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

2021-12-02陈惠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孕妇血糖研究组

陈惠琼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妇产科,福建厦门 361022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仅出现在妊娠期孕妇身上的 代谢类疾病,其发病原因为随着孕妇体内胎儿的成长,其对葡萄糖的需求量日益变大,胎儿除了在母体内获得营养物质之外没有其他途径,所以就会过多吸收孕妇的葡萄糖,迫使孕妇不得不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体内葡萄糖含量增加,孕妇体内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都会增加,最后由于肾小管无法吸收更多的糖,导致孕妇排糖量增加,使得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导致其新陈代谢出现紊乱,最终形成糖尿病[1-3]。该病会影响孕妇的代谢功能,对自身以及胎儿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大部分患者发病后由于担心该症状会影响自身以及胎儿的健康,进而导致其心理情绪不佳,并由于患者处于孕期,缺乏运动,致使其身体机能表现较差,上述两种因素导致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难度增大[4]。为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该次研究将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将该院2019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将患者分为两组,并分别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40例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9.6±3.4)岁;初产妇56例,经产妇14例;孕周32~39周,平均孕周(36.0±0.7)周。研究组7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2±3.0)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12例;孕周31~39周,平均孕周(35.8±0.9)周。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经诊断均符合2010年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协会指定的诊断标准;②入组患者年龄均≥22周岁;③入组患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且暂无服用降糖药物情况;④入组患者及家属均已知晓该次研究内容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入组患者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②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行为障碍,难以依从护理人员的患者;③一般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中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加强产前检查,着重关注患者血压、血糖、尿糖等指标,以免出现巨大儿或畸形儿的情况,对患者开展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的宣教,在给予患者二甲双胍等降糖药时监视患者按照医嘱用药,控制患者营养摄入,摄入量以满足胎儿基本生长发育为准,保证每餐低糖、低脂、低盐,若患者出现血糖过高难以控制的情况,则在主治医师的管理下给予其适量胰岛素治疗。

研究组患者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该护理流程具体如下。

①运动疗法:通过对患者BMI(体质指数)、病症程度、生活习惯与运动喜好进行评估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订制患者专属的运动方案,方案内容包括做孕妇操等,于每餐后30 min指导其进行上述运动,运动时间维持在15~20 min/次左右,若发现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频繁喘气、并出现冒汗等情况,则应当让其暂停运动稍事休息,若患者对孕妇操等活动兴致不高,可叮嘱家属陪同患者进行室外散步、上下楼梯等运动、但时间不应超过30 min。针对运动后乏力感较重的患者可指导其在病床上开展上肢伸展运动,运动时间15~30 min/次,2~3次/d,运动后孕产妇的心率不可超过120次/min,且运动全程均应该做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意外。

②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病后担心自身和胎儿的身体状况,从而导致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知识宣教,使患者对该症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积极主动与其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感受,耐心倾听她们在治疗过程中所存在的疑虑和烦恼,并应用患者易懂的语句一一解答问题,以解除患者的心结,交流时尽可能回避隐私问题,给予患者充分尊重。告知患者只要依照医护人员的指示配合治疗可保证自身和胎儿的安全,同时列举既往成功治疗案例,在加强患者依从性的同时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同时邀请患者亲属加入心理护理中,通过告知患者当前心理状态并叮嘱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以排解其在住院期间的孤独感和恐惧感。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各种运动、血糖以及其他各项指标水平,并在患者出院后通过随访的方式继续对患者进行上述各种指标的监测,以防止不良事故发生。上述两组患者均持续在护理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血糖以及其他各项指标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SAS、SDS得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自然分娩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该次研究血糖指标主要统计患者FPG、2 hPG水平;SAS、SDS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表现越严重,得分在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不良妊娠结局统计患者尿路感染、妊高症、巨大儿发生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检测由该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对护理流程、护理人员以及结果等主观问题进行打分,共20题,总分100分,得分在90分以上,则判定为非常满意;若得分在70~90分之间,则判定为满意;若得分低于70分,则判定为不满意。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对比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FPG、2 hPG水平分别为(8.7±1.6)、(12.1±2.1)mmol/L,对照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水平为(8.6±1.8)、(12.0±2.0)mmol/L;护理后研究组患者FPG、2 hPG水平分别为(6.5±1.3)、(8.4±1.8)mmol/L,对照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水平为(7.5±1.5)、(9.4±1.7)mmol/L。组间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FPG、2 h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7、0.289,P=0.729、0.773);护理后研究组上述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5、3.379,P=0.001、0.00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得分对比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SAS、SDS得分分别为(53.2±3.6)分、(55.1±3.4)分,对照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水平为(53.6±3.5)分、(55.4±3.6)分;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得分分别为(32.6±1.9)分、(34.7±2.0)分,对照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水平为(44.1±2.6)分、(46.7±2.5)分。组间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7、0.507,P=0.506、0.613);护理后研究组上述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8、31.359,P=0.001、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妊高症5例、巨大儿12例,总发生率24.29%(17/70);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妊高症12例、巨大儿18例,总发生率42.86%(30/70),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3,P=0.020)。

2.4 两组患者自然分娩率对比

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中有65例成功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为92.86%(65/70),对照组患者中有51例成功自然分娩,自认分娩率为72.86%(51/70),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6,P=0.002)。

2.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完成后研究组患者对该次护理方案感到非常满意的有48例,满意18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率为94.29%(66/70);对照组患者对该次护理方案感到非常满意的有31例,满意24例,不满意15例,总满意率为78.57%(55/70),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8,P=0.007)。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开放,使得医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基数上升,这也使得像妊娠期糖尿病等产科疾病发生率逐年上升[5]。妊娠期糖尿病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糖尿病,它是由于妊娠期时孕妇糖耐量、空腹血糖异常与糖尿病的统称,它对患者及其腹中胎儿的危害极其巨大,患者血糖含量高通常会造成新生儿出生后的血糖值偏低,过高的血糖会对患者分娩时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会造成酮症酸中毒,迫使患者选择风险较大的剖宫产进行分娩,同时新生儿的肥胖率增高以及血糖含量会普遍比较低[6-8]。由于该病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这使得大部分患者会对其自身和胎儿的安全感到担忧,长期处于这一状态最终导致其心理状态不稳定,并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由于患者因糖尿病表现长期处于疲倦乏力的状态,长期卧床静息疏于锻炼从而导致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并出现诸多生理方面的症状[9-10]。不良的心理情绪和生理表现不仅会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还可能影响身体对药物的吸收,从而加大治疗难度,影响妊娠结局[11-12]。

既往有关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主要是采用宣教、随时监测患者血糖指标以及饮食疗法等,其中食疗是当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在保证孕妇能摄取到更多营养的同时又能避免餐后出现高血糖或饥饿性酮症等。因胎儿逐渐发育并和孕妇争夺营养,所以在食物的选择时建议每日碳水化合物40%,蛋白质20%,脂肪40%。多食蔬菜和豆制品,注意补充维生素、钙、铁等,忌糖,如伴高血压者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通常建议将热量分配于三餐及三次点心:早餐摄入10%的热量,午餐及晚餐各30%,点心(3次)占30%,以达到降低孕妇的血糖,使其稳定在一个区间中[13-14]。不过该方法虽具有一定护理价值,但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依旧未取得实质性的改善,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极配合或不良妊娠事件,将不利于上述常规护理的实施和开展[15-16]。因此,该次研究选择在上述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运动疗法,并进一步优化心理护理效果,通过对患者开展适当的运动指导,从而进一步增加患者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有效地改善糖代谢,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17-19]。其次就是可以降血脂和血压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清胆固醇等,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影响母婴健康。考虑到孕妇不同于常人,不能进行剧烈运动,通常比较推荐的运动方式为步行和孕妇操,前者可以通过每日步行2 km左右提高心脏能力并消耗掉孕妇多余的热量,后者通过改善孕妇的心血管功能,改善其身心健康,避免孕妇出现静脉曲张、失眠等症状[20-21]。该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同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更低(P<0.05),这充分证明运动疗法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现较好。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通常在心态和精神上弱于常人,因此需要指派专业的心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开导,心理护理则着重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其情绪,并给予足够的关心和尊重,以此使患者能更加自信地面对该病症,并提高在治疗上地依从性,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SAS、SD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心理护理应用的成功性,提高患者自然分娩的成功率,并使得研究组患者对最终护理的结果更为满意。这与相关研究成果一致。

综上所述,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疗法联合心理护理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缓解其心理情绪,同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使患者对最终治疗的满意度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孕妇血糖研究组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