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习护生孤独感现状及对临床带教探讨

2021-11-26罗一凡李玉梅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护生问卷老师

罗一凡,李玉梅*

(1.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护理部,上海 200433)

孤独是一种令人痛苦的心理体验,产生于个人现有的社会关系和理想的社会关系不一致之时,既包括性质上(例如是否有深刻的亲密关系)的差异,也包括数量上(例如朋友多少)的差异[1]。孤独与许多消极情绪有关,如绝望、抑郁[2],偶尔的孤独感会影响情绪、睡眠和学习效率,长期的孤独感则会使人感到恐惧、无助、意志消沉,产生认知偏差,出现与他人和社会的疏离,造成社会适应困难,损害人体心身健康,甚至出现人格失常、抑郁以及自杀、攻击等行为[3-4]。实习阶段是护生完成学业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和启蒙阶段[5],繁琐的工作内容对于刚接触临床环境的实习护生而言,会形成巨大的职业适应性挑战。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护理专业学生孤独感更显著[6],尤其在临床实习阶段孤独感更强烈[7],对于其职业生涯发展造成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混合设计的研究方法,探索护生在实习期间的孤独感体验及对临床实习的影响,为改进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84名上海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实习护生;②同意参与研究;③具有良好的阅读、沟通能力。

1.2 研究方法

1.2.1 量性研究

1.2.1.1 研究工具

① 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成长环境、家庭成员、家庭经济状况、学历。

② ULS-6 孤独感量表(the short-form of the UCLA Loneliness Scale)

该量表共6个条目,釆用Likert4级评分,包括“从不”、“很少”、“有时”、“一直”四个等级,总分6~24分,分数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8],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8。

1.2.1.2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提前告知调查目的、问卷填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征得同意后采用问卷星发放并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84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进行双人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分析。

1.2.2 质性研究

1.2.2.1 样本的选择 根据量性研究中孤独感得分,从最低到最高分三个层次进行目的取样,访谈到第20名时信息量饱和,停止访谈。

1.2.2.2 访谈提纲 ①你是如何理解孤独感的,你认为孤独感是怎么样的感觉?②你在实习期间是否感到过孤独?感到孤独的原因有哪些?③孤独感对你的临床实习有哪些影响?你是如何应对的?效果如何?④你希望医院方面提供哪些支持减少孤独感? 对临床带教有何建议?

1.2.2.3 资料收集 选择安静、舒适、无人打扰的示教室或休息室作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约为30分钟,访谈全程用录音笔录音,访谈结束24小时内进行转录,采用C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量性研究结果

2.1.1 护生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孤独感的影响因素(表1)。

表1 实习护生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孤独感得分比较

共84名实习护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77人,年龄19~24岁,本科生8.33%。

2.1.2 护生孤独感得分(11.61±3.59分) 得分排名前三的条目分别为“缺乏别人的陪伴”、“我感到被冷落”、“我感到和其他人疏远了”。

2.1.3 护生孤独感的多因素分析(表2)。

表2 实习护生孤独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2 质性研究结果

2.2.1 主题一:凄凉无助伴有紧张、焦虑、不安和自卑 有12名护生谈到孤独时表现为静默和表示难以描述,那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感到的无助和凄凉。N2:“那份孤独让我有种快窒息的感觉,很无助和不安,总想找人倾诉聊聊天等,但身边都不熟悉啊,有时同学间聊聊也是很肤浅的谈资,不能深入交流心里的想法,怕被嘲笑,尽管老师们都很关心我,但我还是感到有距离,无法做到放松地和带教老师倾述。”N7:“我感到特别孤独,这里患者和家属的语言、交流方式都让我感到陌生,有时候听不懂患者的话,让我感到特别着急和无助,甚至手心出汗。”

2.2.2 主题二:孤独感对实习护生的学习、情绪、操作、判断力、专注力、人际关系等均造成影响 有10名护生谈到孤独感对他们的学习、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不专注、情绪差、动作缓慢、惧怕人际交往。N4:“学习中不能专注,胆子也小,生怕说话和做事出错。有时候我本能的判断会产生偏移,因为不确定感而动作迟缓”。N7:“我不善表达,渴望老师能手把手指导我,多给我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在轮转到不同科室的前2周,总会感觉陌生,生怕做错,连一些简单的操作都会手忙脚乱。”N13:“孤独感令我渴望有朋友,但又担心被伤害,不敢直接面对同学和老师,心里很矛盾。”N16: “做事情不专心,总感觉别人在针对自己,导致我和小伙伴渐行渐远”。

2.2.3 主题三:积极调整与调整不良 通过访谈发现多数实习护生在感到孤独时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尝试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但也存在自我调整不良。N11:“我知道遇到问题可以多问老师,增加和老师的互动,多聊聊生活,增进感情,缓解孤独,但是老师们都太忙,我不敢多打扰他们,最后还是自己默默想办法。”N14:“感到孤独时我会和亲友倾诉,和家人视频聊天,听歌,睡一觉等等,但是感觉只是暂时缓解了,回到病房里,感到孤独就又回来了。”N19:“我每天晚上感觉最严重,有时候睡不着,所以我去外面跑步,或者爬楼梯,让自己累了出汗了,大口大口喘着气的时候会感觉好些。”

3 讨 论

3.1 护生孤独感严重量性研究结果显示,实习护生的孤独感得分(11.61±3.59)分,48.8%的护生处于高度孤独水平,与刘博雅[9],孙江伟[10]的研究相比孤独感较严重。得分较高的三个条目为“缺乏别人的陪伴”、“我感到被冷落”、“我感到和其他人疏远了”, 和质性访谈的结果比较相符,孤独让护生感到凄凉无助,因为环境的陌生令他们举步维艰,伴有自卑和不安等负性情绪。

3.2 护生孤独感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成长环境、经济状况是护士孤独感的影响因素(P<0.05),女生孤独感更强(P< 0.05),与Li-Jane Chen的研究不同,原因可能为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关注自己内心世界,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关注[11]。家庭年收入≤1万元的护生孤独感更高(P< 0.05),与文献报道一致[12]。原因可能为经济状况的制约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容易自我封闭,逃避与人交往[13]。成长于农村的护生孤独感高于城镇护生(P< 0.05),与高彩云等[14]的研究结果相同,可能与农村的护生社会接触面较为狭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有关。

3.3 孤独感对护生实习造成不良影响孤独感使护生情绪易低落,注意力下降,护理操作手忙脚乱,产生认知偏差以及与他人的疏离感。原因可能为护生对临床环境中的负面信息过度关注,而忽略其中的积极因素,若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容易沉浸于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中,产生对自身以及他人的错误的负面认知,继而出现实习热情下降、操作失误、专注力减退等问题,严重影响临床实习[15-16]。

3.4 护生的自我调整处于自发萌动状态通过访谈发现护生在感到孤独时会采用多种方式来尝试自我调整,这种调整尚处于自发萌动的状态,缺乏专业指导,所以效果不理想。目前临床带教重在教学任务的完成,而缺乏对护生的思想教育和关心,也很少从心理调节方面考虑培训和指导护生,导致护生因缺乏有效的应对而加剧孤独感,并产生不良的职业初体验,这种不良体验可能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不良影响。

4 对临床带教工作的建议

护理管理者应关心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尝试采用“师徒式”带教以减轻护生由于频繁更换带教老师而产生的陌生感;实习期间,建议定期组织实习生和带教老师一起座谈或团队辅导,认真落实床边查房,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沟通技巧指导,为实习生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应严格遵守临床带教老师准入标准,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带教热情,能够给予护生充分的心理支持。最后,对于外地、性格较为内向以及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护生,带教老师应特殊关注,经常给予关心和疏导。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建议安排有关自我调节技巧和方法,帮助护生采取有效的方法应对孤独,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猜你喜欢

护生问卷老师
问卷网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