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与对策

2021-11-25赖瑜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预算编制制造业

赖瑜

(上海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5)

一、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一)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利用预算对企业各单位、各部门的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为具体的目标,并下达给企业内部各部门,是以预算、控制、考核等内容组建的一套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体现为全员参与、全过程和全方位,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整体效应。

(二)制造业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现实意义

正如戴维·奥利所说,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具有如下现实意义:

1.有助于实现制造业企业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制造业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内容和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预算管理,而是通过将企业的业务、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有效整合,为制造业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防范经营风险、增进企业目标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制造业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2.有助于识别经营过程中的机会与风险

制造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在下一年度中所预计的经营情况有大致的了解,通过对预算执行与预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潜藏的机会和风险,进而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劣势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有利于管理层制定各项管理方针。

3.有助于提升制造业企业管理质量

制造业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大有裨益,不仅可以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管理,还可以通过提高监管力度来保障企业各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落实;而内部控制反过来又可以保障全面预算管理各环节的顺利实施。两者相得益彰,共同作用,确保企业朝着战略目标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战略性

企业战略决定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向和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然而很多制造业企业没有充分理解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认为预算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关联不大,因此没有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并落实,这样的战略目标无异于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二)全面预算缺乏协同性

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很多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对全面预算认识不足,认为企业发展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市场经营,全面预算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财务预算就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的计划和措施,其他部门参与程度低,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协调,最终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预算目标与实际相脱离、预算编制准确率低等问题。

(三)全面预算编制缺乏适用性

部分制造业企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是一成不变的,预算编制获得管理层审批后不需要再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导致预算失去对日常运营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预算编制耗费时间长,且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不可能考虑得面面俱到,加上内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市场突变、政策调整等各种变化,使得预算在不同程度上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相背离,缺乏适用性。

(四)全面预算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

目前,制造业企业传统的预算基础数据处理方式和速度已不能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很多制造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各实施环节中,仍然使用人工管理方式,不仅增加了企业在预算编制上的工作量和耗费的时间,而且还会造成预算编制的准确率低和实效性差,影响预算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及时为管理层进行战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全面预算管理考核体系不健全

预算考核评价是制造业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目前部分企业在全面预算考核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方面,企业未完全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预算考核体系,对超预算和预算不执行的情形奖惩不明,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失去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预算考核指标制定不客观、不公正,或者制定考核指标重财务指标而轻非财务指标,使得制造企业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员工参与程度不高,不关心企业发展,背离了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初衷。

三、加强制造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全面预算管理观念,厘清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关系

全面预算管理强调全员参与。制造业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和参与,是全面预算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从战略目标、战略规划的制定到预算的编制、执行、授权、分析、监控等具体环节,管理层都应积极参与其中,并把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传达给全体员工,让企业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

全面预算管理须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导向,战略目标的设定最终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式,企业将战略目标分解成各部门具体的经营目标,各部门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落实。由此可见,企业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企业战略作为引导的全面预算是盲目的预算,没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支撑的企业战略将变得毫无实际意义。因此,制造业企业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之前,必须厘清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切实把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融入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中,充分发挥战略管理的导向作用。

(二)促进业务与财务相融合,提高企业战略协同性

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是企业价值链中的重要一环。业务与财务的有效融合,无疑能够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企业信息传递和渗透的速度、增强企业战略的协同效应,使得各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能够不断进行沟通、相互协调、取得共识,减少工作中的障碍,促进企业整体价值增长。财务部门只有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前端管理活动中,才能更为充分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在全面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中,发挥好领头羊的带头作用,带动企业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来,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切实、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适时调整预算,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相符

如前所述,全面预算编制采用以销定产的假设,编制内容涉及制造业企业的各个部门,工作量大,耗时长,且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有可能会发生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形。当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唯有当机立断,积极应对,才能在急剧变化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当然,全面预算虽然并非一成不变,但是也不宜频繁进行调整。预算调整过于频繁,员工会认为预算是一件很随意的事情,朝令夕改,影响全面预算的权威性。

(四)夯实信息化基础,有效支撑全面预算管理

身处大数据环境中,财务人员和企业其他部门人员每天都要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如何利用好这些海量实时数据,为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乃至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是管理层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针对目前有些制造业企业仍然采用手工管理方式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随着大数据处理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这些制造业企业可以搭建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预算管理平台。借助这一信息化平台,企业不仅能获取更多的实时数据,而且还能对这些实时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通过与预算分析对比,及时反馈预算执行情况给管理层作为参考,以进行预算调整和战略目标规划。同时还能实现海量信息在制造业企业各部门之间共享,极大地提高了各部门工作之间的协同性,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保障全面预算管理落实

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机制能够对制造业企业预算目标执行的结果予以量化,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地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并且能够对企业员工起到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管理的良性循环。

首先,企业不仅要将预算执行情况纳入预算考核体系,把预算目标细化为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分别设定企业、部门和个人层面的考核指标,形成系统的预算考核体系,而且还要制定详细合理的奖惩措施。达成目标可获得奖励,未达成目标则须接受惩罚,赏罚分明,才能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其次,在考核指标制定方面,企业应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避免考核指标受人为操纵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意义。此外,考核指标的制定不能全部采用财务指标,容易造成企业员工为了达成目标而产生短视行为。对于不同的部门,尤其是非财务部门,应着重采用非财务指标,这样才能更切合实际地发挥预算考核体系的评价作用。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对现代制造业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制造业企业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好全面预算管理这一管理工具,发掘自身的优势,识别自身的劣势,扬长避短,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预算编制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