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
——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2021-12-01李慧敏张莹胡尧

乡村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水磨特色旅游特色

李慧敏 张莹 胡尧

(阿坝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1 研究基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较大满足,精神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第三产业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特色旅游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和生物4大类;人文景观资源包括人文景物、文化传统和民情风俗等。

水磨镇特色旅游开发立足于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多样性,发掘其独特性,充分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紧跟发展潮流,勇于创新。

1.1 特色旅游资源研究背景

1.1.1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我国国民经济预计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国民经济的稳定,人均收入的增加和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政策的支持,充分保障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1.1.2 政府扶持政策不断推出。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以支持旅游业发展,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在《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文件中提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发挥生态优势,突出乡村特点,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旅游小镇,建设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这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再加上近几年阿坝州人民政府对汶川县旅游发展的推动,水磨镇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有了良好的保障。

1.1.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开始持续增长。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报告: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 189元,同比增长了4.7%。我国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大幅度增加,人们的精神需求与满足的愿望日趋强烈。作为发展性、享受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保障后而产生的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具有陶冶情操、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等功能,是物质性和精神性消费相结合的综合体[2]。近年来,特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普遍的休闲方式和消费行为。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民族众多,景色奇特,旅游资源丰富,各地区具有各自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资源。充分发掘一个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1.2.1 对经济的影响。特色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的优化调整。旅游带来的经济收入能够增加当地政府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循环。此外,发展旅游能增加就业机会,可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当地的闲散劳动力,缓和社会矛盾。

1.2.2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必定会对旅游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便于旅游活动的开展,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会得到一定的完善。此外,古镇的建筑和文化遗址可以得到一定的保护和修缮,还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积极作用[3]。

1.2.3 对文化的影响。旅游活动的开展使不同的文化得以交流和接触,旅游活动的开展对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能会对当地的藏羌民族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更有利于文化的保护和形成当地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2 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国内研究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现阶段,我国已逐步走向世界旅游强国的道路,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我国国际旅游竞争力排名正在不断上升。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休憩正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方式。这种变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假期或者周末和家人、朋友、同事外出游玩,有些人甚至很早就计划好了五一、十一等假期的旅游行程。数据显示,选择在城市周边景点游玩的人占绝大多数。对比一些城市旅游,乡村旅游产品具备一定特色。水磨镇靠近都江堰和成都市等城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开发潜力,拥有绝对的广阔市场。

2.2 国外研究状况

旅游业的起源较早,现代旅游产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并在20世纪开始迅速发展。这依赖于二战后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促使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收入增加后,人们更加倾向于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灵的放松。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作为人们休息的常见方式。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逐渐突显出巨大的开发潜力,以新兴国家为代表的旅游目的地被大量发掘,其中比较典型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法国和爱尔兰等,其共同点是乡村旅游发展历史都比较悠久。

3 汶川县水磨镇开发现状及问题

3.1 水磨镇地理位置及简介

水磨镇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东临都江堰,南倚青城山,西接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距离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仅19 km。距离都江堰市34 km,距离成都市仅76 km。平均海拔为1 300 m,常年平均气温16℃,森林覆盖率90%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超过大城市18 000倍。2010年,水磨古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称号。2016年12月,水磨古镇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4]。

3.2 水磨镇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气息的古镇,该地的一系列景点都吸引着不少游客。例如,具有藏羌汉民族建筑特色精华而成的春风阁,体现了各民族人民在灾难面前的毅力;西羌汇、禅寿老街,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打造了以家带店的宜居宜商模式。

当前,汶川县水磨镇就当地实际情况开发了水磨特色羌城,并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锅庄和水磨牛肉干是当地有名的藏族羌族舞蹈和水磨特色食品。

3.3 水磨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旅游的古镇,水磨镇在发展中也避免不了各种问题。和其他古镇一样,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使得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大,水磨镇未经过改造,致使其呈现出来的元素千篇一律,在旅游行业中无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交通通达度较低。水磨镇仅有公路一种交通,没有更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且附近路段经常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冲毁道路。

第二,旅游资源开发较为单一。该地只有水磨羌城开发勉强合格,对藏羌文化、藏羌民俗、藏羌建筑、当地特色小吃和自然景观等地域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较少。

第三,未形成较好的旅游资源产业链条。古街、民宿、特色小吃等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四,相关旅游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没有完整的旅游配套设施,旅游娱乐设施、旅游观光车等较少,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第五,距离客源地较远,客流量少。水磨镇距离都江堰和成都的距离较远,大多数城市居民更乐于选择城市周边的旅游景点进行短途旅游,除去阿坝师范学院的学生老师和家长,水磨镇的客源相对较少。

第六,相关资源开发并不深入。大多数资源为观光旅游,文化性、享受型旅游资源较少。多为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而了解水磨风土人情、考察探奇式旅游较少。

4 水磨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4.1 统一规划

当地政府要统筹规划,充分结合水磨当地独具藏羌魅力的旅游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统一布局,分工合作。

4.2 分步实施

将规划分步和分部进行。例如,可利用水磨山高的地理优势,发展空中索道;且可在保持景区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适当修建“观景亭”“观日台”等,逐步形成游览区、餐饮生活区、娱乐区,进行统一管理,分片运作。同时,需完善景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服务体系,杜绝无序开发、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现象,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生态保护

4.3 加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

例如扩建当地的公路,提供公共汽车、共享单车等,使当地与其他地方接轨。

5 水磨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5.1 完善旅游交通

交通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条件,是连接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纽带,交通方式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旅游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交通方式的发展,交通是一个旅游地发展起来必不可少的条件。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交通方式不断涌现,旅游活动的“意义”被不断重塑。交通的发展与旅游的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的交通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5]。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高铁,是近年来我国在交通技术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其带来的“多米诺”效应正在对中国旅游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便捷的交通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一个地区发展起来就要彻底解决交通问题,尤其是拓宽道路,加强道路的维护,提升交通的通达度。

水磨镇交通区位:水磨镇距离都江堰景区27 km左右,途经317国道。距离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仅19 km,途经213国道,磐石路映秀镇镇距离都江堰景区34 km左右,途经317国道、蓉昌高速。

由于水磨镇交通主要为公路,且临近都江堰景区和映秀景区,可借助两个景区的旅游名气和游客资源,与两个景区合作打造“一条龙服务式”特色大巴旅游专线:都江堰景区—汶川县映秀镇—水磨镇。游客们可以在任何时段乘坐特色专线大巴到其中任意一个景点,不用再专门浪费时间到客运站,直接在各个景区门口就能直接快速到达下一个景区。

5.2 打造丰富的文化体验

水磨镇是藏族和羌族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有着丰富的藏羌文化底蕴,而当地政府对当地的文化挖掘仍停留在较浅的层面。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这里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以吸引游客。

第一,藏羌族有献哈达和羌红的习俗。洁白的哈达和鲜红的羌红表示对远道而来客人的欢迎,要充分把这个藏羌的一大特色习俗利用起来,让游客产生宾至如归的感觉,增加他们的存在感和仪式感,让他们感受到主人的热情,感受不同的文化体验。

第二,羌绣也是水磨镇特色的手工文化,本地居民可以教游客绣,增加游客的参与感。

第三,锅庄是所有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可以教游客跳锅庄,让他们亲身体验藏羌文化的魅力。还可以聘请几位十分熟悉当地历史文化的专家或者导游为游客讲解水磨镇商朝到现在的历史文化。鼓励当地居民教游客跳锅庄,或是等到晚上围着篝火跳锅庄,一起感受当地的藏羌文化,跳完锅庄还可以围在一起吃特色的烤羊肉。

5.3 增加旅游商品的多样性

旅游商品既要多样化,又要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如特色的藏族牛肉干和羌族特有的羌绣,既可以让游客购买成品,也可以让游客自己制作或者观看,提升旅游体验。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过多的商品重复。

5.4 仍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政府应大力支持当地的旅游发展,合理规划与布局,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力度建设当地的基础设施。改变当地居民的古板意识,宣传现代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提升居民的积极性。

5.5 发掘独特的饮食文化

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小吃,特别是在古镇里开发特色的小吃街。同时要深度挖掘古镇传统文化与饮食文化,开发出独具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把旅游要素中的“娱”“购”“食”充分结合。特色饮食对游客极具吸引力,因此,不论是当地的特色小吃,还是其他极具特色的食物,这些都能成为游客喜爱购买的旅游食品。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部分,关键还要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品牌效应,敢于创新。传统工艺对游客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现代工艺的加入,可以提高饮食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5.6 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

第一,水磨古镇的知名度不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让更多人看到其名字和特色,如在车站附近张贴海报等。第二,水磨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当地盛产李子、车厘子、猕猴桃等。这些水果的成熟和上市时间稍晚,这就为扩大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发展绿色采摘旅游也能吸引大批游客。第三,可以把现代的娱乐设施与古街相结合。现在大多数人都是携孩子一起出门旅游,可以修建一些关于玩耍的娱乐项目,这样既可以使项目不单一又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收入。第四,“民以食为天”,不管走到哪里,吃都是游客们所必须考虑的,而水磨古街的特色食品和小吃太少且雷同,不足以吸引游客。想要满足游客探索新颖的心理,就需要开发一些藏羌民族的特色食品,或者引入水磨以外的有名小吃。

水磨山水众多,相关部门可利用这一点,将水磨古镇周围的山地开发成旅游资源地。第一,现在越来越流行户外运动旅游,既可以旅游又可以锻炼身体。基于此可以举行一些关于登山的小型比赛,发展登山、林地探险等山地娱乐活动激发旅游者的登山热情,让更多的游客参与进来。第二,前期可以加大投资力度,建设部分山地游乐设施,开展适宜的山地娱乐项目。例如,修建山地民宿、滑索、玻璃栈道、露营台等,延长游客的游玩和停留时间。第三,借助山地先天的自然条件发展山地康养产业,开展山间文化养生活动。合理规划和布局,因地制宜地种植一些花草树木,打造美丽舒适的人造景观,并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5.7 因时制宜发展旅游项目

水磨镇适合春夏两季旅游,春夏两季为这里的旅游旺季,秋冬则为旅游淡季。秋冬季节盈利较少甚至可能亏损。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可以将羌族的羌族新年和藏族的藏族新年作为一个旅游项目,加大宣传,吸引周边游客。

水磨镇空气质量优,山水环绕,环境优美,发展绿色旅游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可以让游客们在大自然中感受旅游的乐趣。

5.8 发展康养旅游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在意身体健康和养生,养生旅游的市场也越来越火爆。汶川县近年来正在打造“康养汶川”这一主题,水磨康养旅游可以借助这个趋势吸引游客。作为商代便已建立起来的古镇,水磨镇历史悠久,自古就被称为“长寿之乡”。可以采取故事主题,并结合当地历史故事,以历史题材作为吸引点,打造以“养生”为主题的养生场所。

6 结语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之一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成为附近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主要选择。水磨镇特色旅游的发展可以作为当地游脱贫致富、发展就业的一条有效渠道,从而带动水磨镇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水磨镇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水磨镇建筑风格更具民族特色,地域民族特色愈加鲜明;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要求,使乡村地区特色民居、特色农业、特色美食等特色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与传播;通过“政府+公司企业+居民”的合作模式,深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故此研究能够在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改善人民经济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希望本文能为当地政府旅游规划提供部分参考作用,也为旅游投资商和开发商提供更多机遇。但最终要想实现水磨特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还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合理规划。

猜你喜欢

水磨特色旅游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地域文化下的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究
洮渭水磨概述
韩流和韩国旅游发展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基于创新驱动探析天柱山特色旅游发展
清代洮河流域水利利用探析
晋祠水磨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