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9月花生生产关键管理技术

2021-12-01郝西

乡村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叶面花生植株

7月中旬以来,河南省普降中到大雨,局部出现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极端天气,多地降水量打破历史记录,造成部分花生田间积水,形成涝灾,给河南省花生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进入8月以来,河南省春播花生、夏播花生分别处于饱果期和结荚期。为降低涝灾给花生生产带来的损失,指导花生中后期田间管理,河南省花生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及时组织栽培、土肥、植保等领域专家制订了如下技术应对措施。

疏通沟渠,做到旱浇涝排

花生田间积水3 d以内排除影响不大,但超过3 d会对植株生长和产量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和绝收。涝灾发生后应立即想方设法清理田间沟渠,加深畦沟和相应排水沟,打通入河排水沟渠,尽快排水降渍,以保证花生正常生长。主排水沟渠不通畅的要采用挖掘机开挖疏通,以保证三沟相通,排水入渠,渠水入河入湖。对于土质黏重、排水不畅的田块,可用开沟机每隔5.0~6.0 m顺垄沟开一条深0.5 m、宽20 cm的深沟,沥出多余耕层滞水,促进土壤透气晾墒。对于受淹的地膜覆盖花生,排水后应及时破膜散墒,保持土壤通气良好,以减轻后期烂果的发生。

花生生育中期(花针期和结荚期)是对水分反应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时干旱对产量影响大。当植株叶片中午前后出现萎蔫、傍晚不能恢复时,应及时浇水。生育后期(饱果期)遇旱应及时小水轻浇润灌,以保根保叶,提高饱果率,同时防止植株早衰及黄曲霉菌感染。浇水不宜在高温时段进行,且要防止田间积水,否则易引起烂果,也不宜用低温井水直接灌溉。推广采用喷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渗漏和土壤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看苗追肥

花生生长中后期是开花下针与荚果膨大的关键阶段,对养分需求量较大。进入结荚期后,由于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及封行难以进行根际追肥,对于脱肥田块应及时进行叶面追肥。

雨涝后花生生长发育不良,根系渍水缺氧吸收能力衰弱。同时,涝灾会造成土壤中养分大量淋溶流失,导致植株脱肥。尤其是土质瘠薄、基肥追肥不足的地块,更易形成后期早衰。因此,要及时补充营养对植株恢复生长,提升抵抗力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同时,根据生育期长势,缺肥田块中后期可通过叶面喷肥方式为花生生长发育补充营养,提高植株抗逆性,减缓衰老,增加果质量,提高产量。可采取根外喷施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5%过磷酸钙澄清液)+1%~2%尿素稀释液+芸薹素,每隔7~10 d于晴天下午喷1次,连喷2次。对于雨涝后花生最容易出现的缺铁性黄叶病,可用0.2%硫酸亚铁水溶液喷洒叶面,每隔五六天喷1次,连续喷洒两三次。另外,要根据土壤养分丰欠情况、植株缺素症状,注重硼、锌、钼、锰等其他中、微量元素的补施。

及时防治病虫害

花生生长中后期病害主要有花生叶斑病、果腐病、白绢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食叶害虫。雨后骤晴,田间温度高、湿度大,易导致多种病虫害发生,应尽早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时采取综合应对措施控制病虫害蔓延。

推荐采用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虫害,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害。推广使用黑光灯、性诱剂和诱虫板等物理诱杀技术,既能控制虫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防治花生蛴螬等地下害虫可选用白僵菌、绿僵菌、阿维菌素等生物制剂。叶部病害推荐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B920)、木霉制剂及免疫诱抗剂寡聚多糖、芸薹素内脂等诱导植株增强抗病能力;病叶率达到10%时推荐使用联苯三唑醇、氟环唑、苯醚·丙环唑、腈苯唑、烯唑醇、三唑酮和戊唑醇等杀菌剂,任选一种,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叶面喷洒,7~10 d喷洒1次,连喷两三次。花生果腐病使用多菌灵、嘧菌酯、咪鲜胺锰盐、三唑酮、三氯异氰尿酸、多抗霉素、乙蒜素盒申嗪霉素等杀菌剂,白绢病使用氟酰胺、噻呋酰胺等杀菌剂,按使用说明兑水喷淋植株茎基部。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 g或5%甲维盐微乳剂40 mL,兑水35 kg叶面喷洒,7~10 d喷洒1次,连喷两三次。出现死棵时,要及早拔除病株并带出田外烧毁。应选择在05:00—09:00、16:00—20:00施药。遇风力大于3级或下雨天气,应停止施药。

化学调控防止倒伏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花生产量水平的提高,防止旺长倒伏已成为花生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采用化学调控技术,能控上促下,调节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加速营养体光合产物向生殖体转移,确保茎枝稳长,有效防止旺长倒伏,夺取花生高产。

雨水过大和长期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易导致花生植株旺长、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调。如果盛花期和结荚期大果花生株高>40 cm、小果花生株高>35 cm,群体过早封垄,植株有徒长趋势时,667 m2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30 g兑水20 kg叶面喷洒,控制株型,塑造高产群体结构。已进行过控旺的田块,可减半用量再控一次。要严格按使用说明施用,喷施过少不能起到控旺作用,喷施过多会使植株叶片早衰而减产。于上午10:00前或15:00后叶面喷施为宜。

及时收获干燥,确保安全储藏

收获、干燥与贮藏是花生生产最后的重要环节。花生收获期,应选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大果型品种饱满荚果比率在70%以上、小果型品种饱满荚果比率在80%以上时。具体收获期应根据天气、地块及品种情况灵活掌握,可采取联合收获或分段收获。

覆膜种植的春播花生,因使用的地膜大多不会自然分解,收获时一定要认真清理残膜,收集后妥善处理。夏播花生根据气温和腾茬需求可适当晚收,延长饱果充实时间,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高油酸花生对低温比较敏感,收获时遇到低温易引起冻伤,特别是作为种子会严重影响发芽率,应避免在低温时收获。

为提高花生品质,要尽量做到分品种专收专储。收获后,应尽快晾晒或烘干使荚果含水量降至10%以下,及早精选入库。留种用的花生应早收几天,最好在霜降前晒干入库。花生贮藏应控制温湿度条件,降低霉捂和黄曲霉毒素污染发生风险,加强仓储害虫防治。

猜你喜欢

叶面花生植株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叶面上的小水珠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控措施研究
秋吟
多少堆花生
长匐茎与块茎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为什么落叶大多数是背面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