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2021-11-30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村中心小学段天莲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观察力事物苹果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村中心小学 段天莲

从美术活动的角度说,观察力是通过观察把握象像形体、色彩、结构、质量等外部特征的能力。它既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条件,又是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力的基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确实应视为素质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观察力是生理和心理的综合能力,是以获得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为依据的。所以,观察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而逐步得到有效发展的。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与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一般说来,儿童喜欢活动的东西胜于静止的东西;喜欢有声音的东西胜于无声音的东西;喜欢具有鲜明色彩的东西胜于只有灰暗色调的东西;喜欢相对新异的事物胜于绝对新异的事物。小学生观察的兴趣源于外部的赞赏激励和内部的成功体验,所以,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并大胆进行艺术表现。只要学生敢于用自己的方法去创造,描绘自己所观察到、感受到的事物,教师就应及时加以鼓励。而在选择观察对象时,应注意选那些既能吸引儿童又能同时体现物体和现象本质的东西。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看到、听到的新事物越多,就越想多看多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观察产生兴趣,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好习惯。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视觉具有选择性,所以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方法,而且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即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正确的观察方法。

(一)在进行绘画活动观察前,要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只靠兴趣是很难提升儿童的观察能力的,因为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某一事物的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尤其是低龄儿童,对事物的观察只局限于大体的印象,很难说出具体的特征。因此,在观察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例如,在进行绘画活动《画水果》中,我为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观察:“你看到都有什么水果?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有什么不同?用手来触摸时有什么样的感觉?再把这些水果切开来进一步地观察说出它们不同的特点。”这样学生观察的效果就会明显提高,不仅提升他们的有意观察力,也提升了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次的观察让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画出了形态各异、充满童趣的水果。

(二)在进行绘画活动中,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观察方法

学生的绘画活动是以观察为基础的活动,学生在绘画前如果能细致地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就会使画画表现得生动而有趣。那么,具体而行之有效的观察方法有哪些呢?1.顺序观察法。例如,在画人物时,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头、身体、胳膊和腿。画大楼时从上往下观察。2.典型特征观察法。先观察最明显的特征,再过渡到一般特征。例如,画蝴蝶时,先观察蝴蝶的翅膀是两个对称的图形,再观察它美丽的色彩,然后观察其他部分,这样既能很快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绘画活动的质量。3.分解观察法。例如,在画长颈鹿时,先观察长颈鹿的长脖子,再观察它的尾巴和四肢的特点,将观察的物体分为几个部分仔细观察,再综合全貌,培养学生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对事物进行综合观察的能力。4.对比观察法。例如,男孩子和女孩子长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从头到脚仔细对比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就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观察经验和促进他们更细微的观察能力。通过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观察方法,他们的观察细致性有所提升。例如,在画“我的老师”时,学生们不但抓住了我的明显特征——个子高、髻发、连衣裙,有许多学生还画出了裙子上的花纹、蝴蝶结。

(三)在进行绘画活动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有的学生缺少耐心、观察较粗心,绘画单调没有生机,教师就要多指导,切忌批评打击;有的学生观察完整细微,绘画形象生动,教师要给他们不同的指导,使他们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广泛的联想与灵活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增长见识,使他们的绘画技能技巧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两种基本途径,提升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在绘画活动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可以有两种途径:一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二是在室内观察实物与图片。

(一)对大自然的观察

大自然是神奇多彩的。绚丽的色彩,对儿童永远有着新鲜而神奇的魅力,他们习惯用鲜艳的纯色来概念化地表现物象,如把树涂成一种绿色,天空涂成一种蓝色。那么树究竟是不是一种绿色,天空是不是一种蓝色?课堂教学应深入自然,让学生到室外去认真观察一下,他们马上会说:“树不是一种绿,向光部分是黄绿,背光部分是深绿,还有点发紫……”这样画出的色彩就不单调了。

后来,我又组织学生到室外,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说:“你们抬头看一看,近处天空的颜色和远处天空的颜色有什么不同?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学生们经过细心观察惊奇地发现,头顶的天空很蓝,颜色清新;远处的天空不是很蓝,颜色有点发灰。学生在细心观察自然的过程中,他们的兴趣会很高,能够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鼓励学生多到生活中去观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感受,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采撷美,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室内观察实物

把实物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一边观察一边描绘,这样做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学生直接对着实物写生,而是要他们从深一层的角度加深对实物的认识,以便打破绘画中的概念化,克服因对实物的观念不明而草草了事的应付性描绘的现象。因此,在室内观察某种实物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作画方式。

我以观察苹果为例。一天,我把几个苹果放在果盘里让学生观察,两分钟后我把果盘盖上,让学生谈一下刚才观察的结果。孩子们非常踊跃,有的说:“老师,我刚才看到了一盘苹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说:“老师,我刚才看到苹果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我问了好多学生都是这个答案,在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后,我又启发性地问道:“有谁看到盘子里有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这时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举手,于是,我揭开苹果上的盖子,让学生继续观察,一分钟后我又把果盘盖上。学生们这回可高兴了,争着抢着回答:“老师,盘里有三个红的,两个绿的。”“不对,老师盘里有三个绿苹果,两个红苹果。”于是这两伙就争开了,这时我说话了:“咱们还是来看个明白。”我直接揭开了盖子,学生们一片欢呼。

此外,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描述,丰富学生的观察想象力。在观察时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描述下来,这样的观察不仅有视觉参与,而且有语言的参与,这对加深学生的观察和记忆大有裨益。同时,及时巩固学生观察结果,展现学生个性梦想。绘画活动中,学生观察的目的之一就是使他们在绘画创作中“言之有物”。所以,教师领导学生观察后应及时地要求他们用绘画来把它表现出来。如果在绘画中发现观察有不足之处,则应让儿童重新回到观察对象那儿去做进一步观察,促使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

法国雕塑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可见,要想认识纷繁变幻的大千世界,需要从观察开始。尤其是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重要任务之一。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在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方面还有许多可深入研究之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观察力的发展还和其他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美术教育工作者除了应把握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共性外,更应重视美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更好地发挥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学生想象、思维、创造、操作和审美能力的基础,能很好地训练儿童的观察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擦亮学生的心窗,创造美的天地,放飞学生个性之梦。培养学生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猜你喜欢

观察力事物苹果
数数看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体育教育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大考验
收获苹果
拿苹果
观察零距离
会说话的苹果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