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21-09-27庄亚琼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优良率糖化依从性

庄亚琼

泉州市惠安县医院,福建泉州 362100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典型表现。其发病机制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在我国具有极高的病发率。除高血糖外,糖尿病患者还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质量下降[1]。如不对糖尿病加以干预,持续高血糖会导致多系统损伤,如眼、肾、神经、心脏等功能减退或病变,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2]。在当前的医学水平下糖尿病尚无治愈的方案,但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药物或饮食等控制血糖水平,使糖尿病的进展或危险降低到可控范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但长期用药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有极高要求[3]。并且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脏器损伤或其它并发症前无明显症状,导致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重视不足,继而导致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延伸护理主要是院内护理的延伸,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能合理作息,配合治疗,并且受到院内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其护理质量较高;而在出院后受限于各种原因,其护理质量远远不如院内护理。因此为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该院试行延伸护理,并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象开展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等上级部门批准,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5~78岁,平均(52.39±9.76)岁;病程3~12个月,平均(9.12±2.75)个月。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2~75岁,平均(52.69±9.45)岁;病程3~12个月,平均(9.36±2.80)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诊断[4],确诊时间12个月内的新发糖尿病患者;患者认知功能正常、精神正常,沟通能力正常;能正常使用智能手机等通讯工具;知情该次研究,自愿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已出现眼、肾、心脏等器质性病变或并发症;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等;治疗依从性极差,对治疗存在严重抗拒:随访失联、脱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内容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指导等,在出院前口头嘱咐患者按照医嘱用药,定期保持血糖的监测。在患者出院3个月后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提醒患者回院复诊。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延伸护理,其具体实施如下:(1)在收治患者后,调查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遵医行为等,为后续延伸护理措施的实施提供基础。(2)依据患者的调查结果,制定患者的延伸护理疾病,包括院内护理、院外护理两部分。(3)院内护理计划。①健康宣教,通过文字宣传资料、影像宣传资料、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使患者对糖尿病有基本认识,同时明确为什么需要控制血糖等重要知识点,使患者足够重视对血糖的干预。②心理辅导,近年来该院收治的新发糖尿病患者年龄呈现下降的趋势,年龄较小的患者在被诊断出糖尿病易出现严重焦虑、抑郁的情绪。针对这一部分以及其他年龄段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加强心理辅导,介绍糖尿病血糖控制对疾病进展的影响,降低其对糖尿病的焦虑、恐惧。③生活习惯培养,在患者住院期间,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科学饮食、坚持锻炼等。对于不按照要求培养生活习惯的患者,严格进行指正,并以血糖控制不佳的反面例子为证,使其重视生活习惯的培养。(4)院外延伸护理。①保持随访,在出院1个月内保持较为密集的随访,每周对患者的居家情况进行随访,询问和调查是否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生活习惯、锻炼习惯。后续1年的随访,保持每2个月/次。②解答疑惑,在随访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关于疾病的疑惑并解答。③依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要求和嘱咐每月或每2个月回院对血糖水平进行复查,并依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患者的随访计划。④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指导患者加强自我护理,针对性采取适合自身疾病的护理措施。并嘱咐家属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必要时辅助患者完成用药、血糖检测等。⑤利用微信中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功能,建立与患者的紧密联系。在患者出院前,将患者添加至微信病友群中,护理人员在微信群中扮演话题引导的角色,比如引导患者介绍自身的良好习惯对血糖有什么积极影响之类的话题,使患者能够分享各自应对糖尿病的心得。其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功能,每周推送关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通过碎片时间帮助患者提升对糖尿病的了解,继而获得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的血糖指标变化,包括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的测定采用罗氏Coaguchek血糖仪测定,连续测量患者3 d的指标水平,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糖化血红蛋白采用Skyla Hi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测定。

通过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调查,该问卷得分100分,其中得分90~100分为优,得分80~89分为良,总分70~79分为可,其余得分为差,对比患者依从性优良率。依从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00%。

以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27个条目,每个条目5个选项,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血糖控制效果越理想。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空腹血糖等血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出现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对比(±s)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值P值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 干预后8.56±1.96 8.48±2.03 0.190 0.850 6.12±0.69 7.05±0.79 5.948<0.001 10.23±3.47 10.47±3.58 0.323 0.748 8.05±1.05 9.23±1.14 5.107<0.001 9.56±1.25 9.44±1.30 0.446 0.656 7.11±0.58 7.95±0.66 6.413<0.001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优良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55.38±10.54)分,高于对照组(55.95±10.37)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25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5.41±11.64)分,高于对照组(62.95±13.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95,P<0.05)。

3 讨论

在当前糖尿病无法治愈的时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其疾病干预中最为基础的内容[5-6]。通过药物能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同时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也能辅助维持血糖控制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胰岛素、阿卡波糖等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7-9]。既往研究表明院内对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在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血糖通常维持在理想状态,但在出院后受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一[10-12]。

该次研究为促进患者院外护理质量的提升,试行延伸护理,将院内优质护理服务延伸至居家环境中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延伸护理的核心是提升患者院外护理质量,基于此,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更为重视糖尿病的护理,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血糖监测;患者出院后的护理核心是随访,通过密集的随访活动,使患者重视血糖的控制并保持良好的用药习惯、生活习惯等[13-15]。该次研究显示,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较对照组更为理想,表明通过延伸护理能促进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提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6.12±0.69)、(8.05±1.05)mmol/L、(7.11±0.58)%,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05±0.79)、(9.23±1.14)mmol/L、(7.95±0.66)%(P<0.05)。而在张海霞等[16]的研究中予以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62±2.25)、(8.14±2.95)mmol/L,与 该 次 研 究 结 果基本一致,表明予以患者延伸护理干预,能促进血糖控制水平的提升。观察组依从优良率为91.11%优于对照组依从优良率71.11%(P<0.05),提示延伸护理干预还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的保持,对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良好地血糖控制效果也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延伸护理能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在后续的研究观察中我们将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应用延伸护理干预,以验证延伸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长期影响。

猜你喜欢

优良率糖化依从性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