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学习:党史育人的实践路径

2021-11-30江苏省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黄澎清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育人

江苏省无锡市堰桥高级中学 黄澎清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部署,2021 年4 月,教育部在中小学部署开展了“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希望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一、党史育人的重要意义

党史育人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时代影响的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们发展的内在需要。充分开发党史中的资源,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将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内化为育人的教育,对于培育有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责任担当、本领过硬、品格高尚的新时代中学生意义重大。

(一)时代的诉求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要学习新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而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党和时代需要青年人通过了解党从而实现听党话,跟党走,进而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校的追求

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学校教育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及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都明确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史教育作为育人的重要方面,如何在学校落地生根是学校教育的不懈追求。以“三全”育人为出发点形成学校特色的“三全”学习是实现党史育人的优质实践路径。

(三)青年的需求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心理、人格不断成熟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这一时期正是需要精神指导、榜样引领的关键期。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其中大量鲜活的事例和英雄的人物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引导中学生逐步形成为国家、民族“立德、立身、立功、立言”的心性和品德,而这些品德与新时代青年的6 点要求不谋而合,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党史育人的实践路径

“三全”学习即全场域学习、全身心学习、全学科学习。全场域学习,打通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学习路径,编织党史育人的学习网;全身心学习,倡导活动育人,在活动中铺就党史育人的学习路;全学科学习,忠实国家课程践行教学育人,挖掘百年校史,盘活乡土资源,创新开发校本课程,借助数字化学习技术,联通线上线下,设计党史育人的学习包。“三全”学习借助环境、活动、课程全方位实现党史育人,是实践党史育人的优质路径,是促使学生道德成长的优质路径。

(一)环境育人,党史教育的全场域

1.党史学习进家庭,红色基因传万家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千家万户,有助于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校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走访活历史,从身边活生生的人和事中接受红色教育。以居家生活为背景,学校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活”字上下功夫,通过小手拉大手,把学史爱党、崇尚英雄的种子播进每个家庭成员心中,以更多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鲜活的载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家庭,让红色基因传遍千家万户。

2.党史学习入学校,红色风景满校园

学校宣传栏、团角、文化墙是扎实推进党史教育宣传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使之成为校园红色教育宣传的主阵地。宣传栏和团角可定期发布最新的党团政策精神、先进个人与集体事迹,团体活动剪影,班团课信息等。文化墙可布置为党史文化长廊,展出如长征故事、抗战英雄、社会建设等主题栏目,通过党史无声诉说红色故事。文创用品是创新校园红色教育宣传的有力武器。文创T 恤、玩偶是青年喜欢的文娱产品,党史学习教育可以抓住青年的喜好,设计红色文创产品,通过这些文创用品让党史教育宣传入眼、入心。

3.党史学习驻社区,红色文化遍社会

学生是家庭的成员、学校的成员更是社会的成员。社区承担着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学习的责任,发挥好社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有利于给学生创设立体式的党史学习环境。社区可利用自身优势,整合社会力量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引导学生参与到社区的学习和志愿活动中。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党史宣讲系列活动;亲子参与的党史知识竞赛;结合节日的党史灯谜游园,革命圣地参观、瞻仰和考察活动等。

(二)活动育人,党史教育的全身心

1.重温红色岁月,传承红色薪火

学校定期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征文比赛,激励学生抒写真情实感,争做时代新人;组织诵读红色经典诗词,教育学生弘扬红色传统,鼓舞自身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自我完善;编排《映山红》《十送红军》等红色歌曲的歌舞表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红色生活,重温红色岁月,进而内化为自身的红色信仰,从而实现真正的红色薪火传承。

2.寻访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精神

学校党史教育可以抓住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例如,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的革命烈士陵园参观祭扫活动,五四青年节举办先进青年代表宣讲入校园;“一二·九”纪念日组织“家国情怀”主题成人仪式等。

3.开展红色服务,践行红色信仰

党史是一部共产党员的奋斗史、革命史和奉献史。学习党史也可发挥学生志愿者作用,让学生在劳动中、奉献中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基于中学的客观条件学校可开展立足校园、服务临近社区的志愿活动。例如,在校开展迎新生帮助托运行李、运动会维持秩序、图书馆定期清理书架等活动。在社区开展清除街道社区“牛皮癣”、公益公园清卫、社区文明宣讲、学校周边道路志愿安全宣传等活动。

(三)课程育人,党史教育的全学科

1.课程教学为根本,坚守课堂主阵地

学科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依托,学科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立德树人。不同学科党史教育的价值各有特色。政治学科可将党史作为教学的重点和主线,联系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联系中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教学和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化学学科可充分挖掘我国的化学史,结合党史展现我党内的化学家们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语文学科中红色的诗词、革命文章的节选、人物传记都蕴含着红色信仰和红色精神,对于培植中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家国情怀有积极的意义。

2.校本教材为抓手,开发本土优资源

多数中学办学历史悠久,百年校史中有许多校友、故事、文物,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息息相关。开发好这一优质资源,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形象有效的党史教育。学校可以借助校史陈列室里丰富的“红色记忆”文物,让学生在看中听,在听中品。学校从身边的资源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着手,让校史陈列室里的文物述说,从而让历史一一展现在学生们眼前。

3.网络传播为辅助,构建育人新平台

目前的中学生出生在网络时代,成长在“自媒体”“大数据”背景下,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喜欢使用新媒体来交流沟通。鉴于此,党史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运用新媒体工具,创新党史教育的思路和实现途径,从而达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目的。中学可加强QQ 群、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在校微机室中开放电子图书室,在各级部增设级部电子阅览室,学生通过网络迅速了解党史及当今的时事热点,能够通过网络和其他地区的中学生交流沟通学习心得。

三、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学校通过全场景、全身心、全学科的“三全”学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落地生根,将助力新时代青年的成长,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第一次学党史
红色是什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