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感染现况及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2021-11-28

医药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性伴安全套感染率

阳 冬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桂林 541001)

我国1989 年首次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发现艾滋病患者。近年,我国的艾滋病疫情日益严重[1],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是受到艾滋病病毒侵袭的重点人群之一,我国男男性行为传播艾滋病病例占我国报告艾滋病病例的比例由2007 年的11.0%[2],到2017 年已上升到25.5%[3]。经男男性行为途径,已经成为重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率高以及感染危险因素非常广泛。为了今后制定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感染及其感染危险因素综述如下。

1.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感染现况

1.1 新发现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 病例上升明显

近年来多地报告新发现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 病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江苏省[4]、昆明市[5]、上海市嘉定区[6]、贵阳市[7]、乌鲁木齐市[8]、杭州市[9]的队列研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新发感染率贵阳市最高(达到18.8/100 人·年,95%CI:11.6 ~26.0),最低的是上海市(2.0/100 人·年,95%CI:0.81 ~4.15),我国的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新发感染率要高于欧美国家,目前处在较高的新发感染水平。四川省广元市男男性行为传播病例比例逐渐增加,从2008 年的5.88%上升到2018 年的20.0%[10]。陕西汉中市2009—2013 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 病例占总病例数的1.33%,2013 年以后快速攀升,2013—2016 年间报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 病例占总病例数上升到23.77%[11]。珠海市、沈阳市均报告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 病例数增长明显[12-13]。多年来男男性行为人群一直是艾滋病防制宣传的重点人群,而近年来此类人群感染HIV 病例明显上升,提示我们宣传要更有针对性,要在这方面开展更多的研究。

1.2 青少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HIV/AIDS 感染率持续增高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2015 年间我国青少年学生(15 ~24 岁)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为35%,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80%左右[14]。沈阳市青少年学生疫情分析显示,学生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15 ~24 岁,男男性行为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15]。广西南宁市高校学生HIV 感染者绝大部分是男性,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71.13%[16]。陈剑等[17]2018年对长沙市青少年中男男性行为者的调查显示,HIV 阳性检出率达到15.9%。青少年学生感染HIV 问题要高度重视,他们感染后不仅会影响学业,危害个人身心健康,对其家庭也会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青少年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HIV 后可能会有报复心理对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产生严重的危害。

1.3 男男性行为人群未婚占绝大多数,普遍学历较高

男男性行为人群绝大多数未婚。珠海市[12]、马鞍山市[18]、绵阳市[19]、杭州市[9]、广州市[20]的研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未婚比例均在70.0%以上,最高的绵阳市达到82.3%。他们选择结婚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双性恋有异性性需求外,最主要是他们害怕受到歧视,认为婚姻能更好的隐瞒男男同性恋的身份。男男性行为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高,高中以上学历占绝大多数[9,12,18-21],他们接受相关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的能力较强。

2.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感染危险因素

2.1 多性伴现象突出

研究显示[22],男男性行为人群性伴个数与无保护肛交存在关联。性伴数量越多,安全套的使用会随之降低,也越容易发生多性伴性行为,感染风险也越大,多性伴也会加快HIV 在异性和同性之间的传播。蔡月华[23]研究连州市375 名男男性行为人员发现,性伴为2 人及以上的占68.38%,半年内同性性伴平均为7 人。海口市[24]男同人群,性伴人数2 ~5 人的占60.8%,6 人以上的占39.2%。南昌市[25]男同人群性伴数中位数是3 个,性伴数量1 ~100 人。各地区性伴数差异性较大。

2.2 普遍存在知行分离现象

杭州市[9]、广州市[20]、深圳宝安区[26]、上海市嘉定区[6]等地调查表明,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能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与各地宣传干预措施的普及和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等原因有关。与较高的艾滋病性病知晓率相比,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梁容娇等[20]对广州市2419 名男男性行为人群调查显示,此类人群每次都带安全套的比例仅为44.3%,绵阳市[19]男同人群最近6 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3.3%。考虑到调查对象害怕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及调查内容的私密性,实际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的使用率应低于自我报告率。

2.3 多性角色

男男性行为人群与同性发生肛交时可以扮演主动插入方(1 号),也可以扮演被动插入方(0 号),更多的是两者均扮演(0.5 号)[27-28]。北京市[29]、中山市[30]调查显示扮演“0 号”角色HIV 感染率在3 个角色中是最高的。而郭璐等[31]对南京市2377 名男男性行为者研究认为扮演“0.5 号”角色感染风险更高,占男男性行为人群比例最大的0.5 号因为在肛交过程中扮演者双重角色,相比较“0 号”角色和“1 号”角色有更多的潜在性伴,会增加其感染的风险。同时“1 号”角色在婚的比例是最高的,容易成为桥梁人群导致家庭内传播。

2.4 新媒体的发展是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疫情发展的重要推手

新媒体的匿名性、经济性使其成为男男性行为人群快捷寻找性伴侣的一种主要途径。其中手机App-Blued是专门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开发的一款社交软件。有研究表明[32]我国Blued 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2700 万。代珍等[32]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调查发现此类人群App-Blued使用率达到62.27%。该现象在青少年学生男同人群更为突出,2017 年青岛市[33]调查显示,高校有86%的男同人群寻找性伴侣时使用了交友软件。有研究显示,经常使用手机交友软件的男男性行为人群较从不使用者性活跃程度更好,在短期内更容易结交临时性伴,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概率更高[34-35]。

2.5 商业性行为

李林涛[21]研究发现,最近6 个月有15%的男男性行为人群与男性性服务工作者发生过商业性行为,有8.13%为了钱为男性提供性服务。绵阳市[19]、贵阳市[7]、杭州市[9]等多地研究表明商业性行为是男男性行为人群感染HIV 的高危因素。提供性服务的男男性行为人群在商业性行为中往往较为被动,如果客户坚持不用安全套,那么安全套的使用率就会较低,这就增加了感染HIV 的风险。

2.6 其他危险因素

新型毒品包括K 粉、摇头丸、冰毒,会刺激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能降低人的自控力,增强性兴奋,增加了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36]。过量饮酒也会影响人的行为判断能力,同样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从而增加了感染HIV 的机会。

3.结语

男男性行为人群HIV 感染率逐渐增高,低龄化的现象突出,给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男男性行为人群的HIV 感染危险因素错综复杂,各地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干预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此类人群的防艾意识,以减少HIV在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进一步扩散。

猜你喜欢

性伴安全套感染率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深圳男男性接触者多性伴与社交软件使用习惯现况及相关性分析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梅毒患者性伴通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感染率的效果分析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HIV感染者/AIDS病人性伴告知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怎样戴安全套才能防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