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视域下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2021-12-02魏晓颖

中国饲料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畜牧业畜牧

魏晓颖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优质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我国畜牧业生存发展的前提。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历程及发展前景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畜牧业生产是一种消耗自然资源的人类活动,在畜牧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阻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科学的发展方式减少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始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生态旅游是一项世界性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包含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环境保护等多个内涵,通过旅游的形式加强游客、景区人员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生态旅游具有经济性、可持续性,这些特性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在新时代背景下,借鉴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从生态旅游的发展视角研究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生态旅游与畜牧业结合的优势,并对生态旅游视域下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概述,以期能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 我国畜牧业历史悠久,时至今日畜牧业生产的畜牧产品依旧是我国人们获取蛋白质营养的主要来源。我国畜牧业经过3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由农村家庭副业到农业发展重要支柱的地位转变。尤其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当代,畜牧业更是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Suling,2016)。畜牧业由传统的散养模式逐渐被规模化养殖代替,各种畜牧产品的出栏率及存栏量都有大幅度提高。饲料的使用、科技的发展加快了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脚步。科技发展为我国畜牧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除了奶类产品外,猪肉、牛肉、羊肉、家禽等畜牧产品已进入常规增长状态。精细饲料、品种改良、动物防疫等畜牧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畜牧业的增长方式也由数量型增长变为质量型增长。增长方式的改变促进了畜牧产业的结构调整,专业的畜牧从业者逐步取代了普通农户,进而促进了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推广。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日趋科学化、规模化(鹿晓龙等,2016),畜牧业所蕴含的潜在经济价值及功能逐渐受到重视。畜牧业除了具有生产畜牧产品的生产功能外,还具有文化、教育、旅游等功能。近年来畜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畜牧业生态旅游逐渐兴起,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新方向。畜牧业生态旅游是以绿色生态畜牧业为基础,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方式与思维使畜牧业的文化、教育、旅游功能三者协同发展。畜牧业的生态旅游是将畜牧生产、旅游休闲、亲自参与融为一体,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符合当代人热爱生活、向往自然的生活追求。与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征。首先,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具有生态性与教育性,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管理,让游客在感受畜牧业生态特性与自然魅力的同时激发游客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其次,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具有生态生产能力。与传统的旅游观光业不同,畜牧业生态旅游除了具有旅游功能外,还具有生产畜牧产品的功能。在畜牧业生态旅游要求下畜牧业的生产以生态、环保为纲,科学规划生产流程,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体污染(夏依旦·尕衣提,2017)、空气污染(张小莉,2016)、噪声污染等问题。再者,我国畜牧业的生态旅游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传统的畜牧业是高消耗行业,不少地方的草资源、水资源等由于畜牧业的长期消耗出现资源枯竭现象。发展畜牧业生态旅游以生态的思想指导畜牧业发展,将种植业、畜牧业、旅游业等行业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进而实现畜牧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经过多年发展,受到畜牧业及游客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畜牧业生态区域旅游开发规模较小。畜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大力扶持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畜牧业生态旅游开发门槛较低,导致小规模畜牧业生态旅游景点大量出现。小规模生态旅游景点的出现有利于激活市场活力、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但不利于形成区域性品牌效应,市场经济价值较低。其次,缺乏科学规划与系统开发。目前我国畜牧业生态旅游缺乏统一的指导理念与科学的指导方案,农户或企业发展畜牧业生态旅游大多是依据市场走向发展当地畜牧业生态旅游。在市场经济刺激下,畜牧业生态旅游倾向于迎合游客兴趣而忽略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生态条件,造成畜牧业旅游项目同质化、旅游产品单一化。缺乏科学的指导与规划,使得许多地区的畜牧业生态旅游丧失地方特色、经济价值不高。再者,畜牧业生态旅游经济增长点不足。畜牧业生态旅游发展是以畜牧业的发展为基础,许多地方过度关注与开发畜牧业生态旅游的旅游价值而弱化了畜牧业的发展。一些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增加游客的视觉刺激,不顾环境承载量,加大当地畜牧业养殖规模。从短期看能增加当地居民的畜牧收入与旅游收入,但从长期看不利于畜牧业与畜牧业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导致后期经济增长点不足。

2 生态旅游与畜牧业结合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与发展要落后于畜牧业,但生态旅游的内涵与价值不容小觑。目前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尚无定论,国内外研究学者针对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了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将旅游、地区、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旅游形式即是生态旅游,该观点侧重于地区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向旅游者提供自然的人文风光与景观风光的旅游即是生态旅游,该观点侧重于提高游客环保意识、降低对环境的损害。第三种观点认为,游客与当地的风土人情相互适应、融合的旅游方式即为生态旅游,该观点侧重于游客与当地居民及当地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融合,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纵观3种观点,环保意识始终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WEI,2017)。生态旅游强调旅游开发者与参与者的环保意识,以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不谋而合。畜牧业是我国农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集约化生产方式逐渐被推广应用。集约化生产方式的普及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畜牧业成为不容忽视的污染源。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造成的环境问题更是难以回避的大问题。在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如何发展畜牧业使其能适应时代背景的要求又能满足大力发展畜牧业的要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畜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畜牧产品以外的新功能逐渐被发现,尤其是畜牧业内含的示范功能、观光功能、文化功能逐步被发现。我国地大物博,一些畜牧业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条件。将畜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的畜牧业,以充分发挥畜牧业的文化功能、示范功能、观光功能,充分挖掘畜牧业的各项价值成为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生态旅游与畜牧业相结合发展新型畜牧业,秉持环境保护理念,以种养结合解决动物排泄粪尿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生态学原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兼顾畜牧业的发展,以实现生态、经济发展的双赢。

3 生态旅游视域下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核心以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为主,但表现形式却多种多样。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的方式能实现畜牧业与旅游的融合。科学规划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科学管理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始动力,大力宣传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前景(严战峰,2016)。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参考,参照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式发展我国畜牧业,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

3.1 科学规划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畜牧业是立足于当地生态环境,采用现代化养殖手段对动物进行养殖、采用现代化加工手段对畜产品进行加工。消费者对畜牧产品的需求倾向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畜牧产品。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产品不仅有助于打造地方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更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如内蒙古地区拥有良好的草原资源,内蒙古畜牧业生产的羊肉、羊皮等畜牧产品相较于其他地方的羊肉、羊皮等畜牧产品品质较为优异,因此,内蒙古地区的羊类畜牧产品销路好、经济价值高,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业经济价值高、经济效益明显,能调动畜牧业从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3.2 科学管理畜牧业生产各个环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 畜牧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是阻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管理畜牧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环境污染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型畜牧业的前提,也是维持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根据生态学原理可知,一个地区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固定的,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能承载的生物量也是固定的。当地自然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生物量称之为环境最大容纳量。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依据当地环境容纳量发展畜牧业规模,忽视环境容纳量过度的扩大畜牧业规模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忽视草原地区的环境容纳量,在草原上过载放牧会导致草原生态结构崩溃,大量草原出现退化现象。草原退化不仅会带来土地沙漠化等问题,还使得羊、马等动物缺乏足够的食物来源,抑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畜牧业集约化发展方式为畜牧业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大规模养殖场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增多。不同规模、不同种类的养殖场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存在差异。如大型养鸡场、养猪场全部采用圈养方式饲养,动物的食物主要来自于人工或机械投喂的精细饲料。精细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各种添加剂,动物对饲料难以完全吸收,一部分饲料残渣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不能科学处理粪便中的有害物质,粪便很容易污染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提高游客与景区当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旅游的指导下发展可持续性畜牧业,提高环保意识是首要的。在生态旅游视域下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畜牧业是保障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畜牧业产生的动物粪便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等方式变废为宝,成为肥料应用于种植业,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减少环境资源消耗,实现环境、经济效益双收获。同时,在生态旅游指导下,畜牧业可以将圈养式生产调整为放养式生产,让畜牧业的生产回归自然,让畜牧业融入生态中。畜牧业回归生态使动物能回归自然,排泄的粪便也能较为均匀的分布在环境之中。这种均匀分布不仅避免了粪便堆积产生的恶臭及蚊虫滋生等问题,同时还能节约人力、物力,节约生产成本。利用生态旅游中的生态学原理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拉动农、林、渔等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以畜牧业为中心,整合各项产业,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循环型畜牧业(李元军,2018),既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也是对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促进。科学管理畜牧生产各个环节,减少畜牧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有利于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借鉴生态旅游宣传手段,拓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大力宣传,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及宣传理念是吸引游客参与生态旅游的重要手段。当地生态景区的大力宣传能为生态旅游带来游客,而大力宣传也能提高当地人的环保理念、发展理念,提高当地农户的整体素质,拓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畜牧业发展也可以凭借大力宣传拓宽可持续发展道路。畜牧业的宣传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其一是对消费者进行宣传,宣传畜牧业产品的价值及当地畜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创新之处、地方特色;其二是针对畜牧从业者进行宣传,宣传环境保护理念,宣传可持续发展观念。将产品推广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大力宣传,在提高畜牧业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兼顾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4 结语

我国早期畜牧业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统一要求。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理念,借鉴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我国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高环保意识,考虑环境容纳量,加大宣传力度以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产品,在发展畜牧业经济过程中关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才能保持畜牧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茶多酚的抗氧化性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