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散式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实践探索

2021-11-30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八高级中学姜雪梅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想象力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第八高级中学 姜雪梅

当前背景下,教师在展开历史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采用发散式教学的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从而取得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学理念与之前的教学理念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并且具备明显的优势特征,主要表现在:发散式教学的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在课前准备阶段付出较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来完成备课,通过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真正地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这一教学目标。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发散式教学的意义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进行知识的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遵循课堂教学的规律,在这之中包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内容应该符合这一阶段学生在身心方面发展的规律与特征,设计教学的模式时需要尊重当前阶段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等。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性差异,重点分析和探究学生在思维能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成发散式思维教学理念的渗透,如此便能够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当前阶段的高中历史课堂之中,经常会出现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差,学习兴趣较低,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不太正确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混乱等问题,正是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才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相比,发散式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具体需求,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指导,促使学生能够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

正是因为这一教学理念的优势较为明显,因此对教师以及学生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首先,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并且需要对这一教育理念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并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将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活动之中;其次,这一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并且抱着积极的态度来完成自主学习,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发散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知识教学的这一教学模式被广泛地运用在教育行业之中,并且教学效果较为显著。所以说,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将发散式教学的理念和情境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抗日战争的爆发”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就可以将发散式教学这一理念与情境教学进行充分结合,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教学的课堂之中,从而对学生展开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纪录片,比如抗日战争的爆发等,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的氛围,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思维就会进入那一年代。其次,教师要做的就是依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如果说大家身处在抗日战争的年代,会做些什么事情,有没有比较好的抗日方法等,并且鼓励学生依据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视频中的相关内容来对此问题展开分析与讨论。最后,教师需要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所获得的结论进行归纳与总结,并且要鼓励学生尝试对其他的历史事件展开同样的分析与思考,从而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二)拓展教学的范围,开拓学生的视野

在高中历史教材之中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很广,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将教学的范围仅仅限制在历史教材之中,需要有意识地完成教学范围的拓展。在此过程中,便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例如,需要教师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读物,当然也可以推荐相关的历史纪录片,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历史博物馆中进行参观等。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完成教材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完成视野的拓展,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发散能力。

比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完成教学范围的拓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之中,又或者引导学生去参观历史博物馆以及专家讲座等,当然,还有考虑为学生定期举办与历史这一学科相关的知识竞赛等。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学生在进行历史知识学习时的具体情况,并且能够依据这些情况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外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且鼓励学生带着这些任务来完成活动的参与。如此一来,便能够真正地完成学习思维的发散,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营造真实课堂环境,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发散式教学这一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在此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并且鼓励学生依据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及现象来展开分析与思考,从而发散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力,其实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形成历史想象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尤其注重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并且运用发散式的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

由于历史事件以及现象都是发生在过去的时间之中,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只能依据现存的材料来展开想象,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以及具体过程进行想象,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那么此时,教师就可以注重教学环境的营造,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升自身的历史想象力。在此过程中,也有助于发散式教学理念的高效渗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除此之外,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紧张情绪,当学生的心理完全放松时,便能够顺利地完成历史事件的想象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教师在进行课堂环境的营造时,可以依据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手段来展开,通过鼓励学生将历史知识与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关联,便能够真正地调动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热情,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感知及学习能力。

(四)优化教学的结构,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想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采用发散式教学的理念,首先需要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所以说,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该完成教学结构的优化,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如果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发散式教学理念进行知识教学的话,便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并且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结构的完善与优化,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并且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如指掌,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梳理,通过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及整理,从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除此之外,还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情为中心,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完成体系的构建,在此过程中,学生便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对框架体系有所了解,从而为今后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所以说,在实际教学时,教师需要完成结构的优化,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发散式的教学理念应用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要想将发散式的教学理念运用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理念对历史教学存在的重要意义,并且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的尝试与创新,从而将其渗透至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发散以及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想象力高中历史思维能力
谈高中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
图像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看见你的想象力
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历史教学探析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想象力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