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主题意义的初中英语模块教学实践探索

2021-11-30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校张群芳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模块意义探究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校 张群芳

一、研究背景

主题意义是指特定主题语境所传递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倡导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主张以主题意义统揽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师以语篇为依托,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层理解,促使学生发展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价值取向。

然而在很多英语课堂中,教师更为关注语言知识的讲解和语言现象的阐释,教学设计停留在捕捉文本的表层信息和梳理文本的语言知识层面,重视小单元知识的识记和训练,忽视了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运用和迁移。英语教学设计要从设计一个知识点或课时转变为设计一个大单元。按某种大任务(或观点、项目、问题)的逻辑,将相关知识或内容结构化。

译林版《英语》教材是模块教材(English Modular Textbooks), 该教材根据模块(module)构成原理,把教学内容构建为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教学板块,按照教学模块进行的教学可称为模块式教学(Modular Teaching Approach)。英语模块教学可分为词汇模块教学、语法模块教学和语用能力模块教学。译林版《英语》教材倡导教师运用“话题”(topic)这个载体按模块进行模块教学,即主题意义下的模块教学。本文主要探讨主题意义下的语用能力模块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完模块各子单元后回顾各子单元学习内容,对文本主题意义进行探究,从而引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

二、实践探索

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每册书由两个教学模块构成,这些模块通常围绕着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三大语境展开,探讨青少年如何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培养同理心。每个教学模块由四个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的子单元构成。

本文以译林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2 展开模块教学实践探索。

该模块所在标题为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包括四个单元,分别为:Unit 5 Good manners:阐述了公共礼仪和生活礼仪,倡导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有良好礼仪的个体;Unit 6 Sunshine for all:报道了特奥会志愿者Liu Ming 在特奥会服务中的所见、所闻、所做和所感,旨在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热情;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向学生介绍了世界不同的慈善机构,以马医生的经历鼓励学生积极投身慈善活动;Unit 8 A green world:通过瑞士的环保实例号召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学生在学完了这四个单元后,教师可借助该模块后的Project 展开相关模块教学,贯彻《课标》所提出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的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从掌握文本内容出发,在应用文本知识的过程中内化吸收,把握文本写作意图,捕捉教育价值,并联系生活实际合理拓展,在创新表达中提升对文本主题意义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指向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学习理解:梳理单元话题,得出模块主题

1.内容与主题

此部分教学设计围绕What 展开,教师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概括出本模块的主题意义。

【教学片断1】

教师把班级分成四组,每组讨论一个单元,要求学生结合学过的单元内容和本单元下的子栏目,讨论概括该单元主要话题。教师根据单元内容可设计如下问题,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梳理每个单元的框架内容,又提供了后续主题意义探究中的思考角度,还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素养。

第一组:探讨Unit 5,探讨问题如下:

①What is the title of this unit?

②What does the Reading /Integrated Skills / Task talk about?

③What kind of person does this unit tell us to be?

第二组:讨论Unit 6,教师设计如下问题:

①What is the title of this unit?

②How many people does this unit mention? Who are they?

③What have they done for people in need? Do you think it’s meaningful for them to do so? Why?

④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people in need after learning this unit?

第三组讨论Unit 7:

①What is the title of this unit?

②Which two main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does this unit mention?What kind of work do they do?

③What can we do for people in need?

第四组讨论Unit 8:

①What is the title of this unit?

②What does this unit mainly talk about?

③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2.意图与情感

在帮助学生对模块进行从知识到内容,从主题意义到情感价值观的输入后,学生已理解并深刻认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梳理了各单元主题意义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We should do something for our society and earth.即本模块主题:责任与义务。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语言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升华。

3.主题式核心词汇库

模块主题意义通过语篇体现,而语篇的写作意图通过语言得以体现,所以语言学习是教师引领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可帮助同学建构该主题意义下的核心语言知识体系,形成核心词汇库,为后期的语言输出搭建支架。因此,教师紧紧围绕上文梳理单元话题时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提炼出核心词汇和句式,老师可增加课外语料扩充该主题下的词汇库,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二)应用实践:深层探究主题语境,得出解决方案

在得出主题语境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解决核心问题How,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断2】

教师可就之前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What should we do for our society and earth?and How?学生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除了归纳总结书本讲到的方法之外(如Be a person with good manners、Work for others、Develop a green lifestyle), 可结合身边实际,深入探究:What else can we do to help build a better world?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巩固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和表达,达成运用语言知识、促进思维训练的目标。

(三)迁移创新:借助模块project,进行语言整体输出

语言学习是一个由语言输入到内化至输出的过程。教师以模块教学为抓手,基于主题,引入新知,先让学生感知主题意义,再滚动教学,最后关联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整体语言输出。该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形式上侧重实践性作业。

【教学片断3】

结合本模块后Project 内容,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项目式学习方式收集资料,设计并书写一份倡议书,倡议大家加入到希望工程,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倡议书包括以下信息:

1.Some details about Project Hope.

2.Describe how we can help the charity project.

3.结尾Conclusion.

学生完成Project 后,老师可对1~2 份作品进行从内容到语言、篇章、衔接、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点评,鼓励学生反复打磨,最后创作出主题鲜明、语言正确、结构完整、衔接流畅、书写整洁、富有美感的作品来。

三、结语

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模块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把碎片化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提升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基于该主题的经验,帮助学生深化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推动他们对主题的深度探究,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实现用英语思考、辨析、表达等多元思维活动。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做到知行合一,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猜你喜欢

模块意义探究
一件有意义的事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设问引导探究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诗里有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