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崇明区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考
—— 以上海瀛庙果蔬专业合作社为例

2021-11-29张晓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掌崇明花卉

张晓丽

(上海市崇明区庙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2150)

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于2021年在上海市崇明区举办,借助举办花博会的东风,崇明区花卉产业发展正稳步有序地推进。近几年,崇明区引进了一批优质花卉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了以崇东陈家镇和向化镇,崇中竖新镇、东平镇和建设镇,崇西庙镇和绿华镇为主的花卉示范片区。但目前,这些花卉示范片区正在筹备和建设中,还未真正投产运营,对崇明区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做优、做强及核心竞争力提高等的示范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基于此,笔者拟对位于崇西庙镇以红掌经营为主的上海瀛庙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展深入调研,总结该合作社在红掌种销上的主要做法,以期探索促进崇明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现将相关调研结果报道如下。

1 上海瀛庙果蔬专业合作社红掌种销的主要做法

1.1 以标准化促规模化发展,确保产品质量“高”和“稳”

上海瀛庙果蔬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四个标准化”,力求将崇明红掌打造成行业标杆。具体为:(1)基地建设标准化。合作社投资建设了面积为30 000 m2的智能温室、10 000 m2的薄膜温室、800 m2的彩钢包装车间各1个。(2)技术操作标准化。合作社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了荷兰全自动智能化温室控制Priva系统,不断完善、优化温室环境,创造出适宜红掌生长的“微环境”。(3)产品生产标准化。合作社通过标准化生产,不断促进红掌品质和价格“双提升”,稳定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经销商的高度信任,实现了产品销售和利润双增长。(4)管理体系标准化。合作社对红掌生产操作、人员管理、技术培训实行统一标准,并将其全部进行量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成功获评国家级红掌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1.2 以科技赋能促产品迭代,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

具体做法:(1)引种苗、把源头。就种苗质量而言,国内红掌种苗较国外种苗存在较大差距,故合作社从荷兰引进了不同品种的红掌种苗,并通过市场拓展,逐步在国内红掌切花销售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作为官方用花亮相于2020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的人民英雄纪念仪式。(2)引设备、强硬件。合作社通过建造高标准智能玻璃温室,既掌握了红掌生长状况,又减少了人为干预;同时,设计出移动苗床,既便于生产调节,又增加了温室的有效利用面积;此外,采用雨水自动收集灌溉系统,既促进了花卉生产,又实现了水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3)引技术、提品质。合作社与上海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共同申报立项了“虚实结合智能花卉工厂示范应用”课题,并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开展了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华东地区目前最大的产、学、游、养相结合的“花海田园”中医康养文化园。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申报红掌相关专利17项。

1.3 以品牌促花卉营销,不断扩大销售市场份额

具体做法:(1)注重平台搭建,提升认知度。多年来,合作社始终坚持“以花为媒、以花会友”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类花卉展销会,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并将参展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2)注重营销分类,提高客户黏度。针对不同客户群,合作社提出“四个面向”和“三大渠道”,即面向国内、面向海外、面向上海、面向游客,畅通花卉展销渠道、企业批发渠道和个人零售渠道,通过精细化营销,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3)注重品牌建设,延长产业链。合作社在2017年注册了“瀛洲花仙子”品牌(目前已注册商标38个),并设计出“瀛洲花仙子”品牌形象吉祥物,开发下游文创产品和种植品种,以红掌种植基地为依托,探索打造了3A级景区和“产、学、研、游、创、教”全产业链。

1.4 以使命理念促持续发展,化疫情之“危”为发展之“机”

具体做法:(1)坚守企业使命,让利于消费者。合作社通过红掌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培育,提出了“让品质鲜花以普通价格走进千家万户”的目标,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花卉的需求。(2)灵活经营、强化服务,在“寒流”中育新机。2020年因突发新冠疫情导致花卉滞销,合作社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以批发为主调整为“批发+零售”,提出“客户今天下单,花卉明天到家”“只订一束花,也给送到家”的服务理念和电商运营模式,在疫情背景下实现了营业额和纯利润持续增长。

1.5 以人才团队促创新发展,合作社现代化发展之路“行稳致远”

具体做法:(1)建设人才梯队。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10人,其中本科15人、大专20人,同时引进了5名从事花卉生产的专业技术人才。坚实的人才基础,不仅在花卉种植、病虫害防治、设备运行及改造、延长花卉瓶插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为合作社创新种植和营销思路提供了保障。(2)完善组织架构。合作社依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内部架构设计,设有社员大会、理事会、秘书长和九大业务部门,并与正祥花卉公司同步运营,建成了分工科学、权责明确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了合作社、社员、公司的良性互动。

2 促进崇明区花卉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近年来,在崇明区“海上花岛”总体定位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花卉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绿色发展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上海瀛庙果蔬专业合作社红掌种销的成功案例,可为崇明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验借鉴。

2.1 选准项目是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

具体为:(1)因地制宜地选择花卉品种。选择种植的花卉品种,不仅要符合崇明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还要考虑种植田块的土质、肥力等因素。例如,崇明区引进的红掌、藏红花、郁金香等多个品种,均能在崇明区种植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依托市场需求选择花卉品种。市场行情是花卉产业能否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应根据市场行情,选择需求量大、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花卉品种进行种植。例如,崇明区藏红花产品目前占据了全国90%的市场份额,“黄杨大产业”2019年的产值近4 000万元,这些都是巨大市场需求产生的成功案例。

2.2 科技赋能是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因素

崇明区在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须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发挥科技的带动和提升作用。具体为:(1)增强花卉种苗研发源动力。目前,上海瀛庙果蔬专业合作社的红掌种苗全部从荷兰进口,一旦国际环境、种苗价格等发生变化,就有被“卡脖子”的风险,故崇明区宜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专业合作社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研发力度,或采用科研项目招标的方式,使高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到崇明区花卉新品种的研发中。(2)建立产学研互动长效机制。通过政府搭桥、党建结对等多种方式,建立政府、农民、合作社、公司、高校、科研机构的长效互动机制,使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参与花卉种植全过程,及时交流技术难题、突破技术瓶颈;同时,积极发挥崇明区花卉协会的功能,增加行业内交流,提高花卉种植技术水平。

2.3 人才集聚是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具体为:(1)引进人才。崇明区要根据实际需要,引进资深花卉营销人才和“带货达人”,吸引更多的花卉种植者、企业家、创业者来崇明区参与生态岛建设。(2)用好人才。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和对花卉产业从业人员的花卉种植技术培训,并结合崇明实际情况设立花卉种源、花卉生产、花卉保鲜等科研项目,为花卉人才施展技能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资金支持。(3)留住人才。进一步优化花卉人才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适时出台花卉种植和经营人才的落户优惠政策,不唯学历凭能力、不唯年龄凭实绩,让更多的花卉人才在崇明区安家落户、干事创业。

2.4 标准化生产是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标准化生产是扩大花卉种植和销售规模的关键环节,崇明区要针对现有的优势花卉品种,积极对接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生产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合作社为载体推广花卉的标准化种植,不断提升崇明区花卉生产的整体质量,提升花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占据花卉种植和市场竞争高地,使之与世界级生态岛内在品质相统一,进而树立崇明花卉的良好口碑和商誉。

2.5 打造品牌是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力

具体为:(1)创立品牌。通过创立“崇明红掌”“崇明水仙”“崇明黄杨”等区域公共品牌,提升花卉产品附加值。(2)运营品牌。探索“花卉+电商”“花卉+会展”“花卉+主题民宿”“花卉+科普研学”“花卉+崇明土菜”“花卉+土布服装”等深度融合,以花卉为牵引和媒介,拉长花卉产业链,畅通“花卉产业+”的发展路径。(3)推广品牌。推动高标准花卉产业园区和优质农产品高端营销平台建设,对申报立项的国家级和市级农业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配套扶持,提升崇明区花卉产业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使“海上花岛”的品牌越叫越响。

2.6 优化环境是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具体为:(1)破解花卉种植用地的难题。受土地使用性质改变难的限制,一些花卉合作社和企业难以扩大花卉生产规模,建议相关部门专题会商花卉产业发展的用地问题,在现行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为崇明区花卉产业用地拓展新的政策空间。(2)破解花卉保险的难题。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对接保险机构,推出花卉生产、运输的专业险种,降低花卉种植主体的经营风险。(3)破解物流成本较高的难题。由于花卉产品运输路程远、对冷链的要求高,再加上长江隧桥收费等,造成崇明区花卉产业的物流成本较高,建议将花卉纳入农产品种类,对隧桥过路费予以一定减免,从而为降低花卉产业物流成本、促进花卉产业集聚创造良好的条件。

2.7 强化服务是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充分利用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庞大的组织体系优势,由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牵头,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各乡镇农技中心科技人员为主体,广泛开展花卉栽培技术的推广,利用科教培训、项目实施、科技入户指导、百千农场项目建设等,深入各花卉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对接指导、信息传递、沟通交流等服务活动。同时,通过深入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掌握各花卉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和服务需求,为后续的政策拟定、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此外,花卉的生产和流通均需要一定的后勤服务和保障。例如,花卉生产需要一定的生产辅助设施和农业机械装备,建议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在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办理、农业机械装备推介、农业用水用电手续办理、花卉植物有害生物检疫等具体事项上提供热心、细致、全方位的服务。

3 结 语

目前,崇明区委、区政府对花卉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把举办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作为崇明区花卉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且已于2019年11月出台了《关于上海市崇明区打造国际花卉产业高地的若干扶持政策(试行)》,并将花卉产业列为区级重点扶持产业、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带动农业、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借助举办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契机,崇明区将进一步加快花卉产业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优势,邀请更多的国际、国内著名花卉企业入驻崇明,大力加强国内外花卉投资、贸易、技术和人才交流,开展花卉产业高层论坛、项目洽谈和产销对接等活动,从而加快构建崇明特色花卉产业体系,力争形成集花卉科研、种源、生产、加工、服务及贸易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红掌崇明花卉
芽大小、6-苄氨基嘌呤和活性炭对红掌芽生长的影响
2021国际花卉展览会
美丽的红掌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红掌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My diet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