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探究

2021-11-30福建省晋江市罗山中学李美美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核心

福建省晋江市罗山中学 李美美

教师了解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以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同时分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就可以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案,以此就能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就可以达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生活情境,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关注教学与教学情境,这样就能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打下基础。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价值

(一)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够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此就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提供良好的帮助。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学生误入歧途和形成不正确、不健康的心理与行为,从而就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只有在教学中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重点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教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就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以此就能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从而就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的目的。

(三)增强学法守法的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是有一定的法治知识的。而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了解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并具备了解法律的意识和遵守法律的意识,才能为学生顺利融入法治社会打下基础。教师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就可以增强学生学法的兴趣与守法的意识,这样就能为将培养学生成为促进法治社会进步的人才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问题

(一)教师不重视教学的方法

有的教师认为,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为了教授学生道德知识与法治知识,并不会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认为不是主科,所以并不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

因为态度的问题,不少教师在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后,就不会对教学及教法进行探究,以此就只能根据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教学。教师只运用教材资源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无法开展多样的、趣味的教学,这样就无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从而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不重视对教材资源与教学方法的探究,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会降低教学的效率。

(二)缺乏对核心素养的了解

教师想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对教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了解,并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每个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是不同的。教师缺乏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素养的了解,并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就会增加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并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核心素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培养方式

(一)创设生活情境,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可以为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基础。教师想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让家更美好”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播放所准备的视频,视频中是一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的片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介绍,并在黑板上写出教学课题,同时引导学生从“美好”二字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视频中家庭的氛围进行点评,这样就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熊孩子”搞破坏,家人偏袒的事件,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事件后对事件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这个家庭的氛围好吗?”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探究正确的让家更美好的方式。教师这样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设计小组讨论,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是有限的。教师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效率,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小组讨论活动,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使学生互相交流想法,这样就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时,就可以直接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如何才能增强生命的韧性?”并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同时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解答问题,这样就能为学生布置小组合作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阅读教材和讨论教材内容的方式探究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小组互动。然后,教师可以让各小组以抢答的方式回答问题,这样就能激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使学生为了集体荣誉感积极地进行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责任感的角度解答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责任感。教师以此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三)运用问题导学,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规则,并具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就可以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规则知识内容。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则,并帮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的价值,就能够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并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时,就可以先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自身的第一次集体生活,以此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为学生畅所欲言打下基础。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介绍集体生活中的趣味事件,并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讲述参与集体生活的感受。接着,教师可以问:“你在集体生活中不喜欢他人做什么?”并为学生示范:“不喜欢有人在午睡时间吵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的集体生活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集体生活规则,以此就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和遵守规则的价值进行讨论。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了解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结合实例教学,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法治知识,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教师结合与学生相关的实例开展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法律,并丰富学生的法治知识,从而就能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并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这样一来,就可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合理利用网络”时,就可以运用网络打视频电话、运用网络打游戏、运用网络传送资料等多媒体手段,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图片后,鼓励学生讲述其运用网络的方式,并鼓励学生,以此增强学生讲述想法的自信心。然后,教师可以展示热门的网络游戏图片,并引导学生对图片中的网络游戏进行描述,这样可以活跃教学的氛围。接着,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你知道游戏外挂吗?你用过游戏外挂吗?”然后就可以展示生活中购买外挂、运用外挂和销售外挂的违法实例,同时可以在学生了解实例后讲解其中的法治知识。教师以此进行教学,就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正确认识了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以及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后,就会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并积极地探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以此就能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下基础,从而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