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2021-12-01王双

乡村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用水节水污水

王双

(松原市宁江区水资源服务中心,吉林松原 138000)

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水资源总体规模较大,但受人口基数的影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同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方面水资源短缺现状限制了农业水资源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浪费问题,如部分民众依然沿用粗放的灌溉模式,导致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在这种背景下,只有对农业水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方可促使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要深入落实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高效开发、保护与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基础上,推动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原则与路径

1.1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水资源是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在农业高速发展过程中,农业用水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加剧了农业用水供需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农业用水实践中,构建完善的农业节水机制。具体来讲,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的是依据相关政策,科学管理农业水资源,对各个产业中水资源的分配比重进行调整,应用一系列现代化可持续利用技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基础上,避免对未来的水资源利用产生不良影响[1]。

1.2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利用农业水资源时,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制订开发利用计划;另一方面要考虑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严格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等问题,以切实保护水资源的可再生与修复功能。第二,节约用水。农业水资源供需失衡问题的出现,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水资源浪费严重。以传统灌溉模式为例,在水资源输送以及喷洒的过程中,皆会消耗掉大量的水资源。同时,部分农户不能够准确把握灌溉量与灌溉次数,导致过量的水资源无法完全被作物吸收,这样就形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因此,要将节约用水原则贯穿于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中,通过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第三,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具有差异化,且农业发展特征各不相同。因此,在开发利用农业水资源时,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发展潜力等,科学制定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促使策略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得到保证[2]。例如,部分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主要由水资源季节性差异所导致,因此在制订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时,需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蓄积雨季降雨资源,用于旱季农田灌溉中。而一些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由水环境污染所导致,则要将污染治理作为工作的重点,统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逐步改善农业水环境。

1.3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路径

为使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的得以实现,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第一,控制水资源使用。为提高农业水资源使用效率,需科学评测各个地区、不同作物的实际用水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与环境的承受能力,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保证用水方式合理,禁止用水量超出环境承载力[3]。第二,防控水污染。现阶段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导致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要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模式,严格管控污水排放,逐步改善农业水环境。第三,调整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容易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如部分农户长期沿用大水漫灌技术,不能够积极应用滴灌、微灌等一系列现代化灌溉技术,导致在灌溉过程中浪费掉大量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应逐步构建节水型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加快节水型社会构建步伐。相关部门需向民众积极推广符合当地农业需求的节水农业技术,升级改造农业基础设施,更加科学高效地利用农业水资源。

2 现阶段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供需矛盾严峻

河流、水库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大气降水直接影响着水资源总量。受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地表水资源量呈现出不断减少的态势,一些地区甚至出现河道断流等现象,农业水资源面临十分严峻的供给形势。例如,由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近些年频繁出现干旱等气候灾害,年降雨量整体偏少,导致地表水资源量随之减少,不能够充分满足农业用水需求。同时,城市化的推进使城市生活、工业领域的用水量逐步增加,导致部分农业水资源遭到城市用水的挤占,加剧了农业用水的供需矛盾[4]。

2.2 水环境恶化严重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逐年增加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严重污染了水体环境。近年来,社会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显著提升,但依然有一些企业、人员等随意排放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再加上现行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并不完善,整体治理力度偏小,导致水体环境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同时,一些农民所采用的农业生产模式较为落后,导致农业水源污染进一步加剧,进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诸多问题不断出现[5]。例如,部分农民在农作物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实践中,着重施用化肥及化学农药,在雨水作用下,残留化肥及化学农药将会流向地表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2.3 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为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农民群众需开展农业浇灌活动。但目前农业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不高,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例如,一些农民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农业节水的重要性,一直沿用漫灌等浇灌模式,导致在农作物灌溉过程中浪费大量水资源。虽然我国大力推行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但受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作用,节水灌溉面积依然只占据较小比例。一些地区缺乏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或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导致水利设施的节水作用将难以发挥。此外,部分地区没有严格限制农业灌溉用水,无法有效指导与规范农户的农业用水行为,经常出现大水漫灌等不良用水现象。

2.4 缺乏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第一,水务一体化尚未实现。目前,在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高效管理与利用水资源,降低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涉及较多的管理部门,不仅容易出现责任推诿现象,而且无法统一管理水利基础设施,导致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得不到高效利用,水资源管理效率也大幅度降低。面对这种情况,亟须加快水务部门一体化建设步伐,统筹规划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工作,以便促使农业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得到切实发挥[6]。第二,农业节水机制不够完善。现阶段,由于部分民众节水意识较弱,而相关部门也缺乏足够的宣传,再加上部分地区不具备充足的节水设施,导致水资源节约目的难以顺利实现。为节约农业用水,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节水政策,但主要采取行政调控的方式,市场调节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单单依靠行政干预手段难以达成预期效果。

3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策略

3.1 统筹开发利用,缓解供需矛盾

针对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要统筹利用各类水资源,保证农业水资源的总供给量稳定。第一,利用非常规水。非常规水替代策略主要是利用现代技术处理受污染的水资源或尚未得到合理利用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后将这部分水资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例如,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引入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对城市、农村产生的污水进行高效处理,之后应用于农田灌溉中,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第二,利用地表水。由于地表水的取用难度较小,已成为农业灌溉的主要用水类型。针对农业水资源不足的现状,要全面调研、了解地区河湖分布情况,将河流、湖泊及水库水等各类地表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同时,科学管理与监测蓄水工程,加大水库、河道的兴建力度,经常开展加固清淤等工作,促使水库等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得到提高,将其防洪抗旱作用全面发挥出来[7]。第三,开发地下水。通过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天然降水不足的现状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过度开发地下水资源,将容易出现地下水资源危机。因此,在开发利用实践中,需协调统一开采、管理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牢牢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避免出现过度开采等不良情况。

3.2 推进污染治理,保护农业水资源

近年来,自然水体受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进一步激化了农业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相关部门需制订完善的水资源污染防治方案,科学阻控,截断水污染来源,逐步改善自然水体环境。针对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造成的污染,需依据相关政策法规,严格监督管理污水流域的上下游,构建完善的水资源水质监测体系,动态了解流域水质状况,及时发现与治理水污染问题。如果企业等主体出现随意排放污水等行为,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同时,综合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一系列形式向民众广泛宣传水污染的危害,增强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避免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与污水。针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问题,需积极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探索与研发新型农业投入品、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对化肥、农药等有害投入品的使用量进行严格限制[8]。此外,积极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引导辖区企业在分类处理与排放各类污水的基础上,建设污水循环利用系统,二次利用废水、污水,这样既可以控制水污染问题,又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为促使农业水资源短缺及水资源浪费问题得到解决,需加快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步伐。第一,调整种植结构。综合考虑地区环境条件与耕作制度,扩大节水型作物的种植面积,引导农民群众逐步构建节水型作物种植结构。第二,推广节水浇灌技术。目前,一些民众在农业灌溉实践中主要采用大水漫灌等形式进行浇灌,导致水资源遭到严重浪费。针对这种情况,相关职能部门需加大节水浇灌技术推广力度,积极推广应用膜下微灌、喷灌等一系列节水技术,逐步扩大节水灌溉的覆盖面积,遏制农业浇灌环节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问题。由于这些节水技术前期需投入一定的成本,为缓解地方民众的经济压力,政府部门也可推行针对性的扶持政策,给予农户适当的经济补贴,以调动民众应用节水技术的积极性。第三,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一方面能够增强农业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能够高效分配和利用不同季节的雨水资源。因此,相关部门需增加资源投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稳步开展。同时,要积极改造、维护现有的水利设施,做好加固清淤等工作,提高水利设施的蓄水量,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防洪抗旱功效[9]。

3.4 完善节水机制,遏制水资源浪费

第一,增强民众的节水意识。目前,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但部分人员在农业生产中依然容易出现农业水资源浪费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需对农业节水的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公众的节水意识、节水素质等得到提升。在具体实践中,要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扩大宣传工作的覆盖面,鼓励民众在农业生产中自觉践行节水要求,主动转变农业灌溉模式,积极应用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促使农业水资源浪费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10]。第二,完善水权价格机制。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的水权制度经验,对我国的水权制度进行逐步完善,如区别管理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等。在制定水权机制时,要充分考虑各类水资源的总体存储量、开采难度等因素,科学划分有限的水资源,制定取水界限,避免出现过度开采问题[5]。在制定农业用水水价时,要重点关注农民群众的收入状况、支付能力等,合理设定水价。同时,为提升水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需在采用行政干预手段的基础上,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完善水权交易市场。这样能够在不同地区有效转移水资源,促使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得到解决。

4 结语

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缓解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在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如供需矛盾严峻,水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浪费情况普遍,节水机制不够健全等,导致农业水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也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需从非常规水替代,水污染治理,发展节水农业,完善节水机制等诸多方面着手,于农业水资源利用中全面贯穿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高效地利用农业水资源,遏制水资源污染及浪费问题。同时,民众、企业等各类用水主体要增强自身的节水意识,主动参与农业水资源管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此外,在未来发展中,要积极借鉴学习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经验与做法,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创造性优化农业水资源利用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用水节水污水
污水厂设计与工艺选择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污水罐坍塌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
黑皮游戏大迷宫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