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野战医院平战融合卫勤核心能力训练探讨

2021-11-26黄奕江孙寅耀余维涛叶爱琴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轮训野战伤情

黄奕江,戴 毅,孙寅耀,余维涛,谢 京,叶爱琴

(联勤保障部队第907医院,南平 353000)

进入新时期以来,习主席亲自擎画改革强军蓝图,确立“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全军上下掀起大抓实战化训练热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战实训的方法路径。基于新时代的使命任务和实战化训练,卫勤现行训练模式迫切需要战略转型,转变模式适应能力生成需要。

1 军队医院卫勤实战化训练主要要素和现状

1.1 基于融入整个作战体系的军事能力现状卫勤实战化训练主要是指卫勤力量必须适应作战模式、作战需求、伤员时间空间维度等相关要素,即融入作战力量实战训练体系,用作战需求牵引卫勤军事能力。近年来,以“朱日和基地”演训红蓝对抗实战化训练为标志,全军演习演训力度明显加大,卫勤力量与作战需求相适应的军事能力不断提升。

1.2 基于真实作战环境的卫勤指挥能力现状卫勤实战化训练必须与近似真实作战环境的卫勤指挥要求相一致,主要是指卫勤力量必须适应卫勤机动、卫勤展开、批量伤员收治等相关要素[1]。通过参加各种演习演练,全军机动卫勤力量通过近似战场环境的批量伤员救治达到实战化卫勤指挥和保障效果,起到卫勤指挥能力孵化器和磨刀石的作用。

1.3 基于真实伤员救治的医疗核心救治能力现状医疗核心救治能力必须通过真实伤员救治锤炼生成,主要是指与医疗能力形成规律相一致,用真实伤情牵引医疗核心救治能力形成[2]。训练大纲中尽管有相应能力训练要求,但医学作为经验学科,只有训练对象是真实伤员、处置伤情为真实伤情的状态才能称之为实战化训练。

2 影响卫勤实战化训练核心救治能力形成的主要制约因素

2.1 思维模式禁锢制约核心能力形成核心救治能力形成依赖真实伤员救治的临床实践,但受既往训练思维禁锢,“平”“战”两张皮现象严重,缺乏将平时临床救治能力转化为战时保障力的方法手段。这就需要摆脱自身定位中“医院”的片面属性,建立“医院+卫勤能力培训平台”的思维模式和训练理念。

2.2 医疗资质制约核心能力形成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伤情处置需求和遭受打击重组需求迫切需要机动卫勤分队具备全能化属性,一专多能训练成为重中之重。但由于医疗资质的制约因素,医务人员在真实伤员治疗中跨专科操作举步维艰,医疗规律、资质要求成为“一专多能”难以真正实施的壁垒。

2.3 训练管理体系不清晰制约核心能力形成原有编制中,各医院卫勤处负责医院平时业务和日常训练工作,野战医疗队主要担负战时机动卫勤保障任务[3],新体制编制调整组建的卫勤训练中心,目前仍然缺乏清晰的职能定位,无法在卫勤实战化训练中起到平和战的转化映射作用。

图1 虚拟野战医院运行模式

3 虚拟野战医院运行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平战融合卫勤核心能力训练目标

3.1 虚拟野战医院运行模式的概念虚拟野战医院运行模式是将军队医院平时医疗工作虚拟构建为战时野战医院,通过“虚和实”映射出“平和战”两条能力主线,以虚拟化、融合化为手段,通过岗位映射、能力映射的方式,在全新维度上将平时医疗救治转化为战时核心救治能力的训练方法(图1)。按照战时承担任务,以日常患者处置映射战时伤情处置,共设置野战伤情病例库45个。

3.2 虚拟野战医院运行模式的内涵从训练结构上看,是以平时和战时两条主线,以平时医疗主体(临床科室)救治工作投射形成战时主体(野战医疗队)实战能力;从训练目的上看,是以提高卫勤部队和部队卫勤一专多能和核心实战化救治能力为根本目的,解决平战两张皮、训练大纲与医疗工作脱节、临床医疗规律专科化与战时需求全能化的偏差、部队卫勤实战化训练缺少核心救治能力体系支撑等关键问题;从训练方法上看,采取临床实际伤员救治和实际医院保障工作为牵引,导引出虚拟野战医院展开、野战医疗救治、野战防疫洗消、野战后勤保障等训练课目。解决既往卫勤实战化训练训练对象不实的根本问题。

3.3 虚拟野战医院卫勤实战化训练的目标形成卫勤核心能力是实战实训的一切落脚点和出发点,所以虚拟野战医院卫勤实战化训练最主要的目标和评价指标是野战医疗队的能力提升程度(表1)。确立卫勤核心能力训练目标遵循的原则。

表1 虚拟野战医院训练目标能力

3.3.1 资质原则 训练目标严格基于医疗资质大框架要求划分。内科军医在内科系统实现全能化要求,外科军医掌握非本专业的损伤控制性手术能力;护理资质具有通用性,须具备任何护理位置的能力;放射与超声均为医学影像学专业,轮训时无资质障碍;检验专业在本科室内部轮转培训。

3.3.2 任务属性原则 野战医院战时任务主要以早期治疗为主,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后尽快安排后转,不必全部具备确定性手术能力。

3.3.3 医疗能力形成规律原则 训练目标绝非盲目扩大化的一专多能,例如将非外科专业人员培训达到具备手术能力需要付出极大时间精力代价,所以一专多能必须要有相对性。

3.3.4 通用原则 防疫洗消能力和野战炊事车使用两项能力要求具有通用性,机动分队全员掌握,确保一旦战时有需求,随时可以从任何组室抽调人员补充。

4 虚拟野战医院实战化训练的主要体系

4.1 虚拟野战医院基础训练体系——临床、防疫、后勤训练虚拟野战医院实战化训练是目标导向型设计,以战时野战医院各组室为虚拟功能模块,以设定的能力目标为训练落脚点。

4.1.1 临床模块 以虚拟化的方式模拟野战医院展开,根据野战医疗队各个岗位的职能定位,划分为7个训练模块,将野战医疗队AB角分为若干个训练小组,通过实际伤员救治牵引核心救治能力形成。一是野战急救组。当急诊科将接收到符合或接近战创伤伤情的患者情况通知至卫勤训练中心进行审核,如果判断符合虚拟野战医院训练目的,则启动训练流程,组织轮训人员开展实际伤员救治演练。二是野战内科组。以基地医院门诊和临床科室伤员救治为平台基础。野战内科教研室主要梳理全院符合或近似野战内科诊断的患者分布特点,统筹协调人员开展轮科轮训,并做好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临床各内科主要通过门诊坐诊、会诊讨论、查房教学和操作培训等形式围绕预定科目进行训练。三是野战外科组。围绕平时外科伤员治疗为平台基础。野战外科教研室主要梳理全院符合或近似野战外科诊断的患者,统筹协调人员开展轮科轮训。临床各外科科室通过手术实践、会诊讨论、查房教学等形式组织轮训人员开展跟台手术、教学讨论、授课示范和操作演示。四是野战手术组。围绕真实创伤伤员急诊手术为平台基础。麻醉科在接收到符合或接近战创伤伤情的手术患者后,将情况通知至卫勤训练中心进行审核后,野战外科教研室根据麻醉科提供的手术情况统筹协调外科军医轮训人员作为助手跟台手术,并做好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轮训队员承担着野战医疗队手术组军医的角色,配合手术医生在进行术前准备、跟台手术和术后观察等一个过程训练。五是野战护理组。以基地医院急诊科、麻醉科、ICU(重症监护室)、供应室等临床科室为平台,在野战护理教研室的组织下开展训练,通过幻灯讲解、操作示范、录制视频、现地操作等模式,组织野战医疗队护理人员进入临床一线进行跟学跟训,并做好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六是野战医技组。以基地医院检验科、放射科、特诊科为平台,野战医技教研室主要区分野战医疗队AB角不同人员岗位专业,协调各医技科室做好人员轮岗轮训准备,定期组织人员交叉上岗,在相应医技科室骨干的带领下,协助开展临床救治诊断工作。七是心理保障组。建立虚拟野战医院心理干预与评估办法,通过贴近实战的训练,引导其反复想象战场救护的复杂性和艰苦性,逐步进行自我调节,使其在高度紧张、危险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

临床模块训练方法实施的原则:一是岗位平台牵引。野战内科组、野战护理组、野战医技组、心理保障组通过医院平时的岗位平台轮训培训能力,这些位置平战通用性较强,平时岗位可以满足培训战时能力;二是医疗救治牵引。野战急救组、野战外科组、野战手术组通过临床实际创伤伤员救治培训能力形成,战创伤伤情复杂,随机性和突发性的客观要求决定必须通过近似战伤的伤救治牵引,进而形成实战化保障能力;三是职能任务牵引。外科手术操作能力的培训是按临床工作规律进行划分,野战外科组培训战创伤处置原则(以日常平诊和急诊处置牵引)、损伤控制性手术操作(以急诊手术为主要牵引);野战手术组培训手术室管理、麻醉、手术室护理等相关能力。

4.1.2 防疫模块 以院区环境模拟为野战医院的战时环境,以实际的消杀作业为训练平台。野战防疫训练室明确洗消人员、划分洗消区域并做好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轮训人员承担着野战医疗队防疫洗消组的角色,按照划分的场地、任务开展消杀工作,通过训练使野战医疗队每名队员掌握防疫洗消能力。

4.1.3 后勤模块 以医院食堂模拟为野战医院饮食保障模块,以实际的餐饮作业为训练平台。每月组织野战医疗队5名同志将食堂正常炊事保障的食材通过野战炊事车进行制作,野战后勤教研室负责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然后正常纳入食堂销售。轮训人员承担着作为野战医疗队炊事员的岗位,通过一个过程轮训,形成全员保障能力。

4.2 虚拟野战医院运行模式支撑体系一是建立虚拟野战病例库。以战时野战医院任务为依据,根据2020版《战伤救治规则》中野战医疗队明确担负的15个战伤种类,对临床工作中类似战创伤伤情进行筛选分类,建立初步的45个伤情分类的野战病例库,使战时伤情与平时病种结合有更清晰的界定,从而解决“训什么、怎么训”的问题;二是建立虚拟野战伤情库。在野战病例库45个伤情分类的基础上,调取800余例符合战创伤伤情的真实病历案例,将四肢毁损伤、挤压伤等常见的外伤伤情进行模拟野战化伤情转换,通过借助虚拟野战伤情库,使临床复杂外伤的伤情转化为模拟战创伤的伤情,用真实和动态的伤情变化,检验野战医疗队的能力;三是建立院科两级的训练计划、训练教案和操作规范。医院将虚拟野战医院划分为各临床专业模块单元,组织科室按照院级训练计划对照形成本科室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教案,通过专家会诊、实地操作、复盘讨论等方式,建立标准的SOP(标准作业程序)[4];四是建立虚拟野战医院药品耗材清单。按照现有病例库病种和临床路径用药方案,结合军队医疗药品目录和医院现有药品耗材供应情况,建立一套适应本级战略方向需求的野战医院药品耗材清单。调整后的药品耗材清单更符合当前药品使用规范,紧跟当前医疗救治的发展需要,也更适合于野战条件下便于携带、起效快,使用方便快捷。

4.3 虚拟野战医院运行模式训练管理体系在军队医院新编制中,卫勤训练中心由中心主任、副主任、少量的医务人员组成的管理机构和放射、检验、药剂等技术士官组成的日常训练维持人员和机动卫勤分队抽组人员。由于缺少专科的组训人员,现有架构远远无法满足实战化卫勤保障能力生成需要。可在卫勤训练中心下对应设9个专科教研室和2大支柱(野战医疗队和临床科室)组成体系结构框架,教研室由各临床科室主任和训练骨干兼任(临床和医疗队成员共同组建)。既考虑平时和战时组织管理多方面的因素,又通过层间能力映射机制,组织开展卫勤核心能力形成训练。

猜你喜欢

轮训野战伤情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浙江启动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
519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业务轮训
384例急诊军事训练伤伤情及心理应激分析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永济市:组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到机关轮训
浙江省率先开展党章党规党纪专题集中轮训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眼外伤围手术期护理50例效果分析
小小野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