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2021-11-30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趣味性创设中职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 卫

学校课堂是中职生汲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数学则是中职教育阶段的基础科目,是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如何创设情境才能保证其有效性,也成了广大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一、研究情境创设的意义

(一)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以往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过强,学习状态也很被动,很难主动开展数学学习。教师想要改变这种被动学习状态,就要想办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才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素质教育推广后,教师在课堂中不仅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其自身参与度和学习效率,其能否在学习中完善认知结构,并提升数学思维。而合理地创设情境,可以更好地引导其投入学习中,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转变其学习态度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有着重要意义。

(二)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人类的发明与创造都离不开对事物的质疑和探索。为此,合理创设情境并搭配相应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并提出开放性问题,之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并研究答案,以此来解决现实问题。在课堂中,教师要给予中职生更多的鼓励,让其敢于质疑,并合理地引导学生善于质疑,从而提升其自身质疑能力。

(三)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中职数学教材中更体现实用性,很多内容都与生活实际相关,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合理创设情境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其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另外,创设情境时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其增强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设计一些与生活或未来就业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为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不仅要贴近生活,调动其积极性,还要尽可能为其提供一些观察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其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更灵活地运用知识。

二、中职数学情形创设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为了保证教学情境的有效性,教师在创设过程中要时刻遵循“针对性”原则,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围绕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创设情境,并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则要采取设置问题链的形式,将有难度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问题,由浅入深,更好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创设情境时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要比初中阶段更难一些,其中有很多知识点较为抽象。而且,中职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人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对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应尝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要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从实际出发,创设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情境,以便鼓励其更积极地参与和解决问题。

(二)启发性原则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情境,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为了启发其思维,促进其综合能力提升。因此,在设计情境时,教师要遵循“启发性原则”。正所谓: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气无边的人。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开展启发式教育,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在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水平出发,创设符合其认知的情境,并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激发其好奇心。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被运用在课堂中,更加生动、形象地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揭示出来,以便让学生对知识的由来和发展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趣味性原则

部分中职生在初中学习阶段就已经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到了中职学校后,发现自己没有了升学压力,更是会随波逐流,不愿意主动进行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只能创新教学方法,并激发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已经逐渐成为各个教育阶段中教师常用的方式方法,精心设计的情境不仅形式新颖,趣味性往往也更强,从而达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的目的。因此,为了让教学情境发挥更强的作用,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注重内容的安排,显得生动、有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智力发展,并主动学习完善自身知识架构。

三、中职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

数学不仅存在于课堂中,还存在于生活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尝试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知识点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地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在备课阶段,教师要先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相关的因素,并尽可能创设一些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以便在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中架起一座桥梁,让其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及价值。此外,这种教学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都喜欢上网,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就可以从其实际立场入手,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小明家新买了电脑,要连接网线,现在有两款产品可以选择。第一款,每小时收费0.8 元,每月按用时长短收费,不足一小时则要按一小时计算;第二款则是第一小时收费1 元,第二小时收费0.9 元,第三小时收费0.8 元,依次递减,当上网时间超过十小时后,则按照每小时0.6 元收费。那么,选择哪款产品更合适呢?”这类问题非常有可能发生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生在看到问题后就会很感兴趣,并与其他同学积极讨论,从而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很快地解答问题。同时,也会期待教师后续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

大部分中职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走神,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平时学习中,其学习动力高低往往与兴趣相关。为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重视趣味性内容的融入,以便更好地调动其学习兴趣,保证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趣味性情境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更适合运用在每堂课的开始,正所谓: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创设趣味性较强的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教师所讲的内容上,更好地激发其探索欲望和思维发散。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指数函数”相关内容时,可以利用一张A4 纸来创设趣味情境。首先,在新课导入环节,拿出一张提前准备好的A4 纸,然后展示给学生看,并提出问题:“大家觉得这张纸能不能开启啤酒瓶呢?如果将这张纸一直重复折叠下去,折多少次厚度才能超过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呢?”这两个问题会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之后教师鼓励其拿出一张A4 纸动手试一试,当其实践后再引出主题。这种创设趣味性情境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本质,还能激发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故事情境

中职生有着满满的活力和好奇心,对奇闻逸事充满了兴趣,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抓住这一点,以数学家的趣事为基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中职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因此在课堂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从心底讨厌数学,而合理地利用故事来巧设情境,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之后再确定教学方法并突出教学重难点。当需要创设情境来授课时,教师还可以围绕知识点,利用网络技术搜索相关的数学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通过倾听故事,还有助于帮助其了解知识的由来,有效活跃其思维,对提高教学效率也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在中职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合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强化其基础,让其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地面对难度更高的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趣味性创设中职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创设未来
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以画之名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