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通览》版本流变概述

2021-11-29马天祥彭蔹淇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图影印株式会社

马天祥,彭蔹淇

(1.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西藏通览》为日本陆军步兵大尉山县初男编著,于明治四十年(1907)经日本东京丸善株式会社出版刊行。该书分为两编,计二十一章,详述我国西藏地区古今历史、山川地理、典章制度、宗教文化、民风民俗、资源物产、道路交通、边防重镇,乃至当时英俄列强为侵占我国西藏地区而展开的利益争夺等。因该书编纂充分参考我国《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元史》《明史》等传统史部文献,并大量征引了我国《西藏志》《卫藏通志》《西藏图考》等重要方志文献,另又吸收了日本本国各类机构编纂的《支那地志》《清国通商综览》《西藏》等相关材料及日本、欧美各类游记著述等,故而内容详审、体例完备。

鉴于该书的重要价值,我国四川西藏研究会爱国人士旋即于该书出版之后对其进行翻译,并于宣统元年(1909)交付成都文伦书局刊行,此为我国编译《西藏通览》之最早版本。由于该版本采用石印,故学人多将其简称为“石印本”。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陆军部亦对《西藏通览》进行翻译,并于民国二年(1913)刊行,此为我国编译《西藏通览》的第二种版本。由于编译刊行机构系民国北洋政府陆军部,故学人多将其简称为“陆军部本”。时隔百年之后,日本东京慧文社于平成二十二年(2010)又刊行了《补注〈西藏通览〉》,此为日本刊行《西藏通览》的第二种版本。[1]

不难看出,《西藏通览》存在日语、汉语两个系统,计四种版本。在日语版本系统中,有“丸善株式会社本”和“慧文社本”两个版本;在汉语版本系统中,有“四川西藏研究会本”和“民国北洋政府陆军部本”两个版本。目前就我国国内流传情况来看,“四川西藏研究会本”较之“民国北洋政府陆军部本”刊行更早且流传更广。另因,我国台湾华文书局1969 年出版的《中华文史丛书》亦将“四川西藏研究会本”删减影印收录其中,使该版本《西藏通览》得到更为广泛流传。[2]近年来,通过详细考察我国国内围绕《西藏通览》版本源流及文献价值方面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实际上并非基于“四川西藏研究会本”,而是以“四川西藏研究会本”的删减“影印版”为基础展开的。如仅就《西藏通览》的内容进行研究,该删减“影印版”似能满足研读需要。但若针对《西藏通览》一书遵循传统文献学方法,进行高质量的古籍文献整理,那么当下我国国内仅仅立足删减“影印版”的做法显然有失严谨。因此,有必要立足原典,打破语言壁垒,结合中日双语文献材料,以刊行时间先后为线索,对《西藏通览》版本流传演变做细致梳理。

一、日本东京丸善株式会社本

该版本于明治四十年(1907)由日本东京丸善株式会社出版发行,是海内《西藏通览》所有版本的祖本。该版本为右开本,铅印,一册。正文部分每页十五行,行四十二字。封面有藏文六字箴言,书脊有“西藏通览”繁体汉字题名及“三原辰次校阅、山县初男编著”双行繁体汉字款识。卷首内封面有“西藏通览”繁体汉字题名,右侧有“陆军步兵少佐三原辰次校阅、陆军步兵大尉山县初男编著”双行繁体汉字款识,左侧有“东京丸善株式会社”繁体汉字标识。次以毛笔楷书“阐幽”二字及“丁未夏,安正题”繁体汉字款识。[3]次以折叠装订之《西藏全图》,图中文字为繁体汉字。次以《自印度太吉岭至西藏千坝道路及亚东关附近略图》,图中文字为日语。次以步兵少佐黑泽主一郎所撰之《西藏通览序》,该《序》标题为繁体汉字,正文为日语。次以山县初男《自序》,该《序》标题为汉字,正文为日语。次以《凡例》六则,全文皆为日语。次以《唐碑》,全文皆为繁体汉字。次以《圣祖仁皇帝御制平定西藏碑文》,全文皆为繁体汉字。次以《西藏通览目次》及第一编十六章正文和第二编六章正文,且每编大标题下皆有“陆军步兵少佐三原辰次校阅、陆军步兵大尉山县初男编著”双行繁体汉字款识。书后附有《西藏语与玀玀语差别表》,[4]次以《安多及康巴地方发音特性表》,[5]次以《西藏缀音表及与拉萨、巴塘、札隆的发音》,[6]次以折叠装订《西藏文字表》。次以八页,计15 幅,单面黑白手绘图画,主题为我国西藏地区人物、服饰、动物、自然风貌及西藏士兵所用兵器等。[7]终以图书印刷版权页,包含“明治四十年(1907)九月二十日印刷、明治四十年(1907)九月廿五日发行”信息及发行单位日本东京丸善株式会社相关介绍等。

该版本是现存各版《西藏通览》的祖本。该版本在充分继承我国方志编修传统的同时,深入分析当时英俄列强争夺我国西藏地区的国际态势,更兼收近代西方游历踏查成果,对我国西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社会制度、宗教文化、交通路线、贸易物产、语言文字、列强态势与国际时局等诸多方面皆有收录。但由于中日语言的阻隔,且受刊行地的局限,致使我国学人多闻其名而罕见其实,更无专文介绍版本情况。

二、清末四川西藏研究会本

清末四川西藏研究会本又称“石印本”。“丸善株式会社本”《西藏通览》于1907年刊行之后,我国四川西藏研究会的有识之士鉴于该书在收集汇编我国西藏地区史志文献方面的突出价值,随即在东京购买此书并展开翻译工作。吴季昌、权奇甫作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之《译印西藏通览凡例》条一载:“是书在日京购得,即觅留学界为译出。”[8]另,该版本书后版权页有“宣统元年二月初版”,考虑到传统年号纪年与公历纪年的时间差,可以推知该书翻译工作当不早于1907 年10 月,而该书正式出版亦当不早于1909年2月。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版本《译印西藏通览凡例》落款时间为“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而版权页标注的出版时间为“宣统元年二月”,故而各大图书馆在收录该书时,在刊行时间上亦出现了1908 年与1909 年两种标注。[9]据版权页信息,当以1909年为是。

该书为右开本,石印,一函四册。正文部分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七字。第一册封面有“西藏通览”书名,卷首内封面有清末学人方旭题写“西藏通览”书名,左侧有“桐城方旭署”款识。次以折叠装订之《西藏全图》,次以山县初男《自序》,次以黑泽主一郎所撰之《西藏通览序》。次以《凡例》,且该《凡例》后附吴季昌、权奇甫所撰之《译印西藏通览凡例》。次以《唐碑》,次以《圣祖仁皇帝御制平定西藏碑文》,次以《西藏通览目次》,次以《西藏通览》第一编第一章——第十章正文。第二册为第一编第十一章——第十六章正文。第三册为第二编第一章——第四章正文。第四册为第二编第五章——第六章正文。第四册书后附有折叠装订《西藏文字表》,次以十一页,计15幅,单面黑白手绘图画。[10]终以图书印刷版权页,包含“宣统元年二月初版”及“编译者四川西藏研究会,改正者井研吴季昌,校阅者温江杨棣贤,重校者井研吴嘉议,印刷者成都文伦书局,发行者四川西藏研究会”等信息。

该版本省略了《自印度太吉岭至西藏千坝道路及亚东关附近略图》《西藏语与玀玀语差别表》《安多及康巴地方发音特性表》《西藏缀音表及与拉萨、巴塘、札隆的发音》,并且由于以较为传统石印方式刊行,故而字迹、图画的清晰程度尚无法达到“丸善株式会社本”水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该版本实为《西藏通览》翻译为中文的最早版本。在编译过程中,不仅严格遵循原书体例,还为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等附加专有名词线,为翻检阅读带来了方便。1969年我国台湾华文书局又将该版本再予删减影印,收录于《中华文史丛书》中。华文书局将书前《西藏全图》及书后《西藏文字表》和15幅黑白手绘图画一并删去。此后,这一经华文书局“删减”的版本,逐渐广为流传,《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中国边疆史志集成》《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藏旧方志》等各大史志类汇编文献均将这一“删减”版本收录其中。以致今天我国广大史地学人在研究、征引《西藏通览》时,往往约定俗成地将此“删减”版本作为默认对象。因此,有鉴于该版本及其“删减”版本的重要影响,综合我国国内《西藏通览》流传情况,无论是作为翻译刊行最早的版本,还是作为影印收录最多、最广的版本,乃至得到学界最广泛认可的版本,《西藏通览》的整理工作应当以清末四川西藏研究会本(石印本)为底本。

三、民初北洋政府陆军部本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陆军部鉴于《西藏通览》重要的文献价值,亦对该书进行翻译,并于民国二年(1913)刊行。《陆军部译刊西藏通览序》载:

日本山县君著有《西藏通览》,类取中国古时史集,……,是书为吾国他日缔造西藏之津梁,缘译而刊之以饷全国军人,并饷世之锐意藏事者是为序。[11]

据此可知,该书并未参考“四川西藏研究会本”,而是仍以“丸善株式会社本”为底本翻译而来。

该书为右开本,铅印,一册。正文部分每页十三行,行二十八字。封面有“西藏通览”书名,右侧有“民国二年”出版时间,左侧有“陆军部印行”款识。次以折叠装订之《西藏全图》,但此图与“丸善株式会社本”之图存在较大差别,待下文详述。次以《陆军部译刊西藏通览序》,含《例言》。次以《原序》,即黑泽主一郎所撰之《序》。次以《原序二》,即山县初男所撰之《序》。次以《原书凡例》,次以《西藏通览目次》。次以上编十六章正文和下编六章正文。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该版本所附《西藏全图》并非摹自“丸善株式会社本”《西藏全图》。该版本《陆军部译刊西藏通览序》载:“本书附图,系采取法人所制,尚为精当,然与著者非出一手,故地形道里间不免出入,敢取有胜于无之义,附存备考。”[12]文中所言“法人所制”“尚为精当”之图,考诸清末民初外人所绘各类西藏舆图,当系法国人窦脱勒依(Jules Dutreuil de Rhins)与格勒纳尔(Fernand Grenard)所绘之图,[13]验之史料:

清光绪八年(1882),法国人窦脱勒依与格勒纳尔,以科学考察为名曾两次潜入西藏、青海,偷测山川湖泊,绘制包括黄河源地区的《西藏全图》,……,并写有《中亚西亚》和《亚洲高原科学工作》等书。[14]

窦脱勒依绘制的《西藏全图》即附于《亚洲高原科学工作》书中,该书原名为《Mission scientifique dans la haute Asie,1890-1895》,又译为《亚洲高地科学考察报告:1890-1895》,该书由法国巴黎Ler⁃oux 出版社于1897 年(光绪二十三年)以三卷本之体例出版发行。清末外交使节胡惟德在出使俄国期间觅得此图。《清实录·德宗实录》光绪三十年(1904)十一月乙未条有载:“出使俄国大臣胡惟德奏:藏务孔亟,办理贵知地理,谨译印法人窦脱勒依所绘《西藏舆图》进呈。”[15]该条载录亦可与《出使俄国大臣胡奏进译印西藏舆图折》内容相为印证,且因该奏折牵涉《西藏全图》而得到当时新闻报纸的关注,如《秦中官报》1905 年4 月第3 期和第5 期、《北洋官报》1905年第600期、《政艺通报》1905年第四卷第6期、《南洋官报》1905年第4期皆将该奏折全文刊载。清光绪三十年(1904)版《西藏全图》旋即刊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川制造局绘图所又出版了摹绘本《西藏全图》。清光绪三十年(1904)版该图左下脚“图例”左侧所附胡惟德之语有言:“按,卫藏舆图,向无精本,各国官私图籍不下数十种,而以法人窦脱勒依所著之图为最详备,兹就此译汉,姑从原例,仍待亲历者之考证增修。”[16]与“丸善株式会社本”相比,此图着实更为精审详备,因此“北洋政府陆军部本”在舆图选择方面的从优之举,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北洋政府陆军部本”在全书译编方面略显仓促简省。该版本《陆军部译刊西藏通览序》亦载:“是编急须出版以供国人,仓卒之间编辑修正殊嫌草略。”[17]对于“丸善株式会社本”所附语言文字、自然风光、人文风貌等各类表格、图画等与主题不甚相关之材料皆予略去,且在文字排版方面亦未如“四川西藏研究会本”附加专有名词线。因而,可以作为《西藏通览》整理的参校本而非底本。

四、日本东京慧文社本

日本东京慧文社自2009 年起,开始逐年分册出版发行《近代西藏史丛书》,截至2020 年底该套丛书已累计出版发行各种日本早期关涉我国西藏地区的研究材料达十五种之多,且尚未发行完毕,后续材料仍在陆续整理之中。[18]作为《近代西藏史丛书》刊行的第九种材料,《补注〈西藏通览〉》于平成二十二年(2010)在日本东京出版发行。《补注〈西藏通览〉》以影印形式为主,在尽力保存“丸善株式会社本”的体例与风貌基础上略作删减和补充。

该书为右开本,一册,主体部分以“丸善株式会社本”为底本直接影印。封面有“补注西藏通览”繁体汉字书名,右侧有“近代西藏史丛书8”,[19]左侧“山县初男编著”日语款识。内封面内容与封面相同。次以日语《刊行说明》。[20]次以繁体汉字《补注〈西藏通览〉目次》。自此以下,皆影印“丸善株式会社本”内容。次以卷首内封面书影,次以福岛安正所题“阐幽”书影,次以影印黑泽主一郎所撰之《西藏通览序》,次以影印山县初男《自序》,次以影印《凡例》,次以影印《唐碑》,次以影印第一编十六章正文及第二编六章正文,次以影印《西藏语与玀玀语差别表》,次以影印《安多及康巴地方发音特性表》,次以影印《西藏缀音表及与拉萨、巴塘、札隆的发音》,次以分页影印《西藏文字表》,次以影印七页,计14幅,黑白手绘图画,[21]次以影印“丸善株式会社本”版权页,次以慧文社《补注〈西藏通览〉》版权页。版权页除《补注〈西藏通览〉》书名为繁体汉字外,皆为日语,包含刊行时间“平成22 年1 月28日初版”,及出版机构慧文社相关信息。并且,版权页上方还附有编著者山县初男日语简介。

可以看出,“慧文社本”以影印方式对“丸善株式会社本”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虽然略去了《西藏全图》《自印度太吉岭至西藏千坝道路及亚东关附近略图》及《西藏士兵武器装备一览图》,但在影印“丸善株式会社本”的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共计对全书新增150条眉注。[22]这些眉注对书中涉及的某些专有名词和特殊概念予以简要说明,虽然数量颇为有限,但为阅读和深入理解文意提供了便利。

结 语

综合以上《西藏通览》四种版本的基本情况,可以为该书的整理工作逐渐理清思路。《西藏通览》的整理工作,当以在我国影印收录最多、流传范围最广的“四川西藏研究会本”(石印本)为底本,充分结合“丸善株式会社本”对省减的内容予以补充,以期重现原书的体例和风貌,并将“慧文社本”最新的补注成果予以翻译收录,使全书内容更加详备。此外,再以“丸善株式会社本”和“北洋政府陆军部本”为参校本,逐条对“四川西藏研究会本”原文进行考校。以“丸善株式会社本”为参校本,意在考察文字内容是否翻译正确;以“北洋政府陆军部本”为参校本,除考察翻译正确与否之外,可为增补内容的撰写提供行文习惯之参考,以期实现全书文风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全图影印株式会社
丰田纺织出展第46届2019东京车展
图画捉迷藏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何谓“株式会社”
何谓“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