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展赛训”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以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手工”课程为例

2021-11-30山东省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王洪云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南瓜手工积极性

山东省滕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王洪云

在学前教育阶段开设实践教学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对教育的响应度,并且能够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学展赛训”是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日常教与学中践行“学展赛训”可以使实践教学更为系统化、科学化,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

一、学前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实践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宣教方式,让幼儿从单一的听与学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出了一条尝试与学习的道路。在实践教学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且通过多种色彩与材质的变换,可以增强幼儿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让幼儿更加主动地去思考生活中的疑问,并且培养幼儿遇到问题勤动脑、多动手的习惯,对其未来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简单的轴对称或中心对称的图案的特点,并且尝试将其剪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同时也是增进儿童剪纸活动熟悉度的过程。幼儿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二)增强幼儿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往往能够从多方面给予幼儿以锻炼。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往往会遇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幼儿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其思维的缜密度,拉近幼儿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与学前教育的融合给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泥塑的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塑造形象,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可以从泥塑中感受到儿童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感受幼儿五彩斑斓的世界。

(三)培养幼儿的心理素质和人际社交关系能力

实践教学不再是个体性的学习活动,而是群体性的实践体验,这就对幼儿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观察和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幼儿往往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与需求,在实践教学中,幼儿能够在互相交流中明确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分子,并且更多地考虑人际关系对实践活动的影响,从而提升社交能力,对锻炼幼儿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学习拼贴画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拼贴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优势和力量,并且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明白坚持与妥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综合素养。

二、学前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策略——以“儿童手工”课程为例

(一)展开个体化学习,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并给予指导

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要夯实实践的基础,让幼儿通过模仿的方式学习实践活动所需的技能。比如,在学习制作南瓜灯时,教师首先要让幼儿了解南瓜灯的基本组成要素,如灯的外壳是南瓜的外壳,因此在制作南瓜灯时要将里面的内容物掏空。南瓜灯的精神内涵是在南瓜上雕刻眼睛与嘴巴,南瓜灯还要具备灯源、灯笼的绳子、竹竿等。这些手工实践课程开始前的学习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在开展个性化教学时,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指导,让幼儿清楚地认识到南瓜灯的基本要素,为后来的实践活动奠定基础。这种个体化的学习与辅导,可以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弱点,从而制订更加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

(二)为幼儿的作品举办展出活动,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对于幼儿制作出的手工作品,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点评,而是要通过展览的方式让幼儿的付出得到尊重和认可。幼儿的手工作品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教师对手工作品的忽视会打击幼儿的动手积极性,并且对日后的实践教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展览的方式可以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回报,并且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手工课程中,切实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和课堂效果。

(三)通过竞技化活动调动幼儿的实践积极性

幼儿在实践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比较心理,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的这一自然反应,开展竞技类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实践热情,并且调动幼儿的好胜心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比如,开展“我的祖国是花园”图画大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祖国的模样,将山清水秀,花香鸟语的美丽用彩笔描绘出来,并且进行评选,对有画面感、有情感的作品进行表彰,用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且让幼儿能够在参与大赛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观察,去描绘,从而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竞技类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竞争意识,改变传统的“唯结果论”的竞技模式,让幼儿以更加平和的心态去体验竞赛的过程,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加强课堂实践训练,提升幼儿的综合手工素养

为了在比赛中得到更好的成绩,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幼儿往往能够感觉到压力和希冀的重量,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的综合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折纸的过程中,幼儿往往受到观察力不强或者动手能力不足的条件限制,无法快速准确地完成折纸的任务,甚至很多幼儿还会因此产生暴躁的情绪。教师要在手工教学的过程中,展开多元化的训练,通过融合多媒体教学以及开展小组互动等方式,让幼儿准确地掌握每一步的折纸方法,从而提升幼儿的折纸能力。在这种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情绪的稳定以及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穿插,从而防止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误区,影响幼儿的接受能力。

三、学前教育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营造趣味性,鼓励幼儿参与其中

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营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并且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从而提升幼儿的参与意识。当前学前教育的教师大多年龄结构偏小,年轻化的师资队伍也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活力。教师在进行趣味性营造方面有较多的优秀案例。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优秀案例的学习,结合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实践成果展示,丰富评价的方法

实践成果展示对于增强幼儿的实践积极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实践成果展示的时候要注重创新,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而从多个层面展开个性化评价,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期盼,从而让幼儿在实践教学中保持积极的态度。比如,教师可以评选出“最佳色彩奖”“最佳画面奖”“最佳创意奖”“工匠奖”等,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鼓励和赞赏。丰富的评价方式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对幼儿教学的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需要耗费幼儿较多时间和精力的实践成果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为幼儿制作个性化的评语,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鼓励。教师也可以利用短视频等现代教学方式,让家长也参与到实践成果展示的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幼儿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加强家园联系,与家长建立良性的沟通

教师要积极建立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了解班级内幼儿的基本家庭情况,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幼儿在开展实践活动时要注重体谅其情绪,需要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考虑和体谅。畅通的家园联系是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幼儿的实践参与,注重课堂实践教育,而不过多地要求家长的配合,防止给家长造成教育的负担。

总之,学前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比较重要,对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结合本班级的幼儿基本情况,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主题,并且按照“学展赛训”实施教学,让幼儿能够在系统实践活动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主题的内涵,并且自觉地在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意识。

猜你喜欢

南瓜手工积极性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让学生爱上数学——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
南瓜灯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手工剪纸
手工DIY
珍贵的手工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