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综述

2021-11-29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西藏高质量民族

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咸阳 71208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各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更好地发挥学校专家与智库的作用,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西藏民族大学于4月29-30 日成功举办了“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研讨会由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科研处联合主办,西藏民族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和西藏旅游研究所承办。中宣部人权事务局、国家民委教科司、西藏旅游发展厅、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西藏驻西安办事处、拉萨经开区、林芝市委宣传部等相关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西藏民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师生等共计3000余人参与,共商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对策,助推西藏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开幕式由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本林教授主持,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凯教授致欢迎辞,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荣教授、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党委书记邱川致辞,中宣部人权事务局原一级巡视员黄军衔、国家民委教科司科技处处长曹国平做重要讲话。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紧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采取主旨演讲、专题报告、分论坛交流、论文征集与优秀论文评选等形式,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彰显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和学术研究的实践价值。

一、主旨演讲

四川大学唐柳教授做了题为《协同共生:西藏现代治理的规划思考》的主旨演讲。他梳理了1980年以来中央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和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特征,阐述了西藏治理的内在机制、多元共治的实现形式和地方治理的实践探索。依据共生理论提出空间治理、经济治理、生态建设、城乡治理、民生治理、社会治理和环境治理的“七治一体”现代治理模式,并结合昌都的实践探索,论证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重要保障。

四川师范大学孙勇教授做了题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初探》的主旨演讲。他提出,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西藏的高质量发展在内涵与外延上都表现出较大差异,应从西藏实际出发,把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特殊要求,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实现西藏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王小彬教授做了题为《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治理好西藏》的主旨演讲。他以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70 年的辉煌成就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治理西藏的重要举措,论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西藏繁荣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上海交通大学紫德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明教授做了题为《地缘政治中的中印中尼关系及对西藏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的主旨演讲。他分析了一带一路对中国国家安全及西藏地区的影响,认为印度始终把遏制和抗衡中国作为坚定不移的长远战略目标之一,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具体内容:一是利用大国关系遏制中国;二是利用西藏问题分化中国,企图把西藏变成受其控制的“中印之间缓冲国”;三是利用喜马拉雅山脉这一巨大的天然障碍分割、蚕食我国领土,并以攻代守对我保持军事压力。

郑州大学李牧蔚教授做了题为《高原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的主旨演讲。她指出,西藏地区因海拔高,高原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治疗以脱离高原环境、休息、吸氧、扩血管药物降低肺动脉高压为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需使用强心及利尿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宋卫宁教授作《从基因组学水平探讨物种的起源、迁徙和对环境的适应》的主旨演讲。他以栽培作物及其野生祖先为材料,通过群体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追溯其起源、迁徙路线和年代。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齐晓杉大校作题为《准确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精髓要义》的主旨演讲。他从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十个明确”回答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要义;从历史规律和时代背景方面探析为什么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从与强国要求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着眼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探索如何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问题。

二、分论坛讨论

分论坛一:百年党史历程中治边稳藏的理论与实践

西藏民族大学康新平教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历史实践》为题作交流发言。他的发言聚焦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历史背景,梳理和分析西藏和平解放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历史实践。认为“十七条协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具有“规范和指引性的文献”,提出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重大举措,而促进军民融合的开荒种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生产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西藏民族大学徐万发教授作《论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中爱国藏族人士的作用》发言。他分析了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爱国藏族人士的积极作用,认为西藏和平解放时期藏族人士的参与,有力配合和推动了和平解放的顺利进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勃兴,表明西藏现代发展中内部正能量的壮大和发挥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统一、团结进步、跨越式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西藏民族大学刘权政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百年自信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论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与历史现实依据》为题作交流发言。他对“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认为“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坚定地坚持“四个自信”,才能使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定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

西藏民族大学卢少鹏副教授以《西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基本问题》为题作交流发言。他认为,只有从广度和深度上理解西藏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复杂性和西藏现代化建设的独有特点,处理好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深刻理解反分裂斗争的实质,才能更好地把握各个领域工作的方向、性质和针对性,处理好具体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分论坛二:新时代西藏长久治安的实践路径

西藏民族大学王跃教授以《新时代西藏寺庙管理创新研究》为题作交流发言。他认为,新时代为实现西藏长期稳定,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法加强对寺庙的管理。就如何加强对寺庙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适合西藏特点的寺庙管理制度,推进寺庙主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出了五点对策建议。

西藏民族大学杨周相教授以《西藏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方法研究》为题作交流发言。他强调西藏思想教育面临空前压力和较大挑战。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应针对西藏不同社会主体开展不同内容的思想教育,针对同类社会主体开展同一内容不同层级思想教育;新时代西藏思想教育更适合采用历史方法,通过深入开展四史教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牢记历史教训和坚持斗争立场。

西藏民族大学田丽静老师作《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中的“人心政治建设”》发言。她强调人心政治建设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总结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中“人心政治”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新时代西藏工作中“人心政治”建设既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视感情交流和培育;既要重视增进共识,也要重视减少隔阂;既要寻求和增进一致性,也要尊重和包容多样性。

分论坛三: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西藏民族大学刘妤教授作《西藏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测算、因素分解及低碳化对策研究》发言。她认为应对西藏物流产业整体碳排放问题及政策层面的实际控制效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以发现西藏物流产业的发展、碳排放和政府政策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并分别就政府主导、企业促进、市场驱动以及全民参与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西南财经大学杨昭博士以《基于人才激励的西藏自治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优化研究》为题作交流发言。通过分析目前西藏面临较为严重的人才短缺困境,从西藏个税优惠政策现状、人力资本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建议西藏应充分利用其特有税权,加大个税优惠力度以助力人才队伍建设。

西藏民族大学王小娟副教授以《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为题交流发言。她围绕如何构建西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出应涵盖产业效率、文化创新、协调发展、发展环境、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并结合熵权TOPSIS 法的分析步骤,得出西藏各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分维度的结果。

西藏民族大学汪朋副教授以《西藏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为题发言,他认为,现阶段迫切需要对西藏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应当从加快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进步、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提高西藏经济发展质量。

分论坛四:西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西藏民族大学陈刚教授以《“新基建”赋能西藏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为题交流发言。他分析了我国“新基建”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提出科技创新是现代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详细论述了以“新基建”为代表,结合虚拟实境、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突破与交叉应用,对西藏文旅业的发展格局和趋势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西藏民族大学陈娅玲副教授以《“十四五”时期深度推进西藏文旅融合路径探索》为题交流发言。她论述了文旅融合的含义与一般逻辑,总结了西藏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及特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西藏文旅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提出了西藏文旅深度融合的关键点和发展新路径。

西藏民族大学曾谦副教授以《西藏林芝桃花节旅游开发探析》为题作交流发言。他论述了林芝桃花节的发展沿革和开发现状,认为当前林芝桃花节旅游开发存在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不完善、节庆宣传方式传统单一、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与节庆灵活性不强等五个方面问题,并提出提升林芝桃花节旅游开发的策略。

西藏民族大学王娟丽副教授以《统筹发展与安全视域下西藏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为题交流发言。她以新冠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分析了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体系存在物资储备与保障、队伍力量不足、监测与预警信息和技术应用等不足,并从分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重视应急预案的管理与演练、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机制和强化应急管理法制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强完善西藏应急管理体系。

三、专题讲座

在学术研讨会期间,应邀参会的多位资深专家就各自的研究领域举办专题讲座,对各自的观点进行深入阐述和交流,为广大师生带来学术盛宴。

中央党校王小彬教授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西藏和平解放70 年》为题作了精彩的党史学习专题辅导报告。报告解析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辉煌历史的基本脉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历史性飞跃,并从西藏和平解放、平息叛乱和民主改革、成立西藏自治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五件大事”阐释了西藏地方当代史的“五个时期”“两大跨越”和当代西藏所处的历史方位,详细解读了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特色,并就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了重点阐释。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本林教授做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辄析》系列讲座。他指出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同其他国家并肩作战、共克时艰;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推进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加强边境地区建设,加强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

西藏民族大学康龙丽教授做了题为《青藏高原人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分析》的学术报告。她指出,在西藏自治区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以及夏尔巴人和僜人世居人群中,珞巴族群体在遗传关系上距离藏族群体近,而僜人群体跟羌语支群体和东南藏缅语族群体遗传关系较近,得出了这些民族都是与汉族同源的汉藏语系民族的科学结论。

西藏民族大学刘妤教授做专题讲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及政府宏观调控回顾》,她分析了宏观经济运行周期,从时空维度讲解了西藏在国家全局工作中的地位。就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西藏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从总体定位、财政诱导、通道畅通、产业发展和市场融通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与国内市场融入、国外市场融合的双循环建议。

此外,国防大学齐晓杉大校、四川师范大学孙勇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刘荣教授、西藏民族大学袁爱中教授、宋爽教授、陈航行副教授、陈鹏辉副教授等也在大会期间做了学术报告。

四、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特点

(一)多方动员,为新时代西藏工作建言献策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总是在历史关键节点对西藏工作进行总体研究谋划,从顶层设计和战略选择上为西藏指明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立足西藏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做出了系列重大部署。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稳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学术研讨会,可以说恰逢其时、切合社会之需,是发挥西藏民族大学重点科研平台智库和资政作用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成果丰硕,彰显西藏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目的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提供理论支撑、问题解析和对策建议。与会专家学者从“百年党史历程中治边稳藏的理论与实践”“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的实践路径”“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西藏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为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凝聚力量。既有对理论的深入分析,又有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问题的剖析和论证。专家学者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体现了专家学者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三)主体多元,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

来自著名高校、重要智库、重点实验室的知名专家围绕论坛主题,交流研究成果,参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撑。这些成果既有宏观问题的研究,又有微观问题的研究,与会专家见解独到、内涵丰富,体现出很高的学术水准,是一场国家级水平的学术交流盛会。研讨会被国内多家重要媒体报道,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获得各界的积极赞誉。

(四)形式多样,通过多学科聚焦促进交流共享

本次学术研讨会采取主旨演讲、分论坛讨论和主题讲座的方式交叉进行,同时还安排了评议交流、论文征集与优秀论文评选,保证了在有限的时间里与会专家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交流。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论坛的专家学者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和军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围绕西藏“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进行交流与探讨,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研究的视角各不相同,选题多样、内容丰富,涉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思想观点互相交流、融合、碰撞,体现出大学科研究的思想,这种多学科、多领域研究成果的深度交流对激发新的思想和认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西藏高质量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