑”才是金奖杯。比如,公立医院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如何给老百姓更好的就医体验,如何使我们就医的流程更为科学、更为人文,我们既要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如何方便于医院管理,更多是要从患者的角度看如何更科学更便捷, 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群众的口碑。

此外,解决问题还能出干部。管理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从解决问题中经风雨、长筋骨。我们只有在解决问题中才能识别干部,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丰富实践中培养和摔打干部。

要善于分析问题

医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个点,也可能是个面;可能是个过程,也可能是个结果。但我们分析问题,一定要落在本质上而不是现象上。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正视问题,是有效解决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及时发现问题,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先机;切实找准问题,才能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问题查找越深入,解决问题才可能越彻底。

公立医院管理者一定要以大型医院巡查为契机,以清醒的认识、正确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举一反三,由表及里,去伪存真,以坚强的党性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把单位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查清,勇于在揭露矛盾中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第一,分析问题要树立高标准。

标准代表着水平、体现着能力。没有很高的标准,就看不到差距、找不准问题。我们医院党委班子、各支部和职能部门,要结合大型医院巡查,对照巡查反馈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对照检查。既查问题的表现,又查找问题的根源;既查巡查出来的问题,又查事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院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各支部、各科室,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建议,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比如,虽然国家政策三令五申,但个别外转病人、违规外出会诊、收受红包等问题有时还会存在?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为什么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什么总有极个别人对规定熟视无睹、依然我行我素?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医院管理者的深刻反思。

第二,分析问题要由表及里。

医院存在的问题,可能表现不一,但根子在管理,都能从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上找到原因。

比如,有些公立医院建筑体量很大,基础运行成本很高。红楼梦中有句话:“外头看着轰轰烈烈,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每天开门仅运营成本就要几十万元。这种情况下,医院职工一定要把医院当“家”去持,精打细算,动脑筋、想办法,而职能部门既要善于算一次性投入长期获益的大账,更要算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小账,而不能仅仅着眼于实体要素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必须从风险的视角着眼,才能真正降低成本。

第三,分析问题要坚持群众路线。

大家都在学党史,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群众路线实践史。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力量源泉。广大医务工作者处于医疗工作一线,对医院建设、医疗业务、患者需求感受最为真切、了解最为直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班子成员和科室主任要真心诚意请广大医职人员给单位建设尤其是高质量发展提意见找不足,真正搞清楚大家关注什么、期盼什么、需要什么、担心什么,利用“接诉即办”这个主渠道,反思工作指导思想是否端正、服务患者是否到位、自身形象是否良好。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解决问题的眼界就能更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能更清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就有了更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要勇于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不是目的,根本落脚点在于通过解决问题推动科学发展。我们一定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己任,把高质量发展当追求,树立主动作为的态度,激发迎难而上的勇气,加强调查研究,拿出管用办法,在解决问题中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解决问题要有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

中国有句古话:“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丧失信心、无所作为。

以无私无畏的精神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党政一把手。要敢于唱“黑脸”,对单位建设尤其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敢于正视和揭露,理直气壮加以解决,决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

在巡查中我们发现,为什么有些问题党委也决策了、制度也规定了,总是在“最后一公里”上出问题?我们强调的是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调的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有机结合,我们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既不能借口集体领导而无人负责,也不能强调分工负责淡化集体领导,两者不可偏废。

各位院领导和科室主任务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以管理来强化专业,以专业来强化管理,这好比硬币的两面,既要强调分工负责,也要守土有责。院纪委和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党委会、办公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落实的督办职能。

其次,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最为丰富、最为活跃,也最为革命的因素。

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把创新作为核心动能,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用新视野剖析新矛盾,用新观念确立新思路,用新举措谋求新发展。

围绕医院的创新发展,我们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思路。但如何把想法变成做法、把思路变成出路,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相一致,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想,从需要做、可能做,而且能够做好的事情入手,把解决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建立在尊重规律、符合实际的基础上,使单位工作建设始终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比如,少数公立医院对外合作方面,有的不够规范有序。对外医疗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学科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分级诊疗,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但更应注重社会效益。

再次,解决问题要有明确的主体责任。

巡查反馈的问题大致分三类:一类是需要医院上级部门在工作领导和指导上反思的;二类是需要在医院自身这个层面协调解决的;三类是需医院各科室、职能部门整改的。

对这些问题必须运用系统的观点,防止“按下葫芦浮起瓢”。对先抓什么后抓什么、达到什么标准、谁来负责,都要有很明确的思路。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亲自把关,制订任务清单,措施到位、要求到位、整改到位、督察到位,久久为功,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信于民。

猜你喜欢

巡查公立医院解决问题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画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公立医院出纳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探究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高要创新反腐倡廉巡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