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探索

2021-11-30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特殊教育中心刘春华

青年心理 2021年31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生活化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特殊教育中心 刘春华

智力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学习存在很大的区别,并且他们学习起来也比正常的孩子困难许多。人生来就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都能够静心学习,进行发现与探索,将自身的潜能释放出来。作为教师,应该提供一种愉悦的环境氛围,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尊重学生,不能歧视他们。由于智力障碍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同时记忆力较差,注意力很难集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变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调动学习兴致

为了能够让智力障碍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必须学会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环境当中进行学习,克服他们的自卑以及退缩心理,让他们能够有自信心,这样才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学会抓住孩子的特点引入课题,用形象直观的事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对于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抓住孩子的特点,通过采用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方式进行教学,让他们能够积极并主动地进行学习。

因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教师采用良好的情境引出课堂知识,以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情境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运用周围一些很小的事,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学习要点,进而能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吸引学生参与

构建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外更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变与创新,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秉持着学以致用的心态去教学。由于智力障碍的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所以只有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的实处,才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价值,这样就更加容易彰显教育的魅力,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因为智力障碍的学生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在确定生活化内容时,要保证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有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设计不同的目标,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从而能够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功。

如果孩子总是失败,那么他们的自信心就会被打击,从而产生厌倦感。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例如,在系纽扣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对A 层次的学生进行系纽扣教学,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将纽扣系好。对于B 层次的学生,可以适当帮助他们。对C 层次的学生,首先要让他们认识纽扣与扣眼,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任务。通过设立不同的目标,能够让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任务的情况下感受到当下的快乐,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十分重要,这需要教师在课堂当中选用一些较为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改进,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因为智力障碍的学生的思维比较缓慢并且反应能力较差,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应对生活当中的问题,必须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当中的生活化,主要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将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联系,让他们拥有好的行为习惯。

个人卫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注意的,而智力障碍的学生可能会不注意自己个人卫生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将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都能够了解什么是卫生以及如何进行整理。例如,当自己指甲变长时,应该如何去修剪,在吃东西的时候应该掌握怎样的餐桌礼仪。通过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分析,并及时给学生任务,让他们去进行学习,注重个人卫生,从而能够应对在生活当中所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生活化,助力学生成长

教师应努力构建良好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能够得以成长。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个兴趣爱好并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教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智力障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并且非常难转移,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时教师就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地进行引导,那么学生就无法收获知识,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是智力障碍学生最喜欢的教学形式,通过在教学当中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游戏,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知识上,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欲望与主动性得以提升,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重视学生现实生活,加强学习指导

对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要重视现实生活,因为生活化教学离不开以真实情况为依据,通过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与研究,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依托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人物表现的形式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掌握基本学习方法。

例如,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表演来活跃课堂氛围,学生通过自己参演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社会技能,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在对智力障碍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采用合理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意义,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学习,从不同的方面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必须观察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能力,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适当改变教学策略及时地进行引导。当学生了解怎样进行操作以后,通过让他们进行反复的操作,让其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六、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学习力,教师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和谐,让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由于智力障碍学生的身心发展较为迟缓,适应环境能力较差,接受能力也较差,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就要及时反思,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教学形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必须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了解不同学生之间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容量,通过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适当地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拥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其学习习惯,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去理解,保证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进行学习,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所学的知识上。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都能主动学习,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

综上所述,在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习惯的培养时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地探索与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当中进行学习,保证他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教师一定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不要歧视任何学生,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当中进行学习,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收获成功的体验,主动地进行学习。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生活化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